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歌唱祖国》创作背景是什么|

《歌唱祖国》创作背景是什么

歌曲创作于1950年9月,适逢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王莘脑海里反复酝酿,《歌唱祖国》是在回津的列车上一气呵成。

《歌唱祖国》创作背景是什么|

1950年9月15日,王莘从天津到北京去购买乐器。返程路过天安门时被金色晚霞笼罩的天安门广场吸引,抬头看,一面鲜红的国旗在霞光中高高飘扬,令人心潮澎湃,32岁的王莘灵感突现前面四句歌词脱口而出。王莘登上返津的火车,思绪如飞,边唱边写边打拍子,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倾泻出来。回到家时,王莘与妻子王慧芬同声哼唱,王莘连夜一气呵成地写完第三段歌词。

这首歌曲因其明快雄壮的韵律而广为传唱,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素有“第二国歌”之誉。

1951年9月,《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的歌词,继而中央乐团在中央电台播放了《歌唱祖国》大合唱,从此这首歌流传到国内外。

1951年10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见到王莘谈到《歌唱祖国》时说:“这首歌好”,并特地送给王莘一套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为其签字留念。从此《歌唱祖国》就成为新中国历代人奋进的合唱歌曲。

《金缕衣》创作背景是什么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

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切的。

原文: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自嘲》创作背景是什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在北京时,曾被北洋军阀政府免职通缉,受到一些文人的攻击和陷害。三十年代初期鲁迅在上海,又遭受当时国民党统治者的种种威胁和迫害。当时国民党统治者一面禁止书报,封闭书店,颁布恶出版法,通缉著作家,一面将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处以死刑。作者鲁迅的处境十分险恶。

据《鲁迅日记》记载,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郁达夫同王映霞于聚丰园宴请作者鲁迅,鲁迅结合7日前的谈话有感而作,当时同席的还有柳亚子夫妇。

原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6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歌唱祖国》创作背景是什么

  

《歌唱祖国》创作背景是什么|
  • 《冲动的惩罚》创作背景是什么|
  • 《冲动的惩罚》创作背景是什么| | 《冲动的惩罚》创作背景是什么| ...

    《歌唱祖国》创作背景是什么|
  • 《瓦尔登湖》创作背景是什么|
  • 《瓦尔登湖》创作背景是什么| | 《瓦尔登湖》创作背景是什么| ...

    《歌唱祖国》创作背景是什么|
  • 《唐吉诃德》创作背景是什么|
  • 《唐吉诃德》创作背景是什么| | 《唐吉诃德》创作背景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