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创始人
形意拳创始人的说法不一,传说是由宋代名将抗金英雄岳飞所创,但无据可考,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姬际可,现行流传的形意拳为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础上改革创立而成。
形意拳创始人
姬际可,字龙峰,山西蒲州人(今山西运城永济市),生于1602年,卒于1683年,为明末武将,是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的始祖。
形意拳,又叫做行意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之一,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李洛能创建的形意拳,主要内容包括三体式桩功、五行拳和十二形拳,其中,三体式桩功为形意拳独有的基本功和内功训练方式。
形意拳怎么练,形意拳练法简述
形意拳要求思想上做到脚跟外扭、膝盖内扣、大腿根里裹、坐胯顶悬、背圆胸涵、沉肩坠肘,很多人知道这么练,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练。
就是奔着脊椎骨去的,或者说冲着尾椎骨去的。下三路做到了尾椎骨就撅起来了,全身做到了脊椎骨就活了。老师傅说形意门练的就是脊椎骨这条大龙,没错! 想想太极拳也一样,转来转去都是在晃这条大龙。
练完了溜达也是如此,带着这个意思,撅尾椎骨,晃脊椎骨,从脚跟把意思连到手上连到全身,就是个整劲。脊椎骨是发动机,尾椎骨是开关,胳臂腿是发动机连着的四个轱辘。
练的时候从根到梢,把劲练整,所以要慢,慢才出功夫。打得时候梢引根随,讲究一个快!
形意拳万法桩功之三体式 形意拳三体式
形意拳三体式 形意拳万法桩功之三体式
三体式站桩是形意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它把人体各部按照形意拳的要领安排成圆满匀整的姿势。所以,形意拳的动作都离不开这个姿势的基本法则。各种拳路尽管变化万端,但原理和要领与三体式是一致的,所以有“万法出于三体式”的说法。
具体练法如下:
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头要端正;两脚脚跟靠拢,脚尖外展成90,眼向前平看 图1。
图1
【要点】精神集中,头颈自然竖直,面部要自然,口要介闭,舌尖抵住上腭;不要挺胸或拱背,全身任何部分都不可紧张。
右脚不动,左脚以脚跟为轴向右扭转45,同时身体半面向右转;两臂仍垂在身体两侧,眼仍看原来的方向 图2。
图2
【要点】左脚向右转动时要和身体的转动一致,避免身体左右摇摆或肩部歪斜。
两腿慢慢向下弯厨,身体成半蹲姿势,体重偏于右腿,随即左前臂经体前向上提起,左手停于胸前 偏左,手心向下,手指向前;右前臂也随之向上提起,右手盖在左手背上 右手食指对准左手中指,两肘微屈;眼仍平看前力 图3。
图3
【要点】身体不可俯仰,两肩向下松垂,两肘紧靠在两肋外侧,头要向上顶劲,胯部要缩,膝部要屈,腰部要塌,身体要稳定。
身体方向不变,左脚前进一步,两脚脚跟前后相对,相距约两脚长,两腿屈膝,重心偏于右腿;同时左掌前伸,肘部微屈,掌心向前下方,五指分开,掌心内含,高与胸齐;右手后撤落于腹前,拇指根节紧靠肚脐,手腕向下塌,眼看左掌食指 图4。
图4
1.上体要正直,不俯不仰,侧向前方,与目视方向成斜45。头向上顶,颈要竖直;面部要自然,牙齿轻扣,下颏略向内收。
2.两肩向下松垂,肩窝处略向后缩,左臂 前手肘部下垂,不可伸直,左手食指要向上挑.劲,拇指尽力向外撑开,虎口成半圆形,掌心内含;右前臂靠在腹部右侧,右手五指也要撑开,腕部要塌住。
3.胸部略向内含,不要紧张用力;两肋肌肉舒展 束肋;心胸平静空虑,腹部自然充实 沉气,但不要故意鼓腹;背部肌肉尽力向两侧伸展 拔背;腰要塌住;臀部不可向外突出,肛门部位的括约肌注意向里收缩{谷道内提。
4.两胯略向后收缩 缩胯,两膝微向里扣,前膝屈弓不要超过踝关节,臀部与后脚跟上.下相对;两脚脚趾扣地;重心偏重右腿;前腿既虚且实,承担少部体重。
5.呼吸要自然,精神要集中,身体力求稳固。
以上各部的要点,练习时务要处处安排好,不可忽略某一部分。这个姿势对培养练习者的内在力量,调节呼吸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它集中地体现了形意拳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初学者可以从这里体会到锻炼的要点,打好基本功,给以后的练习铺平道路。就是有一定基础的人也要经常做这种“桃步”的练习,以便进一步掌握拳法要领,巩固桩步根基。
三体式除上面介绍的侧身单重练法外,还有侧身双重 体重平均落于两腿练法、正身单重 上体和两脚皆直向前方练法等不同形式。各种练法尽管形式有别,但对身体各部的要求是一致的。三体式的具体做法除上面介绍的做法外,各地流行的还有以下做法:
1.身体正面直立,随之屈膝半蹲,钻出右拳 左拳抱于腰间;再迈出左步,劈出左掌成二体式。
2.身体正面直立,两掌从身体两侧托起,复握拳按落于腹前,同时屈膝半蹲;随之钻出右拳,再迈出左步,劈出左掌成三体式。
|形意拳创始人
形意拳万法桩功之三体式 形意拳三体式 形意拳创始人 形意拳怎么练 形意拳练法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