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三国时期魏国皇帝:曹操;三国时期汉朝皇帝:刘备;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三足鼎立,汉语成语,意思是象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三方对立。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哪三国

三国中的三国是:曹魏、蜀汉、孙吴。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立国号“魏”,史称曹魏,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为“吴”,史称东吴。

三国哪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

266年2月8日,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

关于三国的书有《三国志》《三国演义》等,其中《三国演义》还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究竟是哪三国? 三国是哪三国

关于古代历史,恐怕没有比三国更有群众基础了。受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有着特殊的感情,甚至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既然三国历史和人物故事广为人知,那么我们所说的“三国”是哪三个国家呢?

想必很多人会脱口而出“魏蜀吴”。无论在三国题材的影视剧,还是在浩如烟海的文史研究著作中,都有“魏蜀吴”的影子。如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带有“魏”、“蜀”、“吴”字样的旗帜满天飞。

“魏蜀吴”对我们的影响真是太深。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我们知道,凡是名字都有自称、他称以及后世之称的说法。一国国名更是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各自是怎么自称的。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在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东汉末年,曹操受封魏公,其治所为魏郡所在地的邺,故曹丕为新朝取名为“魏”;刘备为中山王刘胜后裔,自称是汉室的延续,为了表示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孙权是吴郡人,他的父亲孙坚为东汉末年诸侯,兄长孙策为东汉“吴侯”,“吴”国也是有据可依。

大家知道,凡新朝初立,必定正朔,理国朝之渊源。国号最能代表一国对自身的认定。毫无疑问,各国在自称时都会用国号。

国号是自我认定的官方称呼,在他国眼里未必就是这个样子。例如,刘备自称“汉”,曹丕和孙权就不会认可。毕竟曹操的“魏公”、孙策的“吴侯”都是东汉皇帝封的,况且最后汉献帝还禅让了,承认刘备是汉的延续,岂不是自我称臣?所以,在文献资料中各国的互称也是比较杂乱的。

《三国志》载,孙权称帝,卫尉陈震庆权践位,造为盟曰:“今日灭曹,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复谁任?”“《尚书》有告誓之文,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江表传》载,权云:“近得玄德书,已深引咎,求复旧好。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也。”

当然,这是官方称呼,私下里承不承认是另一个问题。毕竟,蜀和吴有时候称魏为贼。如诸葛亮在《出师表》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后世之称呢?

从方位上讲,吴国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后世称东吴;蜀国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 蜀地,故称蜀汉;魏国在占据中原地区,仍然称为魏。

当然,在学界为了区分对待,后世史家称“魏”为“曹魏”,甚至为区别“后魏”,也称“前魏”或者“先魏”;称东吴为“孙吴”;称“蜀”“蜀汉”或“刘蜀” 如《三国志》就以《蜀书》的名义记述刘备的“汉”。后世之说,显然不能搬用到三国当世当时使用,毕竟“曹魏”、“孙吴”、“蜀汉”都具有地方割据性质。所以,我们现在习惯所称“魏蜀吴”严格来讲是不确切的。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 华佗是怎么死的|
  • 华佗是怎么死的| | 华佗是怎么死的| ...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 诸葛亮现实中与在三国中的区别|
  • 诸葛亮现实中与在三国中的区别| | 诸葛亮现实中与在三国中的区别| ...

    三足鼎立是哪三国|
  • 求三国网游类小说领主建设类网游|
  • 求三国网游类小说领主建设类网游| | 求三国网游类小说领主建设类网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