猖狂至极 日军式坦克
说起日军坦克,目前被广大军迷的一句话就是吨位小,火力弱,防护低,但是在当时的亚洲战场上,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我们以及东南亚各国,使得日军坦克几乎是畅行无阻,尤其是马来西亚的闪击战日军的95式坦克打的英军猝不及防。
95式坦克
而就是九七式坦克是日军八 九 式坦克的后续型号,因为该坦克的性能以及落后于当时西方各国,因此日本陆军总参谋部要求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这也是97式坦克的诞生
97式的悬挂特写
混合式的结构,中间的横杠是平衡弹簧,缩紧舒张都可以,可以提高越野能力。最开始97是坦克的原型车零件大部分都是前辈八 九 式坦克的东西,包括火炮和尾部的越壕器。主要是用来支援步兵使用,用于突破城墙碉堡等,57毫米短管火炮几乎没有穿透力,其破甲弹最大穿透力为21毫米(真,我打不穿我自己)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97式坦克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伤亡,加上我们几乎没有反坦克武器,而且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它,当时我们都是以命相搏。才能克服这个钢铁王八。这也使得日军尝到了甜头,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几乎停止了坦克的研发,以为自己可以所向披靡,然而历史,却并不是这样。
97式坦克图纸
改进型与美军的威胁:谢尔曼坦克与M3A1斯图亚特
由于m3坦克的出现,使得日军坦克处于一边倒的状态,为了对抗美国人,研发了新炮塔,安装了一门47毫米炮,说说一式47毫米炮。诺门罕战役期间,苏军的bt快速坦克与t26坦克打的日军痛不欲生,日军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不能有效的对付他们使得非常吃亏。战争结束后,日军反思到自己反装甲能力的严重不足,根据缴获苏军45毫米炮后,研发自己的新产品这就是一式反坦克的诞生。
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反装甲能力十分脆弱。95式坦克的炮也是该产品。
1941年初该炮研发完毕,测试的时候在1000米外直接打穿了M3A1坦克的正面装甲,这种情况使日军非常高兴,这也让日军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反坦克武器,后安装到97式坦克的身上,并命名为97改,炮塔内部空间和尺寸也明显扩大,这就是97改与一式反坦克炮的诞生
一式反坦克炮,97改的主武器就是该炮
功臣号(97改)
火力配备:然而好景不长,1942年太平洋战场的美军已经换装了谢尔曼坦克,一式反坦克的炮的最大极限穿透力为75毫米的垂直钢装甲,但是谢尔曼坦克早期型正面装甲厚度为51毫米56度倾斜角,侧面38毫米 炮塔正面厚度76毫米,后期的谢尔曼坦克正面达到了63毫米,47°斜角,炮塔正面达到了八十九毫米,由于日军没有被帽穿甲弹,加上47毫米炮的炮弹太轻,摆摆角度很容易跳弹,因此在500米以外的位置是无法穿透馒头正面的,只有在200米的位置才有可能击毁馒头正面,零距离也无法打穿馒头炮塔正面。相反馒头可以在1000米外摧毁当时日军所有坦克(亚洲无老虎,馒头称霸王。)不过值得一提的事,97改对付m3A1斯图亚特馒头侧面。苏联的BT系列甚至是德国的三号坦克(37炮型,打个比方)则是完全不在话下的。
M3A1斯图亚特
谢尔曼坦克(M4A1)
M4A4
装甲防护:97式坦克装甲为钢制,综合装甲厚度25毫米,采用铆接结构,表面参碳。铆接,其实也有好处也有坏处,铆接一个小钉一个小钉的东西可以让零部件很好的组合在一起,并且节省资源,这也是用在飞机外壳的原因,早期的大桥也是铆接结构,稍微有点类似我们现在手拼模型的味道。但是用在坦克上,就显得劣势了,装甲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铆钉,一整块一整块的铆接装甲组合起来,尤其是发射高爆弹会直接蹦开装甲,铆钉还会到处乱飞,还限制了装甲厚度,铆接,用在坦克上不好。参碳处理的意思就是把钢的表层含碳量形成一定的浓度,加热保温的过程中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热处理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会更进步的强化装甲硬度,以提高更好的韧性和抗疲劳度。但是由于97式坦克装甲过薄,仅仅能够防御炮弹破片和步兵武器的攻击,对于谢尔曼坦克,苏联的t34简直不堪一击。战后测试美军M2HB重机枪用穿甲弹可以在50米的位置击穿97式正面,再远就无能为力了。
被击毁的97改坦克
动力系统:97式坦克采用三菱SA12200VD刑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最大马力170,(注意,日本是最早使用柴油机作为坦克动力的国家,这一点要了解)最大时速38公里每小时。
97式
主要武器:早期97式坦克装备了一门57毫米短管炮 最大弹药量120发,有榴弹和破甲弹,副武器为两挺7.7毫米重机枪,前后各一把,少数车炮塔前方安装过一挺轻机枪,给车长使用。后期为了加大反坦克能力换装了一门47毫米炮,最大弹药量104发,由于早期的57炮身很短,加上后来的97改从新设计了加大加宽的炮塔,使得火炮射界非常开阔(俯角负15°,仰角20°)改良后的火炮观瞄系统和车长指挥塔可以更好的方便战斗,这种情况苏联的KV坦克与t34上面都没有。
97式改的炮塔观察窗
作战历程:从1939年到日本投降时期,日军都大规模使用了97式(改)95轻等。哈拉哈河战役(诺门罕战役)期间有四辆97式首次参战,也是当时体型最为庞大的坦克。在侵华战争中一路攻城略地,为掩护步兵突出了重要作用,由于当时我国缺少反坦克武器,造成了非常大的伤亡。(实际上当时的我们并不应该那么害怕它,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罢了)。
97式坦克群(废铁洪流)
但是到了太平洋战场,则完全被谢尔曼坦克与巴祖卡火箭筒压制,1943年末由于太平洋的日军,劣势越来越明显,日军将我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步兵装甲兵组成一只装甲部队,陆陆续续的前往太平洋战场(关东军的老兵油子精英人员几乎都在这只部队里了)。在众多岛屿中都使用了97式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几乎处于停止研发的状态,加上美军武器处于绝对的优势,这一整只的装甲部队几乎全被美军歼灭。
被击毁的97改坦克
飞头的95轻
1944年夏,驻守辽宁的关东军第九坦克团,大部分被巴祖卡火箭筒击毁大半,最后只剩下两辆九七式坦克保存了下来,最后这两辆坦克被日本人运回日本本土,一辆在富士山,还有一辆在靖国神社,成为了日军的祭祀品之一。1945年8月远东战役中关东军有大量的97式坦克,组成第一第九坦克旅团,在苏军T34/85坦克的攻击下几乎一触即溃。(真屠幼)
靖国神社里的97式
巴祖卡
改进型:一式中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被日本用于本土决战的武器,于1941年研制完毕,外观相比97改更加紧凑,速度,以及防护力都有明显改善,但是火炮依旧是47毫米炮。车体采用焊接结构,真货产品只有大约100辆,一式坦克没有排出海外,所有的一式坦克都在日本本土,所有的一式坦克没有参加实战,只有一次是在苏军攻占北方四岛时,岛上没有投降的日军的坦克部队进行反击,这是一式坦克唯一一次参加战斗,但大部分扔被苏军T34/85击毁。
一式坦克,几乎看不见铆钉了,有棱有角的
T34/85
我国缴获:1945年11月中央军委指出派人去东北收缴下来的日军武器,高克同志带着苏军袖标发现工厂里有几辆97改坦克,并命令日军技工修好,随后各驾驶一辆坦克冲了出去,编号101102,国共内战爆发后,国军占领山海关一代,高克接到命令,把坦克转移,其中还有一些日本技术人员,到了沈阳市,有人发生叛变,破坏了101号坦克,正好部队来人接应,但是依旧没有时间修好101号,只好放弃,只有102号保存了下了,12月出我国第一支装甲兵成立了:东北坦克大队,30个人就一辆坦克(102号) 当然这是后话,随着解放军部队不断的胜利,缴获的武器装备也越来越多,坦克数量也多了起来。为我国现代装甲兵开创了先河,
功臣号
合影
缴获的各种97式
解放军正在驾驶95轻
性能数据:长宽高,5.5米,2.34米 2.38米,重15吨,主要武器47毫米炮57毫米炮(俯角-15°仰角+20°),成员4人副武器1-3挺机枪,综合装甲厚度25毫米,速度38千米每小时,行程210公里。下面来几张被击毁的日军坦克图
侧面一个大洞
车长指挥塔都飞了
履带断裂
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围观群众
侧面撕烂了都快。
谢尔曼与97改大小对比
馒头与94式对比,更滑稽了
下面是97式底盘研发出来的车辆,
97式指挥战车,炮塔没有武器,主要武器是前面的37炮,这辆车主要是用来通信,方便与部队进行联络。
九七式抢救战车,一种工程抢修车辆。
九七式120mm自走重加农炮,一种远程,压制型火炮,而且拥有非常强大的反坦克能力,可以对潘兴坦克造成一定威胁,
九七式120mm自走短榴弹炮,改车对防御工事杀伤性极大,后期配备了聚能破甲弹,能够对付一些盟军坦克
以上,有说错的地方请指正
共和国坦克 式主战坦克
中国版T72(基于T72的思路而设计的)
80/88式坦克说白了就是上一代的59/669/79式坦克,换个新的铸造炮塔,69/79式坦克在有些方面借鉴了T-62的优点,但是这一系列最终还是作为出口版本来使用。617厂设计制造了量产的80式,以及改进版的88式,是实打实的第二代主战坦克,有着新发动机,传动系统,全新的火控系统,武器以及防护,然而铸造炮塔并不符合现代战争的需求,从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79式在战斗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东得到了丰富的现代化的T72资源。在88式之前研究,一款新的坦克就被提出了——85式主战坦克。85式从80/88式坦克身上吸取了一些特征,并且有部分通用部件。
85式的研发(1985-1989)
1989年初,北方工业官方宣称要研发两款基于80式底盘的新主战坦克,与201所(今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合作,其他生产商和设计局也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85式Ⅱ型以及85ⅡA就是从这些里面选出来的为了迎合解放军的作战需求,他们在89年中期开始了自己艰难的摸索,这一举动被苏联与西方的军事专家察觉,非常吃惊,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采用焊接钢带复合装甲炮塔,并认为性能与T-72的炮塔类似,而不是采用了传统的铸造炮塔。其他新奇的就是采用了新的计算机火控系统,以及独立的稳定器,这样一来,炮手就可以在坦克全速前进的情况下更容易地命中移动目标,85Ⅱ与85ⅡA在外观与数据上的差别是ⅡA的底盘要略微重一点点(39.5吨),虽然长度上要更短一点。
85式的特点是焊接复合装甲以及外挂爆炸反应装甲。从85式来看,共有四种子型号被设计制造:还有85ⅡAP,专供巴基斯坦的85Ⅲ,85H,增强型的85M。同时南非开展的一项射击测试中表明,105mm炮已经难以有效击穿T72的装甲,即便是换上更强力的弹药。80式和85式生存能力一般,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的其他报告中对国产坦克的评价促使了解放军加急了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发,并且大大改进现有坦克的防护水平。85式被选用为新的防御系统的测试平台,后面的88式为80式改进防护的版本,仅满足国内需求,但是80式却大量出口。如今仍然有大概600辆85式在巴基斯坦陆军中服役,其中大概有300辆是85H/M,85式底盘与80式相同,以及相同的北方工业730马力的12150L-7BW柴油发动机,最高时速55公里每小时,但是二者的车体和炮塔都有附加的复合装甲层,在正面和侧面。并且85Ⅱ和ⅡA与80式使用同样的105mm线膛炮,弹药基数为46发或者是44发,不同型号数量不同。三防系统也相同,共用889B式无线电收发器。
85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首上装甲是复合装甲,取消了储物篮,当然新的焊接炮塔是参照了T72来设计的,总体水平大概与T72M相当,但是某些方面可能不如。
车体
该底盘长6.37米,相比起前级的6.24米有加长。车体仍然是焊接的均质装甲板,采用冷锻工艺。相比起之前的型号,有着特别的倾斜角度。很明显是故意增加了正面装甲的倾斜角度。内部分隔为左前是驾驶员位置,仍然装备了潜望镜,中央红外线热成像仪,以及尾仓门。
一个安装在底部的小逃生舱门也保留下来,然而焊接在上面的防浪板却被取消了,为爆炸反应装甲提供空间,车灯添加了装甲保护罩,安装在首上斜坡上,车灯装在每边的挡泥板上。这一系列的排气管为都安装在右边。引擎架上的百叶窗被改装了,引擎架也重新设计。侧翼有六片厚橡胶制成的裙板。外部的个人物品存放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车体内上半部的分隔仓。
机动性
传动系统与80/88式类似,有六对橡胶包边的负重轮,单销挂胶履带,三对托带轮,因为车身尾部要略长一点,在最后一个负重轮与前一个会有额外的距离。然而前两个负重轮之间的间隙这个特征要更明显。负重轮安装在扭杆上后每边由三组减震器来加固,两个安装在前面。另外一个安装在后面。80/88式都是驱动轮后置。多亏了小直径负重轮和新型炮塔,85式比其他国产现役坦克都要矮一些,12150L-7BV柴油机有730马力(544KW),有着18.7马力/吨的功重比。
发动机结合了机械传动和行星齿轮传动,公路最高时速为57公里/小时,优于88式为55公里/小时,但是作战范围不变,为430千米,如果带上安装在尾部附加油桶可以到600千米,如要渡过深水,则可以在炮塔尾部的吊篮位置安装呼吸管。
武装
主炮选用了83式线膛炮,从奥地利引进技术后生产的L7 105mm线膛炮,身管热护套采用了引进自以色列的石棉热护套,后因性能较差且维护不便被国产铝合金空气夹层热护套取代。(原翻译错误已修正)采用人工装填,车长位于左侧,炮手在车长前面,装填手位于右侧,但是同样使用了这门主炮的88式采用了自动装弹机,使得炮塔内的乘员数量减少至2人。副武器为7.62mm的同轴机枪,车顶安装了与59式同款的12.7mm机枪,由装填手操作。弹药基数45发,可以发射所有北约标准弹药,比如高爆榴弹,破片弹,破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如果搭配上后来的贫铀弹头,可以在2000米穿透460到480mm的均质装甲,用93式弹可以穿透510到540mm装甲。95式弹可以穿透580mm(93A式长管型)。
炮塔
炮塔标新立异,像个六边形,比起之前的铸造型炮塔更加紧凑,正面装甲非常厚实,充满了复合夹层,能够抵挡T72发射的125毫米APFSDS。炮盾从中间突出有防水布覆盖。炮手瞄准镜仍然在左边,但是与炮塔顶部连接,同轴机枪在主炮右边。车长昼/夜周视镜在指挥塔右前方,通过焊接连接。由条状装甲编成的储物篮具有一定的RPG防护功能,安装在炮塔尾部,里面存放了呼吸管。
炮塔正面两侧分别装有一具4x2布局的烟幕弹发射器,可提供主动防护,下面还有一具2x2型的发射器,均有电击发,可以迷惑热成像仪和白光瞄具。,此外,该坦克也安装了烟幕发生器,安装于动力室内,利用化石燃料产生,通过排气管排出。
因为装有双向稳定器,所以射击精度良好,37A式双向稳定器可以同时稳定瞄准镜和主炮,提高首发命中率,以及移动开火时的命中率,符合第二代主战坦克的特征,顶部装有一些传感器,可连接弹道计算机。
改型
85式-Ⅰ型:有主炮热成像瞄准镜,炮塔装有复合装甲。
85式-Ⅱ型:在火控系统上有重大改进,安装了新设计的独立式激光测距仪,搭载了弹道计算机,风速传感器。在电子设备上总体有很大改进。自动装弹机源自于T-72来逆向仿制的,来源据说是来自于伊拉克。85式2A型安装了125mm滑膛炮,带有自动装弹机,对外宣称为苏联2A46炮的仿品。
85式-IIM型(1993)
1992年末,85式-IIM公开于世,比起之前的85式要更重得多,并且装上了额外的爆炸反应装甲,该版本与之前型号首先在武装方面有着不同,安装了炮膛抽烟装置与热成像仪。拥有可选择弹种的装弹机,使得全车乘员减少到3人,使得内部空间更加宽敞,以便于容纳更大号的弹药。该系统可以使用三种炮弹,125毫米APFSDS,HE,HEAT。(之前的105炮版本有4种弹药)
APFSDS:口径125毫米,初速1730米每秒,可在2000米击穿垂直均质轧制钢装甲。长度546.5mm,重量7.34千克,据北方工业说是可以兼容T-72的炮弹。
BK-27破甲弹:弹头内装有三基炸药,提高对于加了爆炸反应装甲的传统装甲的穿透力。理论上可以在2000米击穿600mm的RHA。
BK-29破甲弹:弹尖有硬质弹芯(可能是钨合金),设计用于破坏爆炸反应装甲,同时也有破片弹,杀伤无装甲车辆和步兵。85II式装备的125mm炮据信也可以发射贫铀弹,2000米可击穿550mm的RHA。
85式IIM型(88C原型)
安装了像稳定器,夜视仪,以及全新的影像稳定火控系统(ISFCS),有一个大型激光测距仪集成与炮手瞄准镜中,所以就不用在外部接一个了而且也不易受损。也可以选装英国Barr公司生产的热成像仪。控制传感都有一个大型弹道计算机完成,大大提高了首发命中率,包括对付移动目标。在坦克移动时,装有二代显像的管夜视仪将为车长提供图像,炮手和车长也看得见。
动力仍然是由一台V12柴油机提供,共有730马力,传动装置略有改进,排气管重新安装于车体左边,最后一个负重轮上方。于之前的59/69/79式不同,该型号底盘是全新设计的,有三防(带有高压),在889B式电台,都在乘员舱室内。有爆炸检测器,以及自动灭火器。悬挂几乎没变,还是是6对橡胶包边负重轮,裙板也没变,履带连接之间有橡胶垫以增强耐久度。据信85式可以安装扫雷设备,以应对扫雷任务。
85式H/M(1991)
在1991年中,北方工业宣布与巴基斯坦合作生产85-H主战坦克。后者的另外一个型号85-IIAP也被巴基斯坦选中,并在1993年伊斯兰堡的阅兵中亮相。
85式III型(1995)
由北方工业开发的巴基斯坦出口型号,采用了更强劲的1000马力柴油机,以及H/M型同款125mm滑膛炮。但是在巴基斯坦军方的测试中,发动机出故障了,导致巴基斯坦拒绝了这个型号。这些问题后来被北方工业解决,并在1995年增加了反应装甲模块。然而这个型号大体上还是二代主战坦克的设计,并不能有效对付西方和俄罗斯的新式坦克,所以军方决定停产这一型号。但是这是在85式的早期型号上的大升级,包括巴基斯坦的85-IIAP,同时也为96式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用户与服役状态
85式并没有大规模装备与解放军的装甲师。
大概200辆85式被运到苏丹,通过在Karthoum举行的阅兵照片来看,是85式,而不是维基百科所说的80式。并且参与在第二次内战期间(1983-2005)了针对南方伊斯兰民兵的作战行动。
有300辆85-IIAP在巴基斯坦陆军中服役,均由Taxila重工业集团授权生产。
译自tanks-encyclopedia翻译丨長渕
原文链接:
翻译问题已修正
|猖狂至极、日军式坦克
共和国坦克 式主战坦克 日军式坦克 猖狂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