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禁火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山西民间禁火寒食的习俗多为一天,只有少数地方仍然习惯禁火三天。

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以饮食命名的传统节日。寒食节自春秋时期流传至今,衍生出很多传统习俗。

按照古代的风俗,寒食节期间要禁止一切烟火,并且还不能生火做饭。所以人们为此必须事先准备好熟食,到时只能吃这些冷的食物,所以叫“寒食”。在寒食节这天,人们会带上酒、香烛等物品,去祖先的坟头祭拜。寒食节时天气还比较寒冷,为了防止吃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有了踏青、荡秋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

经过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润,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成为缅怀故人,激励生人的节日。

寒食节的习俗是什么

寒食节的风俗有很多,有禁火 、吃寒食、扫墓祭祖、插柳、踏青郊游、蹴鞠等。

禁火和吃寒食

禁火和吃寒食从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禁火就是不能生火,吃寒食就是吃生冷的食物,如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和青梗饭等吧。

扫墓祭祖

寒食节祭拜扫墓在南北朝到唐前期被视为“野祭”。人们每家每户都会到自己的祖坟上,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上滚下来,用柳枝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为沾上先祖的德泽。

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来是怀念历史人物介子推所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后来流传到民间也就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踏青郊游

踏青,又叫春游、寻春。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远在先秦时已形成,唐宋最为盛行。《晋书》记载,每逢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

蹴鞠

蹴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到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皇帝们都重视蹴球运动,并把它当作一种军事训练。


|寒食节习俗

  

寒食节习俗|
  • 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主要的传统习俗|
  • 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主要的传统习俗| | 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主要的传统习俗| ...

    寒食节习俗|
  • 寒食节取新火的习俗|
  • 寒食节取新火的习俗| | 寒食节取新火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