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盐湖在哪里
中国最大的盐湖是察尔汗盐湖,号称盐湖之王,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南部格尔木市与都兰县境内。察尔汗盐湖又名察尔汗盐池,面积约5856平方千米,盐湖大部上覆坚硬盐壳,盐壳以下为盐层与晶间卤水,盐层最厚60米,储量530亿吨。
盐壳以下为盐层与晶间卤水,盐层最厚60米,储量530亿吨。青藏铁路穿行而过。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晶间卤水属氯化物型,有丰富的钾镁光卤石伴生,为中国最大钾镁盐液体矿床。钾盐的储量仅次于死海,居世界第二位。青海钾肥厂年产氯化钾将达100万吨。敦格公路横跨盐湖一段长约32千米,系用盐铺造,称万丈盐桥。青藏铁路也约有32千米长的路基筑在盐湖上,为世界铁路建筑史上所罕见。
中国最大死海在哪里
大英死海,1亿5千万年前,大英还是一个四周为大海所环绕的浅水潮坪,因距海水补给地较远,海水长期潮涨潮落沉积了大量的蒸发盐,水体浓度较高,成为台地成盐区。侏罗系和白垩系时期,经地球造山运动埋入地下,形成叹为观止的地下古盐湖地质奇观。这个巨大的盐湖深埋于地下。
“中国死海”位于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是四川旅游产业的又一大新亮点,是北纬30度上的又一神奇的景观,其海水(盐卤水)来源于3000公尺的地下,出口温度高达87摄氏度,含盐量超过了22%,以氯化盐为主,类似中东“死海”,人在水中可以轻松的漂浮不沉。
海水中富含钠、钾、钙、溴、碘等40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验证,对风湿关节炎、皮肤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具有显著的理疗作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人在死海中漂浮一小时,可以达到八个小时睡眠的功效。
中国最大的粮仓在哪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疫情或将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
“抢粮”风潮再现。
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传递出重要信号: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中国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武汉长江江段的铁板洲。在农耕时代,一些较稳定的江心洲会被开垦为农田、果园。摄影/柳斌
“绝对安全”的底气来自藏粮于地。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在土地富饶、气候适宜的地区大力耕作,甚至远赴边疆屯垦戍边,由此也演化出了诗人笔下“金池汤城,沃野千里”或“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之地,我国的“粮仓”由此而来。
走马中国大地上的粮仓,你会发现,我们真正实现了“五谷丰,仓廪实。”
全国大型优势商品粮基地区域布局图 供图/屈宝香江苏:鱼米之乡,天下粮仓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粮仓,必有江苏一席。
这片地区主要指太湖平原和苏北平原,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生长季节长;同时又具有悠久耕作历史,劳动力充裕,有精耕细作传统,农田基本建设有一定基础,水利、肥料等生产条件较好,因此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中国“鱼米之乡”之称。
太湖流域密集的水网造就了一个富庶的江南,也造就了一个中国粮仓。摄影/孙伟忠
这里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地区,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雨丰沛,伏旱酷热。在初夏,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上,南方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产生了锋面雨,江苏迎来了梅雨季节。潮湿闷热的梅雨是江苏人不那么愉快的记忆,却完美切合喜欢高温,高湿,短日照的水稻生长习性。
魏晋之际,永嘉南渡带来大量人口,江南迎来大开发。原本在北方种植的麦、粟作物,不能适应南方水田,水稻种植顺势而上,最终成为中国主要粮食之一,江南也由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粮仓”。
浩瀚的太湖流域孕育着美丽富庶的江南。摄影/殷正观
太湖平原拥有我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被周围180个多个小湖簇拥,在2.7万平方公里的流域范围内,河网交织,土壤肥沃,为“粮仓”的诞生打下基础 。
早在唐代,武则天就说过“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明朝初期,苏州全年交纳赋税281万石粮米,相当于明朝全部赋税的9.5%;2013年,太湖平原粮食生产量高达1586.16万吨,以不到全国0.4%的国土面积生产着占全国2.6%的粮食。自古至今,江南的富庶始终闻名天下。
苏北平原上,位于盐城大丰地区的农场遥感图。供图/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同处江苏的苏北平原则在粮仓之路上几度起落。
早在春秋战国及秦汉时代,苏北平原就以富庶闻名。这里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南宋以后,黄河南徙夺淮横贯江苏入海,苏北平原上连年洪涝,水系紊乱,明清之际已成巨大水患,里下河低洼地区成为了泄洪区,严重影响苏北平原的粮食生产。
建国以来,苏北平原上一直大兴水利以防河湖泛滥与海潮侵袭,进行稳产、高产农田建设,这些不懈的努力最终让苏北重新成为粮仓,今天,5.8万平方公里的苏北平原粮食总产量达到1735.01万吨,与太湖平原共同成就江苏无可动摇的“粮仓”地位。
江汉平原:两湖熟,天下足
江汉平原的“粮仓”地位,一言以蔽之:“两湖熟,天下足”。
奔腾浩荡的长江在中游和她最大的支流汉江汇合,蕴育了4.072万平方公里的江汉平原。无数的小湖泊星罗棋布,港汊纵横交错,河湖息息相通,沟渠密如蛛网。
沿江、滨湖的垸田形成了一道极富特色的地理景观。摄影/税晓洁
江汉平原在中国种植业的崛起与农业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个湖泊沼泽泛滥之地,先民不得不改进耕作方式,农民筑造挡水堤圩,将湖水分隔开,再在较浅一侧将水排出,得到可以种植水稻的耕地。通过不断的围湖造田,原有湖面逐步成为水田,被称为垸田。
明清时期,朝廷在湖南、湖北等地采取奖励垦荒、劝课农桑等措施,极大地刺激了粮食产量的增加,江汉平原上的围湖造田发展到了巅峰,“两湖熟,天下足”替代了“苏杭熟,天下足”,江汉平原一跃成为中国粮食主要供应基地。
水稻生产,与数亿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摄影/王宁
大量的湿地系统“河流—湖泊—沼泽,沼泽型水稻田—潜育型水稻田”支撑着这一粮食主产区。江汉平原2013年的产量达到2473.3万吨左右,河湖港汊之间,良田美畴,阡陌相连,尽是田园、鱼塘和莲池。
南太行:不可或缺的大粮仓
长江哺育了江南、江汉两大粮仓,黄河也不甘落后,南太行山前平原与河西走廊也在中国粮食生产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太行脚下,中原大地进入了麦收季节。摄影/王立力
太行脚下,黄河之滨,南太行山前平原躺卧在中原大地上。这是华北平原和山西高原的交接带,借助巨大地势反差,沁河、漳河、滹沱河、沙河、唐河、拒马河、永定河等河流,横切了太行山主脉,汇入黄河与海河这两大水系。众多河流加上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优越的灌溉条件孕育了南太行山前平原的“粮仓”底蕴。
漳河岸边,良好的灌溉条件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十分有利。供图/图虫创意
这里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条件较好,又处在北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四季分明,水热条件适宜。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域内的温县小麦亩产破千斤,成为黄河以北第一个亩产吨粮县,助力河南成为我国重要的小麦、水稻、玉米等粮棉生产基地。在河南出产的粮食中,小麦的分量最重,占到河南粮食产量的60%、中国小麦产量的1/4。
随着这几年小麦收割机的普遍使用,再加上原有的农业机械,农民的劳动强度明显减轻。从2000年起河南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全国1/10的粮食,每年还往省外调出100多亿公斤商品原粮和粮食制成品,不仅解决了河南省近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使河南省成为当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大粮仓。
河西走廊:撑起中国玉米制种“半壁江山”
如果没有到河西走廊走一趟,你可能永远无法想象这里竟然有着如此发达的制种业:这里生产的玉米种子,可以满足全国玉米用种需要的一半以上;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
在秋天收获的季节从河西走廊的田野上空向下看,到处可见一片片金黄的色块。摄影/脱兴福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种、粮分工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点,即现在农民不再自家留种,而是年年从种子公司(种子站)购买种子。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制种专家们将目光投向河西走廊,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
依托于祁连山的冰川,河西地区建成了发达的灌溉农业系统,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5%以上,可以充分满足玉米的需水要求,使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全年光照时间可达2550—3500小时,有利于喜光植物玉米生长。
祁连山山前平原开阔,一道道冰川融水留下的痕迹,如同一道道阳光射向远方。摄影/王琛
到了收获季节,河西走廊独特的光热条件对种子的干燥脱水更为有利:在玉米收获的10月份,以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为例,平均阴天仅为6.9天和3.4天;在玉米集中晾晒的10月份,张掖的降水量平均只有5毫米,干燥度达到了5左右,在这样的气候下,果穗在自然晾晒下就可以完成脱水干燥。
此外,因为海拔高,气温低,相对湿度小,不仅在玉米生长期各种病虫害都很少发生,在种子贮藏期间,也不会发生变质或出虫。
9月底到10月初,是河西走廊玉米种子集中晾晒的时期。摄影/陈冈
2013年,农业部认定张掖市及张掖市的临泽县、甘州区、高台县,武威市的古浪县和凉州区,酒泉市肃州区、金昌市永昌县1市7县区为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这片一般人心目中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地方,成了种子繁育的“黄金走廊”。
新疆:绿洲诞生的粮仓
当我们把眼光投到中国的西北角新疆,那连绵的戈壁,万里的黄沙,也会出现粮仓吗?答案是肯定的。
由天山冰川融水汇聚而来的辫状水系,是新疆绿洲农业的重要灌溉水源。摄影/李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各地,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新疆的灌溉农业虽然仅限于高山山麓的冲积平原上,但这里土质较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水灌溉,把荒漠变成了肥沃的绿洲,由此诞生了阿克苏冲积平原和玛纳斯灌溉区两大粮仓。
阿克苏是新疆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冰川不计其数,涉及面积达4000多平方公里,阿克苏河、多浪河、塔里木河三大水系,大小60多条泉流,众多的湖泊,以及储量丰富的地下水,为阿克苏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保障。总面积约5.47万平方公里的阿克苏冲积平原,2005年粮食总产量是127.2万吨,阿克苏大米更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绿色食品。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供图/图虫创意
玛纳斯灌溉区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附近共有6条大河,玛纳斯河与相邻的塔西河、宁家河、金沟河、大南沟河、八音沟河等下游灌区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了玛纳斯灌区。
新疆建设兵团在灌区内又大规模建设引水灌溉水利工程,在天然绿洲下游的戈壁荒漠区,开发了大片的人工绿洲,耕地面积从解放初期的156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4680平方公里;粮食产量从不足1.5万吨增加到39.17万吨,创造了“人进沙退,荒漠变粮仓”的奇迹。
东北:黑土地种出了中国最好吃的稻米
关于中国哪里的大米最好吃,东北大米可能是其中得到最大程度认可的一种。
我国东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生态条件,造就了这里粳米特有的优质食味。摄影/王宁
东北商品粮基地,包括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吉林中部平原及辽宁中部平原。这里人少地多,纬度较高,虽然热量条件不如南方,只能一年一熟,但上世纪50年代后,大量国营农场兴建,大幅提高当地粮食总产量,使得粮食商品率达到35.2%,每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占全国的1/5以上。而且东北的大米,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口感上先拔头筹。
松嫩平原上的这片土地仿如一首土地狂想曲:一望无际,辽阔悠远。摄影/汤富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兴宏曾说过:年均积温2800度以上,无霜期至少140天;灌浆期昼夜温差大于10度……这是优质粳稻生长的理想气候条件。恰好东北的优质产粮区松嫩平原,区域积温均有2600度/年,无霜期120—160天;每年8至9月间,昼夜温差超过13度,适宜进行水稻种植。
每年8月1日到31日,是东北水稻的灌浆期,光照条件对大米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日出到日落能见光的时间超过50%,且满足日间温度在23到25度之间,才能出产优质大米。在最重要的优质稻米出产区松花江流域,水稻生长期内,这里的日照时间为13—16小时/天,十分有利于水稻生长。
梅河口市稻米收割现场。流经梅河口市的辉发河,催生了著名的“梅河大米”。摄影/王宁
黑土,是上天赋予东北的宝贵馈赠。世界上只有我国东北、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拥有大面积的黑土。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使得黑土成为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
优越的条件相叠合,使得今天的农业专家将东北平原上北纬40到45度线的黑土地,视为出产优质粳稻的“黄金水稻带”,好吃的东北大米由此诞生。
海南南繁基地:培育金种子的土壤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地方,农业科研人员说它是“育种的天堂”,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普通人说它是“天然温室”。它就是海南的南繁基地。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被创造。
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温室大棚里,工作人员正在给玉米套袋。摄影/王宁
南繁,广义就是将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农作物拿到该线以南的地区进行繁育,中国只有海南岛是真正的热带气候地区,又以乐东、陵水、三亚等三个市县的沿海平原一带气候资源最为优越。
这里地处低纬度地区,北有五指山作屏障,受大陆冬季风的影响较弱,寒暑交替变化不大,气温稳定。作物的生长是受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对于喜温作物来讲,三亚一带优越的温度和光照资源成为中国冬季选育良种不可替代的地方。
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杂交玉米,60年代的杂交大豆、高粱,到70年代的杂交水稻,80年代的抗虫棉,再到90年代的哈密瓜,全国育成的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中,约有7000个是经过南繁培育的。南繁,加快了中国农业科研的研究进程。
海南优越的气候环境,吸引着大批科技工作者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从事农业育种研究。摄影/蒙传雄
2008年9月,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办的杂交水稻科技成果展示与拍卖会上,袁隆平的中稻品种“两优1128”经过8轮竞拍,最终以1180万元成交。这个比金子还要珍贵的杂交水稻品种是在海南三亚南繁选育出来的。在海南的土壤上,经过南繁的种子让全中国人过上了温饱生活。
五谷丰 仓廪实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饥饿便成为一柄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至今日仍未消除。粮食问题对于中国人而言更是沉痛至极,翻开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几乎每一页都能找到“饥荒”的字眼。
浙西南丘陵上的梯田,山上的水稻种植养育着当地居民。摄影/刘丽莉
人口数量众多的中国,任何时候都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因地制宜的耕种,从东至西、从北到南,打造出来一个个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日以继夜为这个庞大的国家提供粮食。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小麦和稻谷库存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
历经千年,我们终于在这个时代真正做到了“五谷丰,仓廪实”。
丰收带来了这片土地上平静而富足的生活。摄影/葛克平
参考资料
·思远 于石.《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 2018.04《哪个粮仓是“天府”》.
·高照清.《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 2018.04《南繁基地 培育金种子的土壤》.
·李鸣生.《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 2018.04《袁隆平 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
·李鸣生.《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 2018.04《李振声 麦地里的守望者》.
·刘慧 肖明.《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 2018.04《河西走廊 撑起了中国玉米制种的“半壁江山”》.
·任林举.《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 2018.04《北纬40与45度之间 拉林河流出了中国最好吃的稻米》.
- END -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中国最大的盐湖在哪里
中国最大死海在哪里 中国最大的盐湖在哪里 中国最大的粮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