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的那些文学作品 我们的语文有 问题 其
上一篇我们说到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我们去要看别人是怎么写的,为我们以后打基础。文章也有不同的类型,那么自然也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议论文要看作者是如何推论的,记叙文是看作者如何描绘事件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也都是写这两类的。然而除了表达观点,叙述时间的普通文,语文课本中还有一类特殊的文章——文学作品。
语文的“文”指的是笔下写的叫做文,而不是单指文学作品。
我相信不少人应该和我一样,小时候看淘气包马小跳,看到马小跳捉弄女同学会感到气愤,读唐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起自己浪费食物会感到内疚,长大后听到“一条大河破浪宽”的旋律会心潮澎湃……这说明我们都有共情能力,而这同时也是文艺鉴赏水平的基础。
然而文艺鉴赏不止于此,我们被感动落泪,被伤心难过这是出于被动的地位。我们语文课还要继续深挖下去,变被动为主动,看看是什么在感动我们,为什么感动了我们,如果变了说法还会不会感动我们。
我们常常评价说这首诗写得好极了,那篇文章写得不行,这不是读文学的态度。我们要说出好好在哪里,坏又坏在哪里,这样,从好的得到的感动自然更见深切,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也会察觉出来,不至于照单全收。
文学作品不同于普通文。作者一定是先对人生有所感悟,想把这些所见所想写出来,不做分析,不作记载。他要选择最恰当的文字来贴合他的心情,让落在纸上的文字正正好好表达出他的所见所感。这里我想引用叶圣陶分析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来说明。
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或者再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假使起了风,烟不就曲折了吗?落日固然是圆的,难道朝阳就不圆吗?这样地提问,似乎是在研究,在考察,可是也领会不到这两句诗的意思。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如此体会起来是不是感觉理解更上一层了?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要想通过这道桥,使用我们的想象力是必须的。作者用的是最贴合自己心情的文字,而不是最平铺直叙的文字,这意味着作者的用词是有弦外之意,言外之意的,必须驱赶我们的想象力才能领会到。如果只是单纯的停留在文字上,就只能欣赏到一半,也有可能一半都欣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关重要的一部分。
也许有同学会想到碰见感觉有意思的字或词去查字典不就行了吗。查字典自然是个好办法,但是不能全靠查字典,因为字典的解释逃不出“对照”和“说明”。从意义上、情味上说,原字原辞和字典辞典的解释必然多少有点距离。
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随时留意,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张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
正如夏丏尊所说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语文课上的那些文学作品、我们的语文有、问题、其
大漠 山寺 我们的语文有 文学 艺术 落日 语文课上的那些文学作品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