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后五彩绳怎么处理
五色绳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扔在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源于汉代,至今不衰。民间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称“小儿节”,五月被古人称为毒月,端午节拴五彩绳有保护儿童驱妖避邪之意。
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汉族节日习俗,一般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演变而来。端午节天地纯阳正气极盛,借助天地纯阳正气辟阴邪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诸多辟邪习俗当中,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五色丝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过完端午节五彩绳怎么处理
过完端午节带过的彩绳可以扔自家的排水口或者河里。端午节系五彩绳的习俗起于汉代,至今仍在流传。人们把五彩绳看成“五彩龙”,端午节又叫“小儿节”,五月被称为毒月。端午节系五彩绳有驱妖避邪、迎接好运之意。
端午节系彩绳的注意事项
除了传统上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配上银锁,系于儿童手臂之外,在古代,每次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楣上挂五色丝绳。
直到七月七日,俗称“七娘妈”生日时,才解下五彩绳焚烧。有些地方习惯在端午节后下的第一场雨时,摘下抛到河里。
据说,系五彩绳的时候孩子不能开口说话,而且系好后小孩子不能任意扯断或丢弃,否则祝愿就很难达成。
|端午节后五彩绳怎么处理
端午节后五彩绳怎么处理 端午节的习俗 过完端午节五彩绳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