第八航空队HBO 第八航空队
第八航空队 第八航空队HBO
从1942年4月海军用航母搭载陆军的B-25轰炸机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之后,直到1943年6月美国陆军航空兵的轰炸机部队装备航程更远的B-29轰炸机后才开始从中国战场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而此前美军陆航轰炸机部队装备的B-17由于航程的原因无法从中国飞往日本轰炸,但B-17轰炸机却在1943年3月就已经投入对德国本土的战略轰炸,因为英国本土距离德国比较近,直接从英伦三岛起飞的B-17航程可以覆盖大部分德国的国土。所以从1943年3月开始,美国轰炸机部队就被派到英国,帮助英国大表哥抗击纳粹德国的攻击,而派往英国的轰炸机部队就第八航空队。
第八航空队的主要装备为B-17和B24两种重型轰炸机,下辖第第第3共3个航空师,第八航空队的轰炸机大队由40个轰炸机中队组成,其中19个中队装备最大起飞重量27.7吨B-24轰炸机,剩下的21个中队装备最大起飞重量25吨的B-17轰炸机。前面在说英国对德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时提到,英国人都是在夜晚进行轰炸的,而美国人喜欢白天轰炸,这其实涉及了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轰炸精度,像英国人那种大晚上轰炸的就别提什么精度了,都只是飞到某个地方上空进行概率轰炸,而美国在30年代初一位海军科学家发明一种叫“诺顿”的轰炸机瞄准镜,它使得轰炸机有了惊人的精度,有的飞行员甚至声称在6000米的高空将炸弹投进泡菜坛子里面,所以为了轰炸精度美国人选择了白天进行轰炸。
美军轰炸机遭受防空炮火打击的图片,这是经过后期上色整理过的照片
第二个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人道主义”,在当时的美国人看来,像英国那种夜间大编队对城市无差别轰炸简直就是在屠杀,因为这种对城市的概率轰炸会导致大量的平民丧生,所以美国选择对军事目标进行白天的精确轰炸,这种类似于外科手术般的精确轰炸既可以摧毁对方的军工厂也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平民的伤害。其实英国也并不是没有人道主义,只不过早就在不列颠空战时被德国的轰炸机给消磨殆尽了,因为在考文垂和伦敦,德国同样对平民城市进行了无差别轰炸,经历了近2年多战争的英国已经被德国逼到崩溃的边缘了,最后残存的人道主义已经在德国的炸弹下被消磨殆尽。
B-17轰炸机投弹时的场景,从照片上看,共10枚炸弹,估计是美军经常用的1000磅高爆航弹
美国陆航轰炸机部队的成长过程
美国陆航的战略家们制定的轰炸机编队是在白天进行轰炸,而且认为由轰炸机进行大编队飞行不需要战斗机的护航,轰炸机进行大编队飞行构成一个堡垒一般的火力防护墙,由轰炸机本身的的机枪就可以进行空中的防御。所以美军陆航的轰炸机部队才敢在白天出来轰炸,并且当时用于护航的战斗机航程也没有那么远,不能全程为轰炸机护航。并且认为凭借自己手中先进的轰炸机对德国进行战略轰,很快就会结束战争。但这样幼稚的想法很快在实战中遭到德国空军无情的毒打,美军高层的这一幼稚想法和作战理论用无数年轻的小伙子的鲜血证明是行不通的。在轰炸德国的2年多的时间里,美军轰炸机飞行员的死亡率是美军所有参战部队中阵亡率最高的,比在太平洋和日本厮杀的海军陆战队的阵亡率还要高。
飞机投弹后在地面爆炸时拍下的场景
在欧洲战场上轰炸机部队轰炸过后地面留下的弹坑
在1942年8月17日,美国12架B-17参加了对德国的首次轰炸,不过这个目标是在法国境内西北部的鲁昂附近的一个铁路编组场,相对来说危险系数不是很大,毕竟这美国人一来到英国就让他们上去啃硬骨头吧。由于距离不是很远,皇家空军特地派出“喷火”战机进行护航,所以这次轰炸任务只有一架飞机受了轻伤,所以这给了美国轰炸机部队的指挥官迷之自信。对于这些在和平国度待久的美国“牛仔”,在他们看来战争看起来就像游戏,在他们看来他们驾驶飞机、投下炸弹,总是能平安返回,所以他们觉得自己更像是拯救世界的超人,以为自己的技术能够在空中克服一切困难。后来他们也为自己这种膨胀的自信付出血的代价,不过,也正是在这样残酷的战斗中,美国的轰炸机部队也日益成熟起来。
虽然当时这些美国大兵有着先进的轰炸机以及那个敢声称在6千米高空将炸弹投进坛子里的“诺顿”瞄准镜,但是作为新手最缺乏的就是经验,在训练场上和战场上面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在欧战战场上空厚厚的云层以及工业城市的雾霾是训练场上没有的,而且在战场上高射炮火的横飞。投弹手很难冷静和专注,这时候需要将对地速度、接近率、风速、等数据输入仪器当中,而驾驶员在面对高射炮火时经常进行大幅度的机动规避,这就导致瞄准器上的陀螺仪发生复位,此前的数据都全部作废,而且还有的投弹手太紧张,在投弹前居然忘记打开弹仓,所以刚上战场不久的新手很难发挥出先进设备的该有的性能。
执行轰炸任务的美军飞行员降落后开香槟庆祝
惨遭德军毒打的美军轰炸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讲述美国陆军轰炸机部队在欧洲战场的电影《孟菲斯美女号》,它讲述的就是美军轰炸机飞行员驾驶名叫“孟菲斯美女号”的B-17轰炸机参与对德国轰炸的故事。在当时有一个规定,如果你所在的轰炸机能完成25次出击任务就算是完成服役并享受特殊的待遇,但是在第吧航空队的机组人员中有望完成服役期的不到25%,据统计,在1943年10月,所有的轰炸机组成员有66%以上的飞行员阵亡或跳伞被俘虏,有17%的人身负重伤。而且每一场战斗都会造成大量的飞行员心理损伤,据战后统计,在第八航空队执行作战的22.5万人中,约有4000~5000人遭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约有2100多人因精神问题被永久停飞。
直接被高射炮削掉半只翅膀的B-17轰炸机
为啥这些飞行员心理会遭受严重打击,就是因为轰炸机部队损失太严重了。一架飞机的机组人员有10个人,而一旦飞机被击落几乎就是全员阵亡。据战后的数据统计,美军在欧洲战场上损失了27694架飞机,其中B-17轰炸机4754架、B-24轰炸机2112架,飞行员损失更是高达2.6万多名。在1943年8月17日,对德国雷根斯堡飞机制造厂和施韦因富特的轴承厂的昼间轰炸中,217架B-17进行密集编队飞到德国上空,但这时轰炸机编队已经没有战斗机护航了,因为P-47的航程只能送到德国的边境,而当日美军轰炸机除了面对地面炮火的攻击外,还遭受了300多架德军战机的拦截,光是被击落的轰炸机就有60架,损失率高达30%,而600名飞行员就这样殒命。
经常被高射炮火削掉难脑袋的B-17轰炸机,但这样还是能安全的飞回来
而且在进行轰炸的时候由于紧张,很多时候轰炸效果并不比皇家空军的夜间轰炸效果好,不过面对居高不下的战损率,英国人也曾提出让美国第八航空队编入皇家空军的夜间轰炸当中,不过在美国轰炸机部队的司令官据理力争的情况下,丘吉尔放弃了让美军编入夜间轰炸的想法。为提高轰炸精度柯蒂斯李梅 就是后面面在日本实行火攻的那个在调查后发现由于很多驾驶员为躲避高炮,在投弹阶段平飞时间只有不到十秒,但后来他调查后发现,飞机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被炮弹命中的几率只有不到10%,主要威胁还是对方的拦截飞机,所以他要求在投弹阶段飞机至多要稳定平飞300,保证投弹手在测算的时候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这个战术要求虽然提高了轰炸精度,但是对减少伤亡并没有减少。而要减少伤亡还得靠战斗机全程护航才能有所减缓。
后来在装有“梅林”发动机的P-51战机出现之后才能给轰炸机进行全程护航
电影中P-51战机给B-17轰炸机护航的场景
结语:
在整个对德轰炸当中共投下了640多万吨炸弹,占据第八航空队对德投弹的总投弹量的40%,B-17总生产量12731架,在德国上空损失4754架,战损率占总数的37.3%。飞行员的战损率也是惊人。除此以外,美军为保障有充足的飞行员补充战场之需,在国内大量招收飞行员,而国内外的训练基地中,因为飞行事故损失的飞行员就多达1.5万人。正是因为这样美国才有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再加上国内工厂马力全开生产武器装备,这才保障了美军的人员、技术、武器优势。正是因为美军在白天进行大轰炸、晚上英国轰炸,才最大限度的破坏德国的战争机器。只不过在实践《制空权》的“战略轰炸”中,美军更推崇的是对军工目标的精确轰炸,对对方重工业地区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远比英国那种“城市概率的无差别轰炸”要好的多,并认为这才是打击敌人的最有效手段。
|第八航空队HBO、第八航空队
惨遭德军毒打的美军轰炸机 第八航空队 第八航空队HBO 结语: 美国陆航轰炸机部队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