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1.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证券,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2. 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公立和私立两类。

3. 我国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

(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4. 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具体包含社会发展层面的基础性、个体发展层面的基础性、课程内容层面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5.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

(3)教学工作管理;

(4)总务工作管理。

6. 学校管理的常用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法规管理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5)数理统计方法。

7.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

8.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 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② 教育的历史性

教育的历史性表现在,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③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虽然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9. 简述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0.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劳动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教育没有从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分化出来,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中进行的;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由于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方法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11. 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段性依然存在。在近代西方国家,教育的世俗化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宗教教育和阶级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12.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目前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发展学前教育,实施早期教育、超常教育和英才教育;

(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目前,加拿大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13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年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13.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14.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5.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6.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7.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18.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19. 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

(2)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0. 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

(3)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21. 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条件,但不决定人的发展;

(3)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2.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切勿搞“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因此教育要遵循长善救失原则;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此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

23. 简述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4.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25. 简述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和统帅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基础作用;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起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26. 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7. 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28.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9.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可以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30. 简述促进教师成长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31. 感觉的基本规律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联觉效应;

(4)感觉后效。

32. 简述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恒常性。

3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指发散思维的量,单位时间内发散思维量越多,流畅性越好;

(2)变通性,指思维在发散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变化和灵活;

(3)独创性,指思维发散的新颖、新奇、独特的程度。

34.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35. 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36. 简述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

(4)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37.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38.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01.区别

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从表现形式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具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深沉。

02.联系

情绪是感情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是在大量的情绪体验的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

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也依赖于情感的变化。情绪受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

39. 意志的基本特征

(1)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3)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40. 简述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坚持性;

(4)意志的自制性。

4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2. 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43. 简述气质的类型

0.1胆汁质,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表里如刚强,但暴躁易怒、脾气急、易感情用事、好冲动;

02.多血质,表现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

03.粘液质,表现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自制力强、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04.抑郁质,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钝、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44. 简述印象形成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1)社会刻板效应;

(2)晕轮效应;

(3)首因效应;

(4)近因效应;

(5)投射效应。

45. 简述课程的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布鲁纳等;

(2)社会中心课程论,又称学生中心主义课程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等;

(3)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有布拉梅尔德等。

46. 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01.课程计划,是根究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02.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03.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

47. 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1)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的发展要与学生个体发展交织在一起;

(4)科学文化知识是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

48. 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等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2)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生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49.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

(6)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50. 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检索;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订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

(7)撰写成文。

51.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教育实验法;

(4)教育行动研究;

(5)教育叙事研究;

(6)个案法。

52. 文献检索的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53.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延迟模仿。

(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不可逆。

(3)具体运算阶段(7-112岁)守恒、去中心、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12-15岁)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54.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主体感对内疚感(3-6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3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30-60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感(成年晚期60岁以后),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55. 简述学习过程的几个阶段

(1)理解阶段;

(2)保持阶段;

(3)迁移和运用阶段。

56. 简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7.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

(5)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8.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意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59.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知;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60. 简述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皮亚杰认为儿童在5岁以前还是“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5-8岁),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3)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已不把准则堪称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4)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罚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61. 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分别是: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62.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63. 良好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64.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65. 德育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6)因材施教的原则;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8)发挥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66. 小学德育的途径

(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2)课外和校外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

(4)团体活动与集会活动;

(5)班主任工作。

67. 简述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指导实践法;

(4)情感陶冶法;

(5)品德评价法。

68. 简述美育的功能

(1)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

(2)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

(3)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价值;

(4)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学的价值。

69. 简述美育的实施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4)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

70. 简述美育的实施途径

(1)教师指导法;

(2)欣赏法;

(3)活动法和实践法。

71. 简述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72. 简述心理辅导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肯定性训练;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有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团体辅导的方法。

73. 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1)家访;

(2)班级家长会;

(3)家长学校;

(4)家长沙龙;

(5)家长委员会。

74. 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75. 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力的领导集体;

(3)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76. 简述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原则;

(5)冷处理原则。

77. 简述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78. 简述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者;

(2)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管理者;

(3)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班级普通的一员。

79.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责任意识与移情能力;

(2)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

(3)团队意识与领导能力。

80.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81. 简述课外活动对学生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地及时获得各种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5)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82. 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

(1)性质的自愿性和选择性;

(2)内容的伸缩性和灵活性;

(3)形式的多样性;

(4)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5)活动方法的实践性;

(6)活动评价的综合性。

83. 简述教学目标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84. 简述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85. 教学的基本任务

(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它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86. 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2)认识方式的简洁性与高效性;

(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

(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87. 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间接性)

①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 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

①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② 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互动性)

①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②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④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①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 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③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防止两种倾向。

88. 简述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89. 简述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5)演示法;

(6)参观法;

(7)练习法;

(8)实验法。

90. 简述怎样上好一堂课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91. 简述班级授课制基本特点

(1)在教学人员的安排上,以“班”为基本的活动单位;

(2)在教学活动程序安排上,以“课”为组织单位;

(3)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以“课时”为基本单位。

92.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93. 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1)重视课堂管理本身的教育功能;

(2)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4)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94. 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95. 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

(1)激发功能:唤起、引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2)定向功能: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3)维持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

96.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惩;

(7)有效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97. 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3)知识经验的概况水平;

(4)定势作用;

(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98. 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外援资源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心境(努力)管理策略。

99. 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反馈功能;

(3)导向功能;

(4)检验功能。

100. 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分为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

(4)根据评价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101. 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内容

(1)反思教学理念;

(2)反思教学过程;

(3)反思教学得失;

(4)反思教学再设计。

102.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自我提问法;

(3)教学诊断法;

(4)比较法;

(5)阅读新知法。

103. 简述现代教学观的基本内容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知识。

104. 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05.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06.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八个范畴,分别是:

(1)言语智力;

(2)逻辑-数学智力;

(3)空间智力;

(4)音乐智力;

(5)动觉智力;

(6)自省智力;

(7)交往智力;

(8)自然智力。

107. 简述课堂导入的方法

(1)直接导入;

(2)直观导入;

(3)情景导入;

(4)提问导入;

(5)复习导入;

(6)悬念导入;

(7)故事导入;

(8)游戏导入。

10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汇总上 教育学

01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考点一:教育的含义

(1) 广义: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

(2) 狭义:指学校教育。

考点二:教育的属性

1. 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 社会属性

(1) 永恒性:教育和人类共始终。

(2) 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3) 继承性:教育在不同时期有着共同的特点。

(4) 阶级性: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其服务。

(5) 长期性:教育时间周期比较长。

(6) 生产性: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的活动。

(7) 民族性:教育都是在具体的民族和国家中进行的。

(8) 相对独立性: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可“超前”或“滞后”于社会发展。

考点三: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

广义:指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狭义:指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主要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2.受教育者

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3.教育媒介

教育媒介是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考点四: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的产生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 教育的起源学说

(1) 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

(2) 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3) 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孟禄。

(4) 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3. 原始社会的教育

(1) 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无阶级性;

(2) 教育具有非独立性;

(3) 教育具有原始性。

4. 古代社会的教育

(1)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并且把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 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

(4) 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5) 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5. 近代社会的教育

(1) 依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2) 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 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6. 现代学校教育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考点五:教育学的含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考点六: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萌芽阶段

1) 中国

①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与“礼”,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包括有教无

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等。

②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③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④墨子:教育思想以“兼爱”和“非攻”为主,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

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⑤《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2) 西方

①苏格拉底:教育思想是其“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②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

③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④昆体良:著有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

育》)。

2. 创立阶段

(1) 培根: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2)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

志。提出了泛智教育和班级授课制。

(3) 卢梭:代表作是《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

(4) 康德:是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5) 洛克:代表作是《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

(6) 斯宾塞:代表作是《教育论》,主张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

(7) 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

(8)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

(9) 杜威: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现代教育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3. 发展阶段

1)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

①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②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③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④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①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②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③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④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考点七:教育与生产力(经济)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

(2)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3) 生产力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2.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考点八: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1. 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着部分的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 教育的政治功能

(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稳定和发展的舆论力量。

(3) 教育能够促进民主化进程。

考点九: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 教育的文化功能

(1) 教育能够整理、传承和保存文化。

(2) 教育能够传播和交流文化。

(3) 教育可以选择、改造和提升文化。

(4)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考点十:校园文化

(1) 显性文化:指校园物质环境,如学校的建筑,校园场地布置、教学活动设施等。

(2) 隐性文化:学校的校风,班级的班风,以及分级关系等。

考点十一: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2) 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

(3) 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4) 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和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5) 互补性:表现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考点十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

观点: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观点: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3.辐合论(二因素论)

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考点十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 遗传

(1) 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

(2) 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3)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

2. 环境

(1)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2) 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 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3.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 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考点十四:教育制度的含义

(1) 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了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上系统建立起来

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2) 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考点十五:西方学制类型

1. 双轨制

一轨为特权阶层子女所设立,学术性很强而且水平高;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

的,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英国是双轨制的典型代表。

2. 单轨制

单轨制的特征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互相衔接。美国是单轨制的典型代表。

3. 分支型

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苏联是分支型学制的典型代表。

考点十六:旧中国现代学制改革与发展

(1) 壬寅学制:清政府颁布,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只颁布而未实行。

(2) 癸卯学制:清政府颁布,这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 壬子癸丑学制: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4) 壬戌学制:北洋政府颁布,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制”或“新学制”。

考点十七:义务教育的特点

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基础性。

考点十八: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由国家提出来的,其决策要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一般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文本和教育法令中。

(2)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3) 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所能达到的预期标准。

考点十九: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

观点: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

2.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代表人物: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和涂尔干。

观点: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考点二十:我国的教育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2 中学课程

考点一:课程的含义

(1) 广义: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

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

考点二:课程的类型

1. 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

(1)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

(2)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对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3) 综合课程: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2.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

(1) 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 选修课程: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的课程。

3. 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或管理层次来划分

(1)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2) 地方课程:满足地方发展的现实需要。

(3) 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划分

(1) 显性课程: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其显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

(2) 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

考点三:课程理论流派

1.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斯宾塞、赫尔巴特。

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

组织成为学科。课程则是把众多学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使学生能先后或同时

学习各门科学。

2. 经验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课程设置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教材编排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结构。

3. 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

考点四:课程内容

1. 课程计划

含义:也称为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 课程标准

含义: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 教材

含义: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考点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教学的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03 中学教学

考点一: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考点二: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

1. 形式教育

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

2. 实质教育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考点三: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 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考点四: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师是构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因素之一。

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教和学双边活动的中介,只有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才能使教和学发生相互作用。

考点五: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2)认识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3)认识的交往性和实践性。

(4)教师的引导性和指导性。

(5)认识方式的简捷性和高效性。

考点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考点七: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考点八:我国中学的教学原则

1. 直观性原则

1) 直观手段分类

①实物直观:通过各种实物进行,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

②模像直观: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进行,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

③言语直观:它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

2)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恰当选择直观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2. 启发性原则

1) 观点

①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②《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③苏格拉底:产婆术。

④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2)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注重通过在解决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③善于疑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④发扬教学民主。

3. 循序渐进原则

(1) 循序渐进的“序”包括两大方面,即科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 观点:《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3)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②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③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4. 巩固性原则

1) 观点:

①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②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2)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③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5. 因材施教原则

1) 观点

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尊重学生的差异。

③面向每一个学生。

6. 量力性原则

1) 观点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2)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②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恰当把握教学难度。

7.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1) 观点

赫尔巴特:教育性原则。

2)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

③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8.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 观点

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考点九: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且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不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②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讲述、讲解要以实物、事实与事例作基础。

③讲授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写成纲要。

④要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的知识与正确的技能。

⑤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2) 谈话法

谈话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善问。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 讨论法

优点: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

缺点: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一定的理解力,在高年级运用较多。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①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②做好讨论小结。

4)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①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③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④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演示前的准备。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

③讲究演示的方法。

2) 参观法

参观法可分为三类: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

参观法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参观的准备。②参观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③参观后及时总结。

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 练习法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①提高练习的自觉性。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③严格要求。

2) 实验法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实验前的准备。②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

③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④做好实验小结。

3) 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的基本要求:

①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②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

③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④做好实习作业总结。

4) 实践活动法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顾问,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

决不能越俎代庖。

4.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1) 欣赏教学法

包括对自然的欣赏、对人生的欣赏和对艺术的欣赏等。

2) 情境教学法

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等。

5.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

发现法的基本要求:

①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

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发现的良好情景。

考点十: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1. 个别教学制

(1) 含义: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个轮流地教。

(2) 优点: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3) 缺点:难以完成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一名教师所能够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因而教学效率不高。

2. 班级授课制

(1) 含义: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也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2)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①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②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③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

(3) 优点:

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 缺点: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不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③教学面向全班学生,强调的是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5) 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①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6) 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 分组教学制

(1) 含义: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2) 分组教学的分类:能力分组、作业分组、内部分组、外部分组。

(3) 优点: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不同班组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4) 缺点:

①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②学校及社会对快、慢班往往区别对待,与现代社会崇尚教育公平的要求相左,易引发社会的非议。

③分组教学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产生自卑感。

4.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 设计教学法:由克伯屈提出,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2) 道尔顿制: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主张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5. 特朗普制

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考点十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备课

(1) 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 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 上课

(1) 地位: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 课的类型:

①根据教学的任务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技能技巧课和检查知识课。

②根据教学的任务的类型数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③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①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②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③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 课外辅导

(1) 课外辅导的方式主要有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2) 课外辅导的要求:

①要因材施教,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类型和特点的学生,确定具体的辅导内容和措施,以增强辅导的针对性。

②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钻研,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③发挥集体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5.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测验的指标:

①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②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③难度:指测验所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④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考点十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考点十三:教学评价的种类

(1) 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①诊断性评价:在学期教学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

③总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终结时,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的较正规的考查。

(2) 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不同,可分为:

①相对性评价: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的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他的成绩优劣

②绝对性评价: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评价,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3) 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

①内部评价:就是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②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考点十四:我国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1)以教育现代化为阶段目标取向。(2)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

(3)以终身教育为终极价值取向。(4)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价值取向。

07 中学德育

考点一: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

考点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

(1) 依从: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3) 内化: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考点三: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 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是“无律期”。

(2) 权威阶段(5~8岁):这一阶段又称“他律期”。

(3) 可逆性阶段(8~10岁):这个阶段又称自律阶段。

(4) 公正阶段(10~1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考点四: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 前习俗水平(10岁以下)

阶段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

阶段2: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 习俗水平(10岁以后)

阶段3:寻求认可的道德定向阶段。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总是按照这种要求去展开思维。

阶段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

3.后习俗水平(16~25岁)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仍以法制观念为导向,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但不再把社会法治和法律看成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个体以价值观念为导向,行为完全自律。

考点五: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考点六: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②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2)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考点七:德育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1) 含义:导向性原则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相结合起来。

2. 疏导原则

(1) 含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 因材施教原则

(1) 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征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4. 知行统一原则

(1) 含义: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2)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并联系实际进行传授。

②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③要教育学生懂得理论来于实践。

④要注意补充乡土教材,联系当地实际。

5.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 含义: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 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6.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 含义: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要求在进行德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 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7.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 含义: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也叫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2) 贯彻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②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8.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 含义: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 贯彻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严格要求,认真执行。

9.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1) 含义: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 在教学中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考点八: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情感陶冶法。

(4)实践锻炼法。

(5)自我教育法。

(6)品德评价法。

(7)合作学习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 综合课程的类型

综合课程在往年教师资格考试中是一个小难点,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具体的出题方式比较灵活,但常考的方式为:给出定义型或例子型描述,让学员判断出具体属于哪类综合课程。万变不离其宗,要提高这一知识点的得分率,需要学员准确掌握及熟悉相关概念的含义。

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组织模式,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以及现实问题解决的能力。综合课程起源于20世纪初德国的合科教学,代表人物为怀特海,其理论渊源可追溯至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等人。根据综合程度的不同,由低到高可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及核心课程。

相关课程:亦称“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如语言与历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与生物。它由具有关联性的一组学科组成,可用AB表示。

融合课程:亦称“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融合比关联更进一步,它是把相关学科内容融合为一门学科。它由同门若干相关学科组成,可用A1+A2+A3+……=A来表示。

广域课程:亦称“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诸如,将地理、历史综合形成“社会研究”课程;将物理、化学生态、生理、实用技术综合成“综合自然科学”。可用A+B+C+D+……=N来表示。

核心课程:亦称“问题课程”,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把独立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诸如,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将生物学、化学、材料学、物理等相关内容整合成综合性更高的专题型课程。核心课程围绕现实社会问题而设计展开。

结合题目,我们将进行相应的巩固。

1.不打破学科界限,将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合并为一门课程,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的课程属于( )。

A.活动课程B.实践课程

C.相关课程D.融合课程

【答案:C】不打破学科界限,把有内在联系的学科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学科,叫做相关课程。A项:活动课程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融合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知识合并成一门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社会研究课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有关学科内容。其课程类型是( )。

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

C.核心课程D.相关课程

【答案:B】广域课程是组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A项:融合课程是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并谋求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相关课程是由具有实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同时保持原来学科的划分,组成的各相邻学科,如语言与历史,历史与地理,数学与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与生物等。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扫码关注每日获取更多教资信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 现代教育技术是否好就业|
  • 现代教育技术是否好就业| | 现代教育技术是否好就业|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 什么是情感目标|
  • 什么是情感目标| | 什么是情感目标|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简答题|
  • 中公教育退费多久会到账|
  • 中公教育退费多久会到账| | 中公教育退费多久会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