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的名言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秋,残秋,黄昏,黄昏后,风起,灯红,人别离。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最美的黄昏后,是最黑的夜;最欢愉的背后,是最无望的虚空。
夕阳西下的意思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高超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马致远自幼接受儒家教育,饱读诗书,勤学六艺,遵循礼乐,对古琴艺术情有独钟,儒家礼乐思想在其前期音乐生活中起主要作用。中年后,随着自身政治生涯的改变,马致远的音乐思想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其时,马致远专门从事杂剧与散曲创作,无论是抒怀叹世散曲,还是神仙道化杂剧,都流露出明显的道家归隐思想。
马致远却认识到:音乐本身并不是导致亡国的祸端,而是因为皇帝沉迷于音乐,不理朝政,才会耽误政事,导致国家灭亡。即封建王朝的兴亡主要决定于人事,而不是音乐本身。
形容夕阳西下的美景
过了几分钟,太阳变红了,脸蛋像是涂了淡红的胭脂,轻轻的。啊,太阳也这么爱美!
伴着夕阳渐渐西沉,橘红色的光映红了一切,那黄色的锦鸡儿花,在此刻也变幻着晚霞的流光异彩。那光如此温暖地射入我的心田,令我不禁痴迷于其中。
黄昏,天际挂夕阳。凤凰展翅般的云彩还托着那一轮即将落暮的残阳。虽然郊外荒凉,但仍不是我梦中清静的地方。
夕阳转到西边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么耀眼了。它是那么大,那么红,那么圆,挂在树的顶端。你望着它,会霎时生出无穷的幻想,无穷的希望,无穷的勇气。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射向那点琐碎的乌云上,如同灰姑娘穿上了漂亮的水晶鞋,整片天空霎时明亮了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一块块火烧云层次分明,颜色由西向东逐渐变淡。那些支离破碎的云朵似乎是地图中几个被涂上鲜艳颜色的岛屿,又好像在蔚蓝的大海上金色或红色的浪花在翻滚跳跃,又好像少女金色卷发,飘逸高贵,让人啧啧称奇。
我喜欢落日,因为它像极了我喜欢你的心,就算会一点一点沉下去,明天照样会升起。
霞光的范围慢慢缩小,彩霞一片又一片的在我眼前显现。它们争先恐后地向太阳跑去。只可惜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呀!颜色也逐渐变浅了,紫红变成了深红,深红变成了粉红,又由粉红变成了淡红,最后终于消失了。
时光悄悄地溜去了,太阳则越发的红,悬挂在房顶与天的边缘间。一会儿,夕阳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只是红彤彤的一个圆球,像一个光焰柔和的大灯笼。
这时,夕阳已接近西山。西边的天空一片通红,把青山的轮廓清清楚楚地勾画出来。夕阳映在水库的水面上,金光闪闪,好像这水库是由无数的碎金填成的,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在夕阳的映照下,火红的晚霞,黝黑的山峦,银色的水面……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我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风清云淡,野百合散开在黄昏的山巅,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
|夕阳西下的名言
夕阳西下的名言 夕阳西下的意思 形容夕阳西下的美景 马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