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简单聊聊铜奔马|

简单聊聊铜奔马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简单聊聊铜奔马|

本文作者:雾岛

本文系作者某门功课期末作业改写而成。

铜奔马,或许很多人习惯叫它“马踏飞燕”,是中国最家喻户晓的文物之一,也是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名录中的一员。它以灵动的外形,巧妙的结构,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而关于它的研究和争论至今仍在持续。本文将对这件青铜雕塑作品的研究现状展开简要叙述,并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的名称“铜奔马”称呼之。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有一座高大的长方形夯土筑台,被人们称作雷台,也有人叫它灵均台。这座土台早在明清之前即已存在,上面保留有一座名为雷台观的道观。但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并不知道这座土台的来历。与马王堆汉墓的发现过程类似,1969年,当地生产队在雷台下挖战备地道的时候发现了一座汉墓,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雷台汉墓一号墓。在此次发现之前,这座墓曾先后两次被盗掘,而且在发现之后遭到了当地村民的哄抢。之后政府部门全力追回了所有被村民抢走的文物,同时甘肃省博物馆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了科学发掘。这让我们现在得以看到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随葬品。相当一部分文物被保存在甘肃省博物馆中,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铜奔马。

铜奔马 出自《天马行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青铜雕塑——〈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58》

铜奔马通体为青铜材质,重达7.15公斤,出土时位于雷台汉墓一号墓前室的整组青铜车马队最前端。根据具体造型,铜奔马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即上方的奔马和下部的飞鸟。奔马通长45厘米,宽10.1厘米,通高34.5厘米。马头瘦长且昂扬做嘶鸣状,五官刻画生动;颈部细长,后颈部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马鬃,其装饰方法的粗犷程度和头部的细致雕刻形成鲜明对比;身体部分浑圆结实,线条较为简洁;尾部扬起,右后蹄与下方的燕子相连,右前蹄向前伸出并后勾,左侧两蹄向后伸出,整体呈奔跑状,这与马实际上飞奔的姿势和形象如出一辙,凸显出一种动感。各部分比例均较匀称,外形灵动,且保证了支撑点与重心的稳定,使整体文物完美平衡。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在铜奔马身上发现了红、白、黑等颜色的彩绘痕迹,分布于奔马的口、唇、眼、鼻、鬃毛、马身等多个部位。另当时的发掘报告认为奔马身上原有鞍鞯和辔头,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已经消失。

下部的飞鸟实质上是铜奔马的底座。它位于铜奔马的前腹正下方,其背部与奔马右后蹄相连。飞鸟整体呈飞翔状,身躯较小,翅膀向身体斜后方伸出,翅尖很细,尾部末端较平,鸟身底部平坦,鸟首回头望向奔马。将基座设计成鸟的形状,能够凸显出上方的奔马四蹄离地的形象,可谓设计精巧。

关于铜奔马的实际用途,存在实用器和明器两种不同的说法。主张实用器的说法将其当作了相马的标准器;而主张明器的说法则将铜奔马当作了纯粹的艺术品,并把它和一同出土的铜车马队放到一起考量。

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承认,这件铜奔马的外形十分出众。如此奇特的造型,其铸造方法是主要的关注点。原件为一个整体,外表相对光滑平整,并无明显焊接痕迹,应为整体脱模铸造完成。1999年,有国内工厂尝试制作石膏模以将铜奔马复制品整体铸成,历经两个月的研制最终复制成功。另外,关于铜奔马产地的问题也存在一定争议,有观点认为其为武威原产,也有观点认为其于武威以外的区域制造完成。

通常而言,墓中文物的断代与墓葬的断代联系较为紧密,铜奔马也不例外。铜奔马的年代问题有两种比较主流的说法。普遍的观点认为,铜奔马应为汉代文物,确切一点说应为东汉时期,主要证据来自于与铜奔马一同出土的铜车马队上的铭文,其中提及了仅在东汉存在的官职名称“左骑千人”,这也是将雷台墓葬定性为汉墓的主要证据之一。但著名学者孙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他发现雷台汉墓中出土的五铢钱有的铭文写的是“五朱”,缺少了东汉五铢钱铭文中必备的金字边;另外墓中出土的五铢钱尺寸仅为1.6厘米,比东汉规定的2.5厘米相去甚远。这些墓中出土的五铢钱更符合魏晋时期民间私铸钱的特征,由此他推断雷台汉墓本身为西晋墓葬的可能性更大,铜奔马也由此被孙机断定成了西晋文物。但根据1992年四川绵阳九龙山出土的一件汉代陶马头,其五官刻画就与铜奔马十分相似;另外从器形角度来讲,这种类似的奔马形象在汉墓的画像砖和画像石上出现过多次。同时“铢”的金字旁的缺失并不能排除剪轮和綖环将其磨耗掉的情况,同时剪轮和綖环对五铢钱的尺寸影响也很大。

汉代陶马头,1992年出土于四川绵阳九龙山,出自《甘肃武威市雷台出土铜奔马年代考辩》

其实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汉,至少铜奔马的大概时间范围是可以确定的。目前关于铜奔马争议最大的话题,在于这个奔马是什么马,飞鸟是哪种鸟。

先来说说马的种类。中国养马的历史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体现,当时设置了专门养马的牧官,至于更早的齐家文化时期则已经出现了马骨。悠久的养马历史让中国人对于马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以至于出现了识马的伯乐之类的故事。到了汉代的时候,马的形象也成为了汉代墓葬装饰中的常客。汉武帝尚马,并从西域引入了和中国本土传统的蒙古马不同的阿拉伯马系。蒙古马的个头相对矮小,而阿拉伯马相对高大。仅从器形而言,铜奔马的马型要更接近于阿拉伯马系,也就是当时汉武帝时期常说的“天马”。更有意见进一步认为铜奔马应该是汗血马。不过也有意见在认为这匹马是“天马”的同时,指出它实际上应该是艺术加工过的神马,而非具体的现实中的马匹,其象征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毕竟现实生活中很难有马踩着飞鸟的后背疾驰。

再说说飞鸟的原型。因为这件文物在坊间多沿袭郭沫若先生的叫法而被叫做“马踏飞燕”,很多人下意识地以为这个飞鸟就是燕子。的确这个鸟的两翼很像燕子的翅膀,但其尾部并未分叉,并不符合燕子的基本特征。这是反对者们的主要论点之一,至于是铸造条件所限还是真的不是燕子则仍众说纷纭。另有观点认为,这种上窄下宽、类似等腰梯形的尾部更类似于鹰隼的鹞尾,至于是鹰还是隼则引发了进一步的争议。还有观点认为,相比较被认定为现实中的鸟类,这只鸟应该是艺术加工的效果,其应该被认为是神话中的“飞廉”或是“金乌”。有观点将“飞廉”在东汉时演化成的名称“龙雀”作为了这只飞鸟的标准名。认为这只飞鸟是“金乌”的观点主张,汉代的丧葬文化中,包括帛画、画像石等地点均有类似的图案出现,其外形与铜奔马的飞鸟如出一辙。

神木大宝当墓画像石的金乌 出自《“马踏飞燕”当为“天马伴金乌”——雷台汉墓铜奔马的宗教学解读》

铜奔马的命名问题是从上述对奔马和飞鸟的识别问题上延伸而来的。相比较起前述的还原和原型识别,命名问题更多地涉及到了这件文物背后的时代和文化内涵。铜奔马的器身上本身没有铭文,这也就给了后来的研究者们极大的想象空间。传播最为广泛的两个称呼分别是“马踏飞燕”和“铜奔马”,前者由郭沫若先生最早提出,建立在把飞鸟当作燕子的认知之上;而后者把识别的重点放在了奔马上,并没有将下方的飞鸟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二者都有其局限性。其他的类似名称包括“马超龙雀”“飞马奔雀”“马踏飞隼”“天马”“飞廉铜马”等等,上述所有的名称都建立在对文物地直接描述之上。

还有的观点引经据典,从古籍中寻找他们认为更合适的命名方式。比如有人从汉代刘歆所著的《西京杂记》中查到“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的记述,遂取“飞燕骝”三字为铜奔马命名。另有研究者根据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相马经》帛书,而将这尊铜塑定名为“天马逮乌”。诸如此类的命名方式不一而足。

自出土以来,铜奔马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20世纪70年代,它首次展出时就引起了全国轰动,并引发了一股延续至今的研究浪潮。1983年,铜奔马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铜奔马连同其余63件文物一并入列。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而它的出土地,雷台汉墓也于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精心的保护是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在断代、形象、命名等方面,关于铜奔马的研究仍处于激烈争论的阶段,希望在将来能够有更多关于铜奔马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 杜静薇,王琦. 武威铜奔马发现追记[J]. 档案. 2009年第3期,34-37页

[2] 谭德睿. 天马行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青铜雕塑——《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五十八[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1年第10期,979-980页

[3] 黎李. 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俑队[J]. 文物天地. 2015年第4期,31-36

[4] 甘肃省博物馆. 武威雷台汉墓[J]. 1974年第2期. 87-109,174-191页

[5] 甘博文. 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J]. 文物. 1972年第2期. 16-24,66-70页

[6] 洪方舟. 试论雷台汉墓铜奔马的艺术价值[J]. 艺术教育. 2010年第5期 24,35页

[7] 夏永祥, 吕绍刚. 工艺品铜奔马的整体铸造[J]. 铸造技术. 1999年第3期. 20-21页

[8] 梁新民. 铜奔马产于武威说[J]. 丝绸之路. 1993年第5期. 24-25页

[9] 何志国. 甘肃武威市雷台出土铜奔马年代考辩[J]. 考古. 2008年第4期,85-88页

[10] 孙机. 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不是汉代文物[J]. 学问. 2003年第7期,35页

[11] 龙牛菲. 说武威雷台出土之铜铸“天马”. 敦煌学辑刊. 1984年第1期. 93-99页

[12] 周本雄. 武威雷台东汉铜奔马三题[J]. 考古. 1988年第5期. 460-464,456页

[13] 张晋峰,牛宏. “马踏飞燕”当为“天马伴金乌”——雷台汉墓铜奔马的宗教学解读[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7期,132-139页

[14] 姜里. 铜奔马应名“飞燕骝”[J]. 晋阳学刊. 1999年第6期. 103页

[15] 曹定云. 武威雷台奔马铜雕应是“天马逮乌”——兼论“天马”的由来和发展[J]. 考古与文物. 2004年第4期. 56-59页

[16] 尹国兴. 揭秘雷台汉墓[M],济南:齐鲁书社,2009

[17] 谢成侠. 中国养马史(修订版)[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1

简单聊聊VBFVenusBloodFRONTIER迎接steam版

2020年2月8日,VenusBlood FRONTIER International终于在众筹成功一年多后在steam发售,作为尾巴社有汉化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这里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该作的各方面,希望能勾起你的兴趣。

游戏在玩法上属于策略回合制,每回合玩家都能自由选择经济建设,部队编制,军事征服(进攻是点击大地图敌方兵种的头像),以及和NPC们搞好关系,如果你并不喜欢繁琐的操作,还可以在简单模式中选择强制胜利,因此,无论玩家是否喜欢这一玩法,都可以充分体验游戏故事,对新人非常友好。

对只想看故事的玩家来说,只有“交往”才是最重要的

简单模式下可以选择强制胜利

故事背景可以看做是魔改版的北欧神话,玩家所扮演的主角是一位在魔族世界备受排挤的王子(名为洛基),此番将跟随魔族众军一同进攻,与守护那里的五位女神展开较量。

五位女神,最中间的就是奥丁(萝莉版)

而整体剧情上虽没有惊为天人的表现,却也足够精彩,一路上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节,最终决战时配合应景而生的BGM,简直燃爆!这里还是先不过多剧透啦~

在首章固定攻打春之女神后,随玩家选择攻略地区的不同,各NPC间的出场时间与对话也各有区别,而你在征服每位女神后,是否诱导黑化她们则既决定了整体故事的发展,也决定着个人感情线的结局。

主角的开局配置,阵容也不错啦

人物塑造上,各女神间有不同的身材与性格特点:成熟稳重型,娇小萝莉型,刚烈泼辣型,加上黑化后品行的变化,基本能满足各个玩家的需求,不过要注意的是,好感度最高的角色千万别黑化,不然个人结局都挺糟糕的。

魔界三姐妹

主要女性角色除五女神外,还有魔界三公主和双胞胎猫耳娘,其中一位猫耳娘在开头便伴主角左右,有着极为细腻的感情,喜欢兽娘的朋友不妨多试试她的路线^_^

一直陪伴在主角身边的猫娘

最后,作为尾巴社的传统,后宫线自然是少不了,只是每代后宫线主角表现似乎都挺混蛋,想着纯爱建群的朋友们还是跳过吧。不过如果你想体验完整故事,steam页面下的评论一定要看看

按惯例宣传一下我的GAL群 659267931,大家都是好朋友~


|简单聊聊铜奔马

 

简单聊聊铜奔马|
  • 聊聊版 聊斋|
  • 聊聊版 聊斋| | 聊聊版 聊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