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世界贸易组织是目前当代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目前有164个成员国,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到目前为止已经是15年了,加入WTO有助于国家间的贸易经济交流,更大程度上方便了贸易进出口等,不过WTO有一个所谓的保护期,而我过加入WTO保护期到今年年底即将结束,这对我国会有什么影响吗?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中国加入WTO之后,并不存在一个笼统的适用所有义务承诺的过渡期概念或者时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已经过去,有分析认为,中国WTO保护期即将于年底结束,中国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甚至称中国经济会城门洞开,遭遇巨大挑战。事实上,这种说法有无根据?

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发表文章《如何看中国入世15年的变化》。文章称,中国加入WTO之后,并不存在一个笼统的适用所有义务承诺的过渡期概念或者时点。实际情况是依据各产业、各商品或服务部门在谈判后确定的具体承诺来确定过渡期安排。

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则表示,WTO保护期结束对中国并没有大碍。世界上没有一夜之间就全盘改变的事,WTO保护期结束对中国没有大碍,重要的是主动变革,以新的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经济火箭继续上行的动力。

中国15年保护期的说法不准确

据央视网文章分析,中国2001年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15年的保护期到2015年就到期了、根据我国的承诺,2015年后进口汽车、摩托车是零关税等诸如此类的说法都是不存在或不准确的。我国加入WTO之后,并不存在一个笼统的适用所有义务承诺的 过渡期 概念或者时点。实际情况是依据各产业、各商品或服务部门在谈判后确定的具体承诺来确定过渡期安排。

当时,中国在2001年入世谈判时,其中一条谈判原则是坚持以发展中成员方身份加入,而正是这一原则,使得中国争取到了一些优惠待遇,包括普惠制安排、允许发展中成员方为国际收支平衡、不成熟产业保护等目的而暂时偏离世贸组织多边纪律、某种特定义务的免除、更长的过渡期安排等。

于是,中国部分行业享受到了一定的过渡期安排,并且大部分行业和领域的过渡期已经结束。比如在开放外贸经营权方面,外贸经营权由审批制过渡到登记制的期限是入世后3年;关税总体水平由入世前的14%降到10%,最长实施期到2008年;非关税措施,逐步取消400多项WTO成员方不再保留的非关税措施,在入世后1-3年内完成。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承诺允许外国律师事务所在华设立代表处,并在入世1年后取消对驻华代表处的地域和数量限制;银行商业存在方面,入世后5年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人民币业务等等,基本上都已经履行完承诺。

2010年,中国加入WTO的所有承诺履行完毕

事实上,根据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文章分析,首先,作为焦点的汽车关税也已基本完成承诺。根据承诺,从2006年7月1日起,中国已将小轿车、越野车、小客车整车的进口税率由28%降至25%,车身、底盘、中低排量汽油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的进口税率由13.8%~16.4%降至10%。至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汽车及其零部件降税承诺已经履行完毕。

其次,根据协定书,中国自加入WTO当天起,就必须开始履行进口商品降低关税的义务,并在2004年前基本履行完毕,极少数商品可以宽限至2010年。例如,属于农产品-其他鲜果类的草莓,加入之日约束税率(bound rate at date of accession)为27.1%,最终约束税率(final bound rate)为14%,在2010年前实施;而护肤品加入之日约束税率为28.7%,2008年实施的最终约束税率为6.5%。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关税的天花板,即平均最终约束税率为10.0%,而该年向绝大多数WTO成员国实际征收的的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The average applied MFN tariff)为9.9%,中国已将大多数进口商品的关税征收控制到规定的关税天花板以下。2015年,中国所制定的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为9.8%。

15年保护期的真正含义:中国能否在2016年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央视新闻客户端文章称,如果说真有一个15年保护期的概念,那就是中国会否在2016年自动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表述是这样的,即关于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问题。如果是市场经济国家,那么基准价格由商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价格决定;若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则使用替代国价格方法(也称第三国价格方法)。这种替代国价格往往导致受到反倾销指控的企业不能获得公平待遇。

如果2016年中国顺利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外贸出口再也不需要寻找替代国进口价格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指控。但是,目前欧盟、美国等成员并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不过,对于中国外贸而言,商品贸易因为外需疲软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不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使用第三国价格方式应对反倾销已经意义不大,中国的外贸自身也在转型升级,未来更多的将是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

因此,如果中国能在保护期结束后顺利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外贸出口企业再也不需要寻找替代国进口价格来应对反倾销和反补贴指控。

专家:WTO保护期结束对中国没有大碍

事实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普惠制保护。数据印证了中国的受惠程度:入世十周年时,中国从入世之初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快速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据海关统计,加入世贸组织最初十年间,我国进出口总值由2001年的5096.51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97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海关税收由2001年的2492.3亿元增至2010年的12518.3亿元,是入世之初的5倍。

因此,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发表评论文章表示,世界上没有一夜之间就全盘改变的事,WTO保护期结束对中国没有大碍,重要的是主动变革,以新的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经济火箭继续上行的动力。

那么,中国将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塑和变化?央视新闻客户端文章中提出了4个要点:一是,中国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世界经贸大国。多边贸易谈判艰难、美欧贸易战略调整和转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使国际环境更趋复杂。

二是,着眼于经济利益遍布全球的现实,中国要坚持多边与区域并重。WTO虽然在贸易关税等谈判功能上弱化,但其仍是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与争端解决的重要平台。

三是,中国在应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急剧变化的时候,需要清晰把握自身的节奏。比如四个自贸区的建立等,中国在很多领域的开放度已经远远超过当时加入WTO时的承诺。

四是,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参与全球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的重要方式。

加入wto后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入世十年来,中国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对外贸易成长空间,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道路,完成了从世贸组织的新成员、参与者到推动者的角色转变,站在新高度的中国以自己的努力重塑了世界的关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不仅为中国对外开放和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了广阔而稳定的市场,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注入了活力。可以预见,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对未来全球经济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入世十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成就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来,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并积极促进双向投资,开放型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全球货物贸易大国的兴起

入世十年是中国货物贸易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中国贸易额约为5100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额的4.4%,是世界上第六大出口国。在此后的十年间,中国出口和进口分别以年均18.3%和17.6%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8.9%和9.0%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中国GDP的增长速度。

十年来中国货物出口额比入世之初增长了4.9倍,货物进口额增长了4.7倍,如今中国已经跃居成为全球GDP第二大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十年间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的5098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近3万亿美元,增长4.8倍,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上升了约5.5个百分点。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货物贸易大国兴起于世界舞台,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商品的同时,自身经济实力也与日俱增。

入世十年来,中国的商品贸易结构得到了优化。从出口商品看,2001年工业制成品在总货物出口的比重为90.1%,2007年达到约94.8%,并在最近四年维持了这一高水平,相应地,初级品在货物出口中的比重则在2001-2010年间从10%下降至5.2%。在近年中国政府推动的结构转型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中,高能耗、高物耗,两高产品的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增长主体。值得关注的是,入世十年来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出较快势头,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增长和大宗资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从货物贸易方式看,入世十年来,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平均增速达到23.3%,大幅超过了加工贸易19.3%的平均增速。2010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比2001年增长5.6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4.2%提高到50.1%。加工贸易的出口比2001年增长3.9倍,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7.4%下降到39.7%。

虽然我国近年来一般贸易出口增长快于加工贸易,但目前加工贸易出口规模仍然大于一般贸易出口。在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从2001年开始,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及进口中所占比重超过内资企业。2001~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的平均比重为81.57%。2010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9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4%,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量的1/3。从出口看,2001年以来外资企业出口额始终占据我国总出口规模的50%以上,2006年曾接近60%。

2。服务贸易稳步提升

加入WTO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1至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从719亿美元增加到3624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及进口在世界的排位,从2001年的第十二位及第九位,快速提升至2010年的第四位和第三位。

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出口增速加快,服务贸易结构实现优化,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步提高。我国传统服务贸易额比重下降,通讯、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等服务进出口迅速发展,虽然商业存在形式的服务贸易仍为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但2009年我国金融服务及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占比已提高到42%。

主要服务贸易伙伴相对集中。截止到2010年,我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依次为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与该五大伙伴之间的服务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68%。香港及美国分别为我国运输第一及第二大出口市场;旅游出口市场集中于香港地区、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美国为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最大的出口市场,其次是东盟;香港地区是我国咨询第一大出口市场,其次是欧盟和美国。

服务外包成为新增长点。近5年来,随着服务外包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新引擎,我国的服务外包也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中逐渐崛起,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截至2010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万家,国际外包合同执行额403.3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56.8亿美元,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近800家,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232.8万人,已涌现出一批营业额超亿美元、人数超万人的服务外包领军企业。

3。贸易顺差从激增转向回落和平稳

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贸易顺差也出现了从扩大到逐步平衡的发展过程。2004年外贸顺差出现激增,并带来了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的被动增长,在2007年前后达到顺差的历史高位。为此,中国主动积极地推进贸易平衡战略,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承担了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2010年贸易顺差1831.0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6.4%,比2008年下降38.6%。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总需求下降了0.6%,而中国实现内需增长13%,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6个百分点,中国靠自身结构的转变正成为推动全球再平衡的重要力量。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来服务贸易逆差明显减少,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4。吸收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入世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上得到了全面提升。2001年至2010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468亿美元增加到1057亿美元,十年间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6531.4亿美元,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2009年,外商投资仍然超过9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投资战略的重要区域,来华投资的全球500强企业超过480家。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外资在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

5. 走出去迈出新步伐

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迈出了新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向跨国并购、境外上市等多种方式扩展,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对外投资国别现在已经覆盖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至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连续九年保持增长势头,年均增速达到50%左右,从不足10亿美元增加到590亿美元,十年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0亿美元。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当年流量的5.2%,居全球第五,首次超过日本、英国的传统对外投资大国。中国对外投资正在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入世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十年来,中国在清理法律法规、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信守入世承诺,逐步扩大了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开放外贸经营权、降低关税并取消非关税限制。通过入世,中国不仅建立起符合WTO规则的涉外经贸体制,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并逐步发展成为制定国际游戏规则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1.WTO框架下外经贸等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透明度与政策的可预见性要求成员国的贸易政策是透明的,而且要求经贸政策符合国际规范。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意味着中国要信守一系列重要承诺,公开其经济体制,改革其经济体制。十年来与中国外贸相关的法规和体制调整主要包括:(1)在非歧视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下调整和修改不符合WTO规定的政策法规,从中央级的法律到30个政府部门的3000多个法规规章、19万个地方的规章制度得到了清理和调整。(2)转变外贸主管部门职能,从以行政领导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逐步公开国际贸易和国家投资体制。(3)加快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允许私营外贸企业迅速发展。2004年7月1日国家实行《对外贸易法》允许居民个人及企业经备案登记后可自由开展对外贸易。(4)由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走向产业的全方位开放。对一般具备竞争性的行业实行全面的开放,允许外国商品和资本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入,开放了100多个服务的部门。(5)减少各类出口补贴,降低进口税率,消除非关税壁垒。

2。各类外经贸政策的调整

十年来,中国较大幅度地按WTO规则对相关补贴进行了调整,总体趋向是降低出口生产者补贴。

(1)出口退税政策。入世之初,中国延续了1998年来的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累积了中央财政的较大负担,2002年底形成了财政对出口企业2477亿元的欠税。2004年1月1日实行新出口退税政策,依照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同时为平衡贸易顺差,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其后又进一步下调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我国连续7次大规模上调纺织服装、机电、钢材、化工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随着出口恢复增长、经济复苏,从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农药、医药、化工产品、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的出口退税,共涉及商品品种406个,共六大类商品。无论从出口恢复,还是从税率及减轻财政压力的角度看,未来下调出口退税率都有较大空间。

(2)出口信贷补贴。我国出口贴息主要体现在出口信贷上,这项业务主要由进出口银行作为官方出口信贷机构来承担,以接受国家财政的利差补贴为主要特征,较商业贷款有较大的利率优惠,因此其补贴特征比较显性化。入世后,我国承诺遵守WTO规则,并在有关的文件上对政策性银行(包括进出口银行)的信贷业务做了相应的说明,即政策性银行贷款不接受国家的财政补贴,贷款基本上按商业贷款利率。2007年5月8日,我国宣布取消由中国银行实施的出口贷款补贴。

(3)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1994年,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单轨运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目标。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2765上调至8.1100,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2010年6月19日,中国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1年9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冲破6.7关口,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已累计升值近20%。

(4)外资税收等优惠政策的调整。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熏我国给予了外资企业众多的税收优惠,一些地方政府从扶持本地企业和吸引外资的角度出发,也出台了不少税费减免政策,为外商投资创造优惠条件。在WTO框架下,为推进内外资的统一国民待遇,2008年内外资的所得税实现了两税合一,税率调整为25%。

3。市场准入、进口关税及相关政策调整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逐步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放开外贸经营权,并且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体系,大幅降低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6%,农产品平均税率由18.8%调整至目前的15.6%,工业品平均税率由14.7%调整至目前的8.7%。2010年降低鲜草莓等6个税目商品进口关税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全部履行完毕。十年间,中国还不断削减非关税措施,取消了424个税号产品的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招标,分批取消了800多个税务商品的管理。

2005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进一步加快,对一些敏感行业,包括商业、通讯、建筑、分销、教育、环境、金融、旅游和运输等9个领域,约90多个分部门作出了开放承诺。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全部的市场准入承诺的平均数为57.4%,平均比例为38%;在国民待遇方面的承诺的平均数和平均比例分别为57.4%和45%,皆高于其他国家。

为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融入世界服务贸易之中,也为了使中国的服务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中国政府在关于服务贸易的12大领域中,先后颁布实施了一些政策法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截止到2010年,在按WTO规则分类的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中国已经开放了100个,并承诺将进一步开放11个分部门,涉及银行、保险、电信、分销、会计、教育等重要服务部门,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4。不断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

十年来,中国不断拓展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经贸合作日益成为双边关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累计建立了163个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订129个双边投资协定。截至2010年底,中国正在商建的自贸区共14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额达到5213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1/4。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欧盟的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先后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与香港、澳门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了区域经济融合和经贸合作深入发展。

5。参与世贸谈判、政策审议与争端协调

入世伊始,中国就积极参加世贸组织举行的各种推动谈判的会议,提出议案。如2003年9月的坎昆贸易部长会议,2004年7月的日内瓦小型部长会议,2008年7月日内瓦世贸小型部长会议,2009年11月世贸组织第七届贸易部长会议。此外,中国主办了世贸大连小型部长会议,2005年12月香港承办第六届世贸组织部长会议。中国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与多哈回合谈判,在农业、非农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等谈判中,为推动谈判早日取得进展作出了建设性贡献。

十年来,中国坚持履行规则与享有权利相结合,维护和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如积极参加对华贸易政策审议活动,认真回答和澄清了成员提出的3500多个问题。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经历了三个阶段:规则学习?穴2001年底入世至2006年3月?雪,规则参与?穴2006年3月~2008年9月?雪第二阶段则是尽量利用现有规则服务于自己的利益;规则建议?穴2008年9月至今?雪,开始对规则提出自己的解释。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展望

地区差距扩大、污染严重、贸易磨擦加剧、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货币供应量被动增长、投机性资本涌动及与之相关的国内资产价格及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等重大外部冲击,都在不断挑战中国长期以来以招商引资、加工出口导向为主要特征的开放型发展方式。从外部环境来看,伴随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贸易和投资或将在2015年前后进入新一轮繁荣,中国亟需谋变应对各种挑战。

1。促进进口贸易更快增长,是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政策目标

目前,中国的进口结构基本上还是生产型的,消费品在进口中的比重一直不高,表现为为生产服务的进口商品比重始终占压倒地位。资源性产品、中间产品和资本品这三大类商品一直是中国进口商品的主要品种,但是其内部结构变化趋势是,中国的生产型进口结构正在经历着从制成品为主向资源品和制成品并重的方向转变。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进口结构中,资源品和机器设备将始终成为重要的进口品种。未来十年,中国的消费品进口仍然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即便其比重仍然只能达到10%左右,但其绝对值规模也将达到两千亿美元以上。

2。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努力方向将从贸易转向资本领域

近年来,由于中国外贸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不断累积,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断加大。未来十年,中国在货物贸易领域仍将保持顺差状态,但顺差的规模不可能再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特别是从2010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顺差已经预示从贸易型向资本型转变。这说明,未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包括经常项目的收支平衡,已经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货物贸易的收支平衡,而取决于资本项目和非货物贸易的收支平衡。这预示着未来中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努力方向将从贸易领域转向资本领域,即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扶持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继续推动企业走出去;另一方面要通过资本项目管理的改革,在继续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的同时防范国际资本违规流入。

3。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以提高贸易收益

产品大进大出、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点就是从国际上获取我国紧缺的资源,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加工形成产品后再出口到国外。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诸多不平衡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制造能力与创造、服务能力的不平衡。在国际贸易领域?熏我国服务贸易相对于货物贸易仍较落后,进出口额仅为货物贸易的13%?熏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穴29% ?雪。在制造业与货物贸易已为服务经济发展奠定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是中国提升产品和贸易的附加值、在全球产业链上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然途径。在国内服务业发展仍较缓慢的情况下,通过财税等政策的结构性倾斜,通过优先培育服务贸易的出口国际竞争力,同时兼顾进口以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或许可以取得以服务贸易开放促进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

4。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宜通过对WTO规则的合理运用和市场转移来消减不利影响

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国,全球约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涉及中国。因此,中国从政府到企业,都应当加快学习和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学会合理运用国际规则保护自己权益;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强化环保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以及开辟国内市场,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严重依赖。通过转移生产、或和国外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改变原产地、绕开配额限制来参与国际竞争。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税收效率原则|
  • 什么是税收效率原则| | 什么是税收效率原则| ...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 什么是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
  • 什么是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 | 什么是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 ...

    wto保护期是什么意思?|
  • 土地增值税和增值税的区别在哪|
  • 土地增值税和增值税的区别在哪| | 土地增值税和增值税的区别在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