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百橹轻摇帆影,三江汇注嘉州。水势山形朝大佛,南北东西引客游。乐山大佛是大自然的慷慨赠与,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令人陶醉的无限风光。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因《神秘的大佛》而神往乐山】

早年知道乐山,缘于文史泰斗郭沫若。郭老是乐山沙湾镇人,原名郭开贞,因为乐山有沫水(青衣江)、若水(大渡河)流经,故更名沫若。从此乐山在我心中便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刘晓庆、葛存壮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风靡一时,乐山大佛更令人神往了。彼时到千里之外去旅游还是十分奢侈的事,此次赴川,乐山、峨嵋山自然安排在日程中了。

【乐山传说:苏东坡教龙宫太子换得乐山城一座】

乐山古名海棠香国,又名嘉定府或嘉州,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凌云山、乌尤山二山竞秀的地方。《论语、雍也》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之说,不知此乐山与彼乐山是否有什么关联。传说乐山城址原来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汪洋。一天,苏东坡到了凌云山,江中的龙王慕名而来,请求苏东坡教龙王三太子做文章。苏东坡借机提出一个条件,要龙王借出一片菜地,龙王只好答应,但要求在早晨五更之前归还。于是,在凌云山对面的万顷波涛中刹时涌出一片陆地,人们就在这块地上建起了乐山城。为了不让龙王收回,人们相约从此不打五更。神话自然飘渺虚无,但远眺乐山城,只见阔水绕城廓,淼淼复茫茫,迷蒙中的乐山笼罩在轻烟薄雾之中,分不清哪是水上,哪是水下,就象浮在水面上的琼瑶仙境,不知隐藏了多少神秘和奥妙。

【三江汇流入大海九峰争秀志凌云】

巴蜀多奇才,文章奎秀数不胜数。唐之李白,宋之三苏,当代之巴金、郭老,均各领风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彩之俊逸得之山水之奇丽乎?过往的文人墨客也无不赞叹乐山如诗如画的山水,都曾留下了赞美的诗章。苏东坡在《送张嘉州》一诗中写道: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愿长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陆游有江山壮丽诗无敌句。宋代邵博更有精辟之论: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郭老在1907年离开沙湾返回嘉定府中学堂的途中,也曾写下《夜泊嘉州》一诗:乘风剪浪下嘉州,暮鼓声声出雉楼。隐约云旗峨岭暗,浮沉玉影沫江流。两三渔火疑星落,千百帆樯戴月收。借此扁舟宜载酒,明朝当作凌云游。张爱萍将军在1982年游览乐山时曾题写一联描写乐山山水:三江汇流入大海,九峰争秀志凌云,足见乐山山水之胜。

凌云山,旧名青衣山,早在隋唐时代就是著名的风景区和佛教胜地。山并不高,最高峰也不过平地拔起140米。但峰峦错落,林木葱茏,9个山峰如盛开的花朵,又象婷婷玉立的妙龄女郎,在朝霞映照下,显得艳丽多姿,光彩照人。山前就是创建于唐代几经兴废的著名佛寺凌云寺,雄殿危楼,气势宏伟,真乃凌云之上,超越尘世,佛之境地。山门左边,依崖凿成一尊大肚罗汉,身高九尺。二手抚膝,笑容可掬,袒腹上脐深约三寸,善男信女们经常摩挲它祈求福泽。其造型依五代梁朝高僧布袋和尚。身旁有三副对联,其一曰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诙谐中饱含哲理,恬淡中深藏玄机。

乌尤山与凌云寺毗邻,两山隔一水,一座吊桥把两山合成一个完整的风景区。站立山巅俯视三江,水色不一,空阔廖远,看大江东去,胸中陡起万丈豪情。而耸立在灵宝峰上的那座唐塔,则象一把利剑直指蓝天,象是在护卫栖鸾峰下的大佛。

【乐山大佛一座山世界最大弥勒佛】

著名的乐山大佛就凿刻在凌云寺前不远的山崖上。佛之大虽是意料之中,猛然看到大佛时还是被震撼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背靠山崖,面临三江,慈眉善目,沉静安详,双手抚膝,正襟危坐,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佛像高71米,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高出三倍,比炮火毁后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还要高出18米,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凭栏看佛,大佛头顶与山齐平,头高14.7米,面宽10米。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耳朵长7米,耳孔里可以钻进两个人。沿悬崖边上的陡直栈道,随人潮踉跄前行,下到大佛的脚边。大佛脚背宽达8.5米,上面可以围坐100多人。有人在抱佛脚,有人三叩九拜在大佛脚下,但大佛阅尽人间沧桑,惯听潮起潮落,无论这些如蝼蚁一般渺小的人类在这儿如何折腾,依然不为所动,抑或有所启示,恐怕也只能在心中念一声阿弥陀佛,回头是岸!而粗俗的人们却仍不知乡关何处,彼岸到底在何处。从正面仰望大佛,除了惊叹还是惊叹。20世纪中叶,著名诗人戈壁舟曾写下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的诗句。看这个庞然大物,鬼斧神工,内心充满对神力的顶礼膜拜,对自然的敬畏。佛是一座山,一点不假,在他面前,你感叹的是人的渺小,岁月的短暂,又感叹人的力量、智慧和胆略,还有就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永恒与腐朽的抗争。

乐山大佛不仅大得惊人,其细腻精巧的雕刻技艺也堪称一绝。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我们在栈道左盘右旋、高低上下,瞻仰大佛和两边岩洞里的雕刻,残存的精美,依稀可辨。穿过隧道走回到山顶尽头处却有一处瀑布水景等待着大家,江风袭来,清爽可人。在这小坐品茶看景,颇有悠然见南山的意味。

传说当年这三江汇流之处水势异常凶险,来往舟船经常惨遭舟毁人亡之祸。为祈求佛祖镇压兴妖作怪的孽龙,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八方游募,始凿大佛,祈求神灵护佑,万民安生。取三世弥勒未来佛像,端坐姿,寓意未来光明,四平八稳。前赴后继历90年始成,历尽苍桑战火,迄今已一千二百余年,依然挺立。佛法无边,由此可见。相传佛像动工后,郡吏向海通和尚勒索钱财,海通断然拒绝:自目可剐,佛财难得,遂自抉双目,以盘承之,郡吏为之震惊而坠江身亡。后人为了纪念海通和尚,在海师洞内重塑了海通手捧双目的座像。

据说在乐山大佛外围由几座山体组成一尊长达4000余米的巨型卧佛,我们登高远望,果见一尊巨型大佛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仰卧在青衣江上。头、身、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组成,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佛首乌尤山上,奇石、翠竹、山径、亭阁、寺庙,象是巨佛的发髻、睫毛、鼻梁、双唇和下颚;佛身凌云山上,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广的胸、浑圆的腰和健美的腿;龟城山的一部分是脚板翘起的佛足。山因佛而增色,佛因山而更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的智慧结合得如此巧妙完美,令人叹为观止。看过古人再看今人,乐山路边连果皮箱的设计都很有个性,或跪而仰视,似与游人交谈;或似贪玩调皮的老者;或为酣态十足的浪人;或为坐而抚物、慈眉善目的小僧!充满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在人们不经意处的这一招一式,足以看出创意者的高妙之处!

【沧海桑田真如常在】

传说乐山大佛于1962年自然灾害期间,1976年毛、朱、周三领袖逝世和唐山大地震期间,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申奥成功期间,曾多次神秘显灵。此一说虽为无稽之谈,但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宗旨是一致的。

后有东坡楼,因行程匆匆,没有去。还有沫若堂,这个被鲁迅称为才子加流氓的文人,虽精通文史甲骨,但文革中没了骨头,有人称中国文人的悲哀,不看也罢。就此拜别了仰慕已久的乐山大佛,不舍地回望,大佛仍脚踏巨澜,头顶蓝天,眼眺旷原,于乱云飞渡之中,纳天地之宏伟,扬佛法之庄严,从容护佑众生。千百年来,它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哦,大佛,你已在此端坐千年,你还将守候多少个千年?

探寻乐山大佛肚子里的秘密

新华网成都6月7日电(记者苑坚、白洁)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从8日开始将接受为期一周的体检。管理部门称,除了为大佛体检,还希望通过先进科技手段找到隐藏在乐山大佛内部的千年秘密。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主任陈波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给乐山大佛体检项目的名称为乐山大佛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检测将从6月8日持续至14日。

陈波说:上千年来,乐山大佛饱经风霜,大佛佛体虽然历经多次维修和治理,但如何保护乐山大佛一直是一个难题。乐山大佛在红砂岩上依山雕琢而成,而红砂岩属于易风化岩石。所以大佛佛体内部构造是否有变化,根本无法根据表面特征判断。

为确诊大佛内部构造和风化特征,用地质雷达检测是非常必要的。陈波说,在对佛体进行检测工作时,必须在不损伤大佛的前提下进行,一般的检测程序多少都会对大佛本身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我们首次采用了地质雷达。这次检测所提供的资料将为乐山大佛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据介绍,乐山大佛这次体检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先进且成熟的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仪器采用由瑞典进口的地质雷达。这也是该种地质雷达首次在中国运用于大型石制文物。

陈波表示:由于乐山大佛表面结构比较复杂,多为曲面,而地质雷达需要接触到物体表面才能准确地进行测量,这给我们的检测工作造成了一定难度。不过我们的文物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经过会诊,已为大佛量身定做了体检方案。我们会在绝对保证大佛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检测。

陈波还透露,用地质雷达检测乐山大佛,还有可能发现乐山大佛内部一些千百年来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

通高71米的乐山大佛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的石刻弥勒佛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1996年与峨眉山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乐山大佛的传说水怪

民间关于乐山大佛的传说有很多,但都离不开水怪。相传,当初修建乐山大佛主要是为了镇压江中的水怪。乐山大佛的传说故事:在很早前,有很多船只在这里被莫名而来的巨浪而吞噬,高僧为了镇压江中水怪而修建大佛。

乐山大佛的传说水怪故事

乐山大佛位于我国四川,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相传当时开凿乐山大佛并不是为给人观赏,而是为了降服水妖。乐山大佛的传说在唐代初期,有一位高僧住在如今的凌云山上,这位高僧经常在山上看见过往的大船被巨浪给吞没,因此他猜测水下有水怪!于是才决定修建这座佛像,来镇压水下的水怪。相传,乐山大佛2017闭眼事件也非常的诡异。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的传说故事: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一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

乐山大佛的传说水怪非常的厉害,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刻佛像的事。这两个石匠一个叫石诚,一个叫石虚。老和尚对他们说:我准备在这凌云山岩上刻造佛像,请你们来商议商议。石虚一听要在岩石上刻石像,心里很高兴。

他想,这凌云山十分秀丽,凌云亭非常宏伟,每年来这儿朝山拜佛的人很多,我若在山岩上刻出许多各式各样造型的佛像来,我的本事岂不就一下传扬开来!以后请我刻像的人就会愈来愈多了。想到这里,他就说: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镇住。这时,老和尚见石诚在旁边一言不发,就问他:石诚师傅,你觉得如何?石诚不慌不忙地说:我看就刻一尊像这山岩一样高大的佛像吧。

乐山大佛的故事

石虚一听忙摇头说:山岩这样高,石头这样硬,你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石诚说:这岩石硬就能经受风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镇住三江妖魔。老和尚见二人争持不下,就说: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干脆一个刻大佛,一个刻千佛吧。石虚的千尊佛两年后刻完了,而石诚的大佛连一只脚也没有刻完。石虚讥讽的说:我两年刻了千尊佛,你两年还没刻完大佛的一只脚。石诚毫不气馁的说:你千尊佛,万尊佛,抵不上我大佛的一只脚。说完又继续雕琢起来。

老和尚化缘回来还请了许多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让他们和石诚一起雕琢大佛,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老和尚请人雕琢大佛镇压三江水怪,也纷纷赶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一时之间,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

乐山大佛的传说水怪住在岩下深潭里,每天被岩上的石块打得胆战心惊,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们从岩上卷到水里淹死。石工们眼看怪物涌起水来,就纷纷拣起岩上的石块向它打去。岩石像冰雹一样,不一会儿,就把水怪埋葬在乱石堆里。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而大佛的样子也一天天显露出来。

后来,老和尚生病快要死了,但大佛还没有完工。他把几个弟子和石工们叫到床前:我可能看不到大佛完工了。我死以后,你们一定要继续造大佛。说完,他就咽气了。老和尚死后,他的徒弟就领着大家继续建造大佛。不久,石诚也死了,他的徒弟们仍旧在雕琢大佛。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经过了90年,大佛终于建成了,乐山大佛的传说水怪再也没有伤害过过往船只。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 揭"幽灵"手机之谜|
  • 揭"幽灵"手机之谜| | 揭"幽灵"手机之谜| ...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 山西绵山一神秘古寺 绵山正果寺|
  • 山西绵山一神秘古寺 绵山正果寺| | 山西绵山一神秘古寺 绵山正果寺| ...

    乐山大佛的来历传说|
  • 长白山天池水怪抓住了|
  • 长白山天池水怪抓住了| | 长白山天池水怪抓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