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与诗圣新解
诗圣:
圣除为开创的意思,后引申为行业开创者或者某种标准引领者的意思,比如孔圣人为道德标准的引领者,医圣、药圣、画圣等引申为行业开创者。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非常写实地阐述豪门的奢靡与民间的疾苦,互相映射下体现世态炎凉。所以诗圣应该是指杜甫为现实主义诗篇的开创者。
杜甫被誉为诗圣的原因之一是其爱国爱民之情。《升庵诗话》中写道“杜甫圣于诗”,表明杜甫的诗歌具有跨越时代性,能够对人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相比诗仙李白的浪漫雄阔,杜甫的诗更聚焦于现实中的社会现象。杜甫通过精准的刻画、高度的凝练将现实升华为普世问题,不仅表现了时代悲怆也深刻表达了人类内心同情弱者、热爱祖国的热忱。杜甫的诗主要分为三种情景:热爱祖国、人民疾苦和阶级对立。
热爱祖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春”国家破败不堪,国将不国,城中野草遍布,一派亡国之景。“白发搔更短”满头遍布稀疏的白发,内心忧国忧民。“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听闻国家未能安定,内心悲怆之情溢于言表;人民疾苦和阶级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现人们饥寒交迫,冬天连柴火都烧不起,冻死于街头。与之相对的却是,统治阶级挥霍无度,不知民间疾苦。极为讽刺的就像那位晋惠帝司马衷“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一样。
杜甫誉为诗圣的原因之二是其不断继承与丰富“奉儒守官”的儒家思想。杜甫有着强烈的出世意愿,一直以孔圣人为道德标尺,尊重礼教儒学、贵气节、重德行。“致君姚舜也,再使民风淳”可见杜甫积极的出世态度与重气节、守礼教的态度。
如上所述,杜甫在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为:穷,也要仗义疏言,为苍生立命;儒家倡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也是危机到来,文人们避难,逃避责任的借口。杜甫为了祖国,勇于站出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甘心为了人民牺牲自己。所以杜甫为人是圣人君子,作诗展现爱国爱民,因而得此诗圣之名。
诗仙:
李白深处唐朝唐玄宗时期,因为唐玄宗对炼丹术士较为痴迷,所以此时官方和民间对道教颇受推崇。因为李白对隐居得道,羽化成仙颇感兴趣,所以被称为诗仙。
李白所处的年代,道士是一条仕途捷径。李白长期游历、休隐是为了更好的进入仕途。李白应诏入京做翰林时,写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高兴的出门去,我怎么可能是一个长期隐居的人,表达出李白致仕的强烈意图。然而,李白在仕途上并没有得到重要,郁郁不得志的李白索性辞掉官职,开始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综上所述:李白被称为诗仙与当时皇帝推崇道教也很大关系,李白寻道追仙,加之性格狂放不羁,才铸就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诗篇,因而也成就了中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
诗仙、诗圣分别是谁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陆游是诗圣还是诗仙
陆游是诗圣。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杜甫合称诗圣。陆游是越州山阴人。他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诗仙与诗圣新解
克什克腾旗 山寺 李白 杜甫 诗仙 诗仙与诗圣新解 诗圣分别 陆游是诗圣还是诗仙 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