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话的资料有哪些 关于普通话
关于普通话 关于普通话的资料有哪些
正文之前,先看看下面几个词,能否读对:
蛋挞、蟠桃、白术、鼹鼠、绯闻、可汗、珐琅、单挑、压轴
我国汉语方言分布
正确读音如下:
蛋挞【t】、蟠【pn】桃、白术【zh】、鼹【yn】鼠、绯【fi】闻、可汗【k hn】、珐琅【f lng】、单挑【tio】、压轴【zhu】
你都读对了么?
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普通话产生的一波三折。
明朝:北京话来源于南京话?
朱老八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让他们去草原继续放羊了。定都金陵 今南京,南京官话被推崇,成为官方语言。南京官话就是“金陵雅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以古中原雅言正统嫡传的身份被确立为中国汉语的标准音。
后来荷尔蒙爆发的朱棣干掉建文帝,并迁都北平。一起来的主要是南京人,以及从全国各地迁徙数十万贵族、富户、民众。当时的北京,以南京官话,全国各地方言,融合到元大都语音体系,形成了北京官话。
所以,北京话确实好多源自南京。
清朝:梳小辫,讲汉语
看皇太极的小辫儿,就知道他们最初说的话中原没人听得懂。所以,为了更好的统治中国,满清决心汉化,从皇帝做起。
先是在皇族和贵族里推广北京官话,雍正年间在南方方言区推广基于北京音的官话,设立“正音书馆”。
四川方言划分
到1909年,清政府还设立了“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正式命名为国语。
经过多代皇帝的大力推广,效果非常好。等到溥仪的时候,连溥仪自己都不会说满语了……他平时主要说北京官话,据说英语说得很好,还会一些日语。
民国:教育部pk整出老国音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很快袁世凯挤走国父孙中山,成为大总统。教育文化领域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便是定下“国音”。12月,成立读音统一会筹备处,主持人便是当时鼎鼎大名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吴敬恒任会议议长。
这个机构的主要目的是审定每一个字的标准读音,称为“国音”。
彩云之南的方言也是丰富多彩
那么读音统一会筹备处组成人员的方言构成就很重要了。最后确定下来成员80人,其中由教育部延聘任命的有50人左右,各省推举2人,由行政长官推举;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机关选派。此外华侨代表1人。好像人员分布很平均,但由于教育部工作人员以江浙为主,结果来自江苏的会员有17人,浙江9人,直隶7人。
于是,pk战开始了,王照 近代拼音文字提倡者、“官话字母”方案的制订人作为北方代表率先发难:成员一共80人,江浙人占26人之多,无锡一地就占了5人,欺负人!而且江浙地区的方言也太多太复杂,如果真的推广起来,估计外省读书人都能整成文盲。
经过激烈的pk后,决定每个省投一票。但江浙代表的又不同意,因为中国古书以江浙作者居多,这样大家会读不懂了。
撕逼程度愈演愈烈,会议开到半年的时候,吴敬恒辞去会议议长职务,由王照接任。一个月后王照也抗不住了,开始请病假。
经过艰难的角逐,先把争议小的字音先定下来,对有争议的字音,以一省一票原则的多数票决定“国音”。会议逐一审定了6500个字。所以,国语 当时还没有“普通话”这一概念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开一次全国会议,投票什么地方的语言好听好学,便定为国语。而是一字一词的校准读音,形成语言体系。
这次会议审定的汉字读音被后人称之为“老国音”。并从1918年开始推行。1932年5月,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并出版《国音常用字汇》,为确立国语的标准提供了范本,为现代汉语标准第一个系统:国语系统。为今天的普通话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新中国:普通话写进《宪法》
1949年新中国成立,编新教材成为重中之重,当时主持人也是超级大咖---叶圣陶力,就是叶老提议小学“国语”科改称“语文”。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老师的用语必须标准。这也是今天中小学教师上岗除了教师证之外,还需要普通话证书。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东四省之一的热河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重要的事情再说三遍:
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
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
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
1955年,确定现代标准汉语名称由国语改称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这才真正奠定了普通话的江湖地位。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简短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关于普通话的资料有哪些、关于普通话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关于普通话 关于普通话的资料有哪些 北京话 国语 官话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简短 新中国:普通话写进《宪法》 方言 明朝:北京话来源于南京话? 普通话 民国 民国:教育部pk整出老国音 清朝:梳小辫,讲汉语 转轮 锡克教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