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严歌苓是谁? 严歌苓简介|

严歌苓是谁? 严歌苓简介

严歌苓简介 严歌苓是谁?

严歌苓是谁? 严歌苓简介|

这个名字慢慢走进视野,是因为一部部由她编剧、或由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

今年年初大热的冯小刚的《芳华》、张艾嘉导演、刘若英主演的《少女小渔》、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这些耳熟能详的影片,都出自她的手笔。尤其电影《芳华》中的男女主角遭遇的种种经历,还是以她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塑造的,这着实让人震撼。

她的名字叫严歌苓,人们说现实生活中她经历过的情感背叛比《芳华》里的刘峰更残酷,但她的人生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越走越精彩。

~ 1 ~

原生家庭

祖父-严恩春

严歌苓的祖父是一个天才,他16岁考上大学,25岁开始读博士。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在厦门大学教书,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首位中文译者正是她的祖父。祖父个性孤高、敏感,长期患有失眠症。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对时局的失望中自尽身亡。

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跟她祖父的经历有密切联系,小说最真实的部分来源于她祖父的经历。后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归来》,在2014年上映。

父亲-萧马

严歌苓的父亲,原名严敦勋,1930在厦门出生,是我国的著名作家。他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的建筑系,除了是作家,还精通音乐,会拉小提琴、能绘画,在严歌苓的眼里,父亲是一个非常有个性、有魅力的人。

他1946年加入上海市立工专学校学习。1948年因从事学生运动被开除,随即赴苏北解放区。先后在华东革命大学、皖北区党委农村工作团等部门从事文化工作。1957年后调到安徽省文联工作。曾经担任过安徽省文联委员、作协理事、中国作协等职务。

在他的写作生涯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破壁记》、电影文学剧本《柳暗花明》等。

严歌苓的父亲2011年在北京离世,享年81岁。

母亲-贾琳

严歌苓的母亲是一名话剧演员,18岁时爱上了话剧团的副团长,这个人就是严歌苓的父亲。

严歌苓说,在她的印象里,母亲是单方面的爱着父亲的,简直是为爱疯狂。她的小说 《一个女人的史诗》 里的田苏菲就是以母亲为原型塑造的人物。从《严歌苓:关于母亲的两篇文章》可以了解到她的母亲能歌善舞,父亲很小资清高,母亲很爱父亲甚至讨好父亲,但父亲不爱母亲,最终两人离婚,父亲娶了他人。母亲与父亲离婚后,也改嫁他人,最终死于癌症,年仅64岁。

~ 2 ~

成长经历

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她的父母共有3个孩子,她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严歌苓从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大。四岁时,父亲就教她识字,她从小热爱读书。高中就读于红星中学。2015年严歌苓曾回过母校,她回忆说:当年在红星中学求学的经历由于年代久远日渐模糊,最深的印象是被学校抽调去文艺队跳舞,后来又被学校送到市里的文艺团队跳舞,再然后就进入部队了,那是最后的象牙塔中的日子。

小时候的严歌苓从未想过自己要当作家,当时的哥哥常说她是个“屁股都坐不住的人”。由于妈妈是话剧演员,严歌苓从小学歌快,跳舞和谐。1970年,刚刚满12岁的严歌苓就考进了成都军区文工团做文艺兵,从此开始了她8年的红色芭蕾舞演员生涯。

1978年,严歌苓20岁的时候,中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为了逃避跳舞,她主动要求作战地记者。在挎包里放上一只五四式手枪后,她就去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当时她被派至野战医院,在那里,她接待了千个从前线撤下来的战士。8年军人生涯,她第一次见到了流血。“一个人从健全到残疾,在刹那之间;一个生命有无,在刹那之间。”从此,严歌苓开始写诗歌,写散文,写小说。

~ 3 ~

关于父母的离异

严歌苓的父母亲在她18岁的时候离婚。

尽管那时候的严歌苓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她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依然如晴天霹雳。

父母离异,对严歌苓的影响

当兵的日子里,后方的还有一个自己温暖的家,爸爸妈妈在等着你回家,这是对她最大的安慰。而一旦父母离婚,她觉得部队的生活苦的已经难以承受。他们分开了,一个完整的家不在了,到了每年一次的探亲假,一个没有家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该去向哪里。

于是,在得知父亲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她极力挽回。她在给父亲的回信中软硬兼施,她说:爸爸我冲着北京的方向给你跪下了,希望你别离婚。她甚至要挟父亲说:你可以选择,你不是很爱我吗,你选择我还是选择你现在的妻子。她还告诉父亲,她作为一个部队的军人,而自己的父亲在外面遇到了这种婚外恋,这对一个要求进步的军队,是非常耻辱的事。

即便种种高压,但父亲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后来的严歌苓,在那段时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她慢慢理解了父亲的选择。尤其是在和继母见面后,通过促膝长谈,她断定这是一个值得父亲去爱的女人。同时,她也认识到父母的婚姻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从小经历过他们吵架、打架,母亲很爱自己的父亲,但父亲却并不爱母亲,这种被动的接受,是非常痛苦的经历。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无问西东》里许伯常和他的妻子的宿命。

严歌苓的父亲对离婚的态度

关于离异这件事,父亲写了很长的信向女儿解释其中的原委。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能不顾外界的舆论,不被生活中妻子的牺牲绑架,坚持挣扎,坚持找自己的幸福,需要很大的勇气。

据说当时严歌苓的母亲并不同意离婚,而严歌苓的父亲就硬是用8年的分居,来表达他的意愿的强烈。父亲在提出离婚的想法后,就一直自己住在电影厂的宿舍里。当然,父亲也遭到了除了母亲之外,社会与舆论的反对,尤其是他的表姐们,由于都嫁给了高干,对于这种有伤风化、不能被社会认可的行为都抛来了鄙夷的目光,而且扬言如果他离婚,就不认这个弟弟。但这一切没有阻止严歌苓父亲追求自己要的幸福。

不好评说这是勇敢、是遵从本心,还是自私,但是父亲就这么做了。他活到了81岁,应该是活的很坦荡、顺心的吧,至少没有因为罪恶感什么的像她母亲一样早逝。

离异给严歌苓母亲的打击

母亲最终无奈只能答应父亲,给他自由。但是可以想见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痛苦和纠结。苦心经营20年,生儿育女,在文革时期挨苦挨累,什么样的苦都熬过去了,但一切的付出最终因为离婚都被否定了。这样的人生经历,应该是让母亲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怨吧,所以她64岁就得了癌症撒手离去。

尽管倔强如她,不想带着这种失败感、遗弃感过日子,母亲离婚后选择了再婚,但第二段婚姻在严歌苓看来也是充满了各种不幸。

~ 4 ~

一个女儿对母亲的忏悔

这是一个关于孝顺的话题。

严歌苓深知母亲内心的痛。她曾经对母亲说:妈妈不要紧,你老了可以跟我生活在一起,我们反正是可以一直做朋友的。

然而直到母亲离世,她连最后一眼都没看到,也没有兑现她的承诺,这成为她心中深深的痛和忏悔。

因为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她大彻大悟。严歌苓说:作为儿女,所谓孝顺,不是给父母钱、给父母买房子。父母老了,无论年轻时如何叱咤风云,到最后都是一样的,他们只想儿女多陪陪自己,仅此而已。

是的,父母亲老了就像是小孩子,每天就盼着爸爸妈妈下班了,陪自己玩,带自己去吃好东西,去旅游… … 没有什么两样的。他们要的只是一种关注和陪伴。陪他们聊聊天,多给他们一点关注,让他们生活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生活、你也参与到他们的生活状态里。哪怕是在你工作累了的时候,他们能送上的一碗羹汤,也感觉到很满足。

严歌苓的爸爸卧病在床的时候说:我剩下的时间也没多少了,每天数着日子过,就是计算着一年能见到你几次。爸爸把她所有参与录制的节目都刻录下来,想她的时候就看看。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不是非要等到父母老去,甚至已经没机会让你尽孝的时候才懂得如何孝顺?

~ 5 ~

情感与家庭

初恋

15岁时的严歌苓,在部队里疯狂爱上了一个30岁的军官,6个月里她写了160封情书给他。她称自己作家的潜能最开始发现就是源自初恋时写的这些情书。每天一封,给她心爱的人。

然而这段青涩的爱情,带给她的却是意想不到的结局。这个初恋对象,在后来爱上了别人背叛了她,而且还在新欢的怂恿下主动检举她,把她的情书上交组织。

在当时那个年代,在部队,“一旦恋爱被人抓住了,不得了,天都塌下来了,然后所有的人都会横眉冷对,不理你了。”他这样一个举动无异于陷严歌苓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为此,严歌苓不仅要一遍一遍地写检讨,当众念,原本属于她的好角色也不再让她出演。

恋人的背叛和舆论的压力,在最绝望的时候,她甚至一度想到了轻生。

第一段婚姻

在越南战争前线,严歌苓看到那些跟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士兵,在刹那之间就变成了终生残废甚至就失去了珍贵的生命。这使她对英雄主义之类的概念有了自己的反思。

回到成都以后,严歌苓就不再跳舞,她希望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表达自己的方式。她认为这个方式就是写作。很快,她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七个战士和一个零》,父亲萧马看完后,被女儿的才华震住了:“我从来不知道她有写作才能,真没想到是这样的出手不凡。”不久,接连发表多篇小说的严歌苓,得到了两项文学奖,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

写作还带给了严歌苓爱情和姻缘。二十刚出头的严歌苓,与李克威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写作楼有了一次相遇。

李克威的父亲是创作了《李双双》的著名作家李准。他和严歌苓的父亲萧马,在文革期间都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招待所改编过各自的剧本,可谓文坛密友。

1980年,尽管那时严歌苓还在成都当兵,但李克威已向自己的朋友宣布“她是我的女朋友”。

从此两人关系越走越近,成为文坛的一对“神雕侠侣”,他们一同进入铁道部的创作组,从事写作工作,并共同署名发表了很多作品。

1986年,两人结婚。但好景不长,1988年,这段婚姻维持不到3年,他们就离婚了。

关于离婚的原因,有人猜测,是两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合造成的。李克威虽然也是作家,但是他没有严歌苓那种对事业强烈的成名成家的欲望,而是相对偏随遇而安,尽管起点相似,但所追求的的东西却不同,这最终也导致了他们婚姻的破裂。

离婚后,严歌苓去了美国,李克威则去了澳大利亚。

严歌苓毫不掩饰的说, 前夫一家对她的人生给予了深刻的影响,包括她的写作事业。

第二段婚姻

1992年,在和李克威离婚三年后,严歌苓在旧金山嫁给了现任丈夫劳伦斯。

劳伦斯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美国外交官,他精通多国语言,甚至会说中国的东北话。严歌苓在一个女友的聚会上结实了劳伦斯,她深深的被这位高大帅气的美国青年所吸引。

因为严歌苓在退伍时是营长职务,而劳伦斯又刚好在沈阳当领事回国,两人的关系引起了美国FBI的关注,严歌苓不得不常去FBI驻芝加哥总部,跟他们汇报和劳伦斯的认识过程。美国外交部最后要求劳伦斯在自己的职务和严歌苓之间做出选择,而劳伦斯毫不犹豫的放弃了外交官职位选择了严歌苓,这段爱情也被传为佳话。

所幸由于美国政策松动,劳伦斯又重新做回了自己喜欢的外交官工作,并且被派去非洲任职。

多年海外旅居和在世界各地游历的生活让严歌苓的感情深沉、知识广博,并且艺术观念更加新颖。

领养孩子

严歌苓和劳伦斯两人的婚姻生活非常的幸福美满。但对于严歌苓来说,还有一种经历是她所渴望的,就是做母亲。但是,严重的失眠,使她不得不大量的服药,也因此三次放弃了为人母的机会。

后来他们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取名妍妍。

女儿的到来,改变了严歌苓的生活状态,她不再通宵达旦的写作,开始享受家庭并有节制的工作。她无论工作多忙,都希望晚上能早点回家在女儿睡前给她一个拥抱,她让女儿去学习芭蕾舞,期望女儿能塑造一个良好的体形和保持端庄的仪态。

她的生命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变得完整,母爱溢于言表。

~ 6 ~

关于写作

小时候

刚进文工团的时候,文工团的团支书问严歌苓,她的理想是什么?严歌苓如实回答:“我的理想是独舞和领舞。”虽然当时的标准答案应该是“共产主义”。不过,这个回答倒是符合严歌苓对自己的期许。

严歌苓四岁的时候,母亲带她到一个诗歌会上,小小年纪的她敏感地发现当一个著名诗人上场时,气氛一下就不一样了:每个人的笑都显得可怜巴巴,每个人明明在捧场,却都含着微量的敌意。

当时,她就想:“当一个大名人多么好啊。”在她成人后,写下这一段记忆时,丝毫不否认自己从小就醉心功名。或者这也是她多年来,能不断推出高质量新作品的原因。

创作基因爆发

严歌苓从小并没有想过自己要当作家,甚至受母亲的影响,想去跳舞。但是8年的舞蹈生涯抵不上前线战地记者生涯带给她的震撼。

她慢慢意识到仅仅用四肢远远不能表达她想表达的东西,她在战地医院的包扎所里,直面战士的生死,在弥漫血腥味的空气里,她了解到生命的完整、残缺、消失的过程,身体里,与生俱来的“创作基因”开始爆发。

婚姻洗礼

严歌苓的文学作品,与她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这其中也包含她在第一次婚姻里经历的那个家庭。公公李准的私生活的种种不堪对她心灵的冲击,在其作品中可见一斑。她看到的口是心非、表面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的社会现象深刻地浸透在她的生活之中,用文学的真诚去揭开这种虚伪的时代病症,慢慢成为她创作的内心动力之因。

写作特点

在严歌苓出国之前,她的作品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女性视角,抒发了对社会政治、历史的怀疑与批判;

在留学美国的初期,作品又增加了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的元素。

~ 7 ~

小七说

关于孝心

曾经我心里也有这样一个愿望,但是我还未能实现。一直以来,我以为这样一个想法都是自己的头脑发热、突发奇想,然而严歌苓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这样的思路的存在、和其合理性。做儿女的想为父母尽一份孝心的时候,是有人会想到要给父母买一套房子的。严歌苓做到了,1993年在李安购买了《少女小渔》的电影版权后,严歌苓开始做编剧,那一年她用自己所得到的3万美元为自己的母亲在南京买了一套房子。

而她更在经历了母亲的逝去以后,领悟到孝不是你想给父母什么,是她们需要什么。物质的满足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此之上,他们更需要的是关注和陪伴。就像《后来的我们》里面,林见清是赚钱了,在北京买了大房子,想接父亲去住,然而父亲并不觉得那是他的归宿。每个人都需要有尊严的活着,父母亲虽然老去,但是自尊心更胜年轻。如何更好的照顾父母,陪伴父母是80后、90后、00后更该去思考的问题。

严歌苓用亲身经历在提醒着我们,买房不是终点,父母需要的是你长久的陪伴。别在逝去时后悔,那时候已经无从弥补。

关于文学成就

严歌苓作为一个作家,她是幸运的,因为、有父亲、公公、前夫等等围绕在她身边的圈内人、成功人士的指导,让她的起点比普通人高了数倍。然而后天对文学的热爱、对“出人头地”这种成功的渴望,是最终让她有今日之成就的决定性因素。同样是出生书香门第,她的第一任丈夫李克威却成绩平平,拼与不拼,想不想要成功,决定了一个人奋斗的路可以走多远,走到什么样的高度。

原生家庭的影响力在严歌苓的身上,也体现了不容忽视的力量。就如基因,长在一个人的骨髓里,不轻易被改变一样。严歌苓母亲悲惨、倔强的一生,让她更加认清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界,要面临多少无奈和悲哀。也正是带着这样一种跟世界较劲,跟人生PK到底的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让她一次次的闯过难关,执着自己的追求,让她的内心更强大。

她说自己跟着丈夫劳伦斯游历世界各地,然而不能否认自己已是个边缘人的事实。但恰恰是因为她边缘人的身份,更让她能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看到的事实真相,更客观、更真实。她这样一个大胆、开放、敢想敢言的女性作家,在中国的文坛也是凤毛麟角。

文学作品的本质是书写人和人性的复杂,在她女性“弱者不弱”的价值观指引下,她的作品充分表达了人性和其复杂性。这些围绕女性的苦难展开的一个又一个故事,让她取得了无数荣誉及认可。尽管她说如果在作家和编剧之间做选择,她一定选择写小说,但是不可否认在当下这个年代,更多人通过电视、电影去接触文学,走进文学,并熟悉和认可她。期待严歌苓有更多的著作问世,更期待她的更多作品能被搬上大荧幕。


|严歌苓是谁?、严歌苓简介

     

严歌苓是谁? 严歌苓简介|
  • 演员李心敏去世终年67岁|
  • 演员李心敏去世终年67岁| | 演员李心敏去世终年67岁| ...

    严歌苓是谁? 严歌苓简介|
  • 爸爸60大寿涵义说说|
  • 爸爸60大寿涵义说说| | 爸爸60大寿涵义说说| ...

    严歌苓是谁? 严歌苓简介|
  • 木兰诗全文翻译,木兰诗的原文及翻译|
  • 木兰诗全文翻译,木兰诗的原文及翻译| | 木兰诗全文翻译,木兰诗的原文及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