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爬宠的人都不认识 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

爬宠的人都不认识 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

这一次是把最近知乎上写的长答复制黏贴了过来,因为想让更多人认识认识这些常见的蜥蜴,也为新手区分开有哪些新手常见的蜥蜴实际上是不好养的

爬宠的人都不认识 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

(不要吐槽标题党啥的了,看下去你会发现真的很有料)

由于都是经验之谈,所以也不要把这篇文章当做太严肃的东西,只当做一个了解和选择物种的参考就行了(*^▽^*)。

欢迎大家找出我文章里的错漏并在评论区告诉我,但是语气请端正哦,只要不是阴阳怪气的评论我都会回复并尽量修改ww。

部分图源网络,侵删致歉。Here we go~

蜥蜴亚目之下共有18科,以下按照明珠大大的分类介绍帖的顺序梳理一下各个科市场常见的蜥蜴

有很多科因为整个科的蜥蜴都不常见而直接略过了,如果需要了解的话可以去明珠大佬的原贴看看。

以下“好养”的标准并不严谨,实际情况还是跟个体及主人有关

名词解释:

WC:wild caught野外捕捉

CB:captive breed人工繁殖

资料来源:

知乎答案:最好饲养的蜥蜴是哪一种? - 景渊创艺的回答 - 知乎

知乎文章:常见好养的蜥蜴总结 - 景渊创艺的文章 - 知乎

Agamidae 鬣蜥科

中文正名:丽纹攀蜥 学名:Japalura splendida 别名:丽纹龙蜥 攀蜥属的物种具有颈鬣,但背鬣不发达。主要分布亚热带地区的树林中。此种鼓膜具鳞片,眼下与上唇鳞之间的黄白条纹是其主要特征。是国内市场上最常见的蜥蜴之一。该种为中国特产,分布华中及西南地区。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入手简单,很多花鸟市场都有售卖,价格在30至100元之间不等,体型小巧性格活跃,经常成为商家口中易于饲养的品种。只需要准备一个通风透光的饲养容器,水食盆,垫材,栖木等。适应温度在18-28℃,偏北的地区需要准备加热器材。食物为小型昆虫,而且因为基本都是WC个体很难开食,目前没有部分杂食会对其有益的证据,所以要做好在家中饲养大量活体的准备。同时因为市面上基本都是WC,一般都胆小怕人,而且带有很多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维持它的健康。繁殖方面成功的案例不多,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雌性很容易发生卡蛋难产而死。综上,其实丽纹龙并不适合新手饲养,而且为了保护其日益稀少的野外种群,在此并不推荐新手饲养。

中文正名:长鬣蜥 学名:Physignathus cocincinus 市场俗称:绿水龙,中国水龙 鬣蜥科中的大型种类,体长可达1米,具有发达的背鬣和颈鬣,雄性比雌性更发达,性喜水,可食昆虫,鱼,蛙,甚至小鼠。是市场上常见的种类。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中国水龙并不好入手,WC个体价格在80-200之间,CB个体价格大致在120-250之间。该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濒危(EN)。虽说不处于明确的法律管理范围内,但是林业部门依旧可能会给予行政处罚。器材方面需要一个高度大于70cm设置好垫材和攀爬树藤的箱子,同时其中还要有大水盆来供其饮水和泡澡。需要UVB或太阳灯来帮助其合成必须的维生素D3。中国水龙是一种偏肉食的杂食蜥蜴,食物方面幼时主要是活体昆虫,成体后则是活体昆虫搭配鸟类、小型哺乳类、牛肉鸡肉、蔬菜水果等。中国水龙是一种温顺的蜥蜴,照料方面只要细心不会碰到太大的困难,但由于多数是野货而且食用的食物也有被病原体污染的风险,也是需要经常注意其健康状况的。繁殖方面不建议新手进行尝试。该物种在原产地已经陷入濒危的境地,如果需要入手建议避免入手WC个体。

中文正名:蜡皮蜥 学名:Leiolepis belliana 市场俗称:蝴蝶蜥 皮肤粗糙,肋骨可展开并展示肋部的鲜艳颜色作警示。雄性肋部较为鲜艳,雌性则比较暗淡。栖息于海岸周边的沙地,挖穴而居,以昆虫喂食。由于海南等地迷信此种大补,并且用其皮肤来冒充大壁虎的皮而大量捕杀,个人认为是目前国内种群受威胁最大的蜥蜴。另外所谓的巨型蝴蝶蜥,原本是其下的一个是其种下的一个亚种L.b.guttata ,现在也有的分类学家把它独立成种L.guttata。而国内的蜡皮蜥,是其下的红带亚种L.b.rubritaeniata,但也有认为是独立种L.reevesii的说法。

这种蜥蜴贩卖的应该直接入刑,如果看见贩卖的请不用考虑了直接报警。这里就不介绍了。

中文正名:变色沙蜥 学名: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 市场俗称:卷尾沙蜥 民间俗称:蟾头蜥。 沙蜥这个属是鬣蜥科中分布维度最高的一类。该种是草原爬行动物的优势种,国内分布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国外分布蒙古,分布区域很大。以昆虫为食。说到它,我不得不说“卷尾沙蜥”这个名字,这是我见过最没有节操的俗称了,没有之一。为什么这么说,沙蜥属种类很多,并且交叉分布,所以市场上的沙蜥经常会是多种混合,像分布比较广的草原沙蜥(见下文),荒漠沙蜥都有可能进入市场。而所有的沙蜥都是会“卷尾”的。所以卷尾沙蜥这个名字用来称呼单独的物种是毫无科学性的。至于所谓“卷尾沙蜥”的学名Phrynocephalusmaculatus,Phrynocephalus nejdensis分别叫做斑沙蜥和内志沙蜥,2种都是分布西亚的沙蜥,不会是中国市场上的沙蜥。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入手简单但是有没有卖要看运气,没有法律风险,价格大概在20-80元之间。器材方面需要一个合适大小的通风透气的容器,一个食盆,一个躲避。如果不能照射到太阳则需要UVB。温度在日间28-32度,晚上22-24度,温度过低的地区需要使用加热器材。垫材建议不要用爬虫沙,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小米粒、厨房用纸和报纸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物方面依旧是活体昆虫。这种蜥蜴虽然也是野货居多,但是异常地皮实,虽说也可能是我养过鬃狮啊王者啊之类的沙漠物种积累了经验orz。第一次饲养它们的时候我都没用多大精力它们就交配然后下蛋了(虽说没有准备产房蛋都被烤干了),第二次繁殖就成功了。目前该物种野外种群没有多大的危险,去原产地还都一堆一堆的,可能也是因为皮实吧……推荐新手了解一下这种。

中文正名:髯蜥 学名:Pogona vitticeps 市场俗称:鬃狮蜥 关于该种的资料已经很多了,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该种的英文直译的话应该是胡子龙,学名的种名应该也和鬃狮没半点关系,“鬃狮”这个名字据说是日本人想出来的。另外该种曾经也是属于Amphibolurus髭蜥这个属的,99年分出来。另外有和该种长得很像的Pogonabarbata,就是所谓的东部鬃狮蜥,该种Pogona vitticeps 是中部鬃狮蜥。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这种算是我最喜欢的蜥蜴,鬃狮蜥已经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宠物蜥蜴之一经过了人类长时间的驯养与育种,如今不仅CB个体极其容易入手,而且也已经培育出了繁多的色系与基因。也正因为如此,根据色系和基因的不同,价格可能会从150-50000元不等(是的你没数错0┌(。Д。)┐),选择你喜欢的就好。器材方面,需要一个足够大的平箱(应该满足能够同时设置加热灯、照明灯、UVB灯的要求),栖木,温控,加热灯、照明灯、UVB灯。食盆、躲避等是可选的,但是因为其适应温度在日间33-38度,夜晚25-28所以温控和足够大的空间是必须的。食物方面,可接受的有活体昆虫、蔬菜水果、冷冻昆虫和专业饲料等。鬃狮蜥并不需要过度的照顾,只要你按照网上大佬给的标准配置和标准饲养方法,不要放飞自我,养活鬃狮蜥基本上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粗心大意就很容易原地翻车。鬃狮蜥的繁殖算是很容易的了,前车之鉴很多而且操作确实很简单。不仅如此,鬃狮蜥每一胎的产量很大,所以如果你没想好怎么处理这些小生命,就不要贸然进行尝试了orz。总之,向有条件的诸位墙裂推荐鬃狮蜥作为你的人生伴侣(???)

Iguanidae 美洲鬣蜥科

中文正名:美洲鬣蜥 学名:Iguana iguana 别名:绿鬣蜥(注意:不是绿鬃蜥) 简称:IG(注意:不是LG) 该种是美洲鬣蜥科的模式种,绿鬣蜥的名字来自其英文名greenigugna的直译,简称IG是iguana的前2个字母。该种是美洲大陆上最大的蜥蜴,体长可达2米,生活与中美与南美的热带雨林中,栖息于树冠层,受惊时可跃入水中,善于游泳。尾可自断。幼体除了取食植物外还会少量捕食昆虫,成体完全植食性。幼体亮绿色,成体体色变淡。种下分2个亚种,一个是指名亚种I.i.iguana,一个是犀角亚种I.i.rhinolopha,即通常所说的III和IIR。该种是世界上饲养最多的蜥蜴,也是市场上最常见的进口蜥蜴之一。由于其体形较大,有需要满足高温高湿且有光照的条件,故对设备,场地及饲养者的要求较高,所以个人一般不推荐新手去养这种蜥蜴。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关于这种蜥蜴明珠大大已经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不推荐给新手的理由,我也就不再说明了。总之我也是不推荐的。不排除评论里会有说自己养得就很好的,但那一定是下了不少心血的。还有,CITES II附录物种,在国内按照国二处理,也就是说违法。

中文正名:孔雀针蜥 学名: sceloporus malachitcus

wiki百科页面:Sceloporus malachiticus

此种资料过于稀少,因此各方面都存疑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国内市场最近几年一直有稳定的货源,属于虽然看着有点小贵但是实际合计了一下发现听话的来的那种。器材方面需要平箱,躲避,晒台,UVA灯,夜灯,水盆,食盆等。垫材的话用常见的丛林地表就行。该种蜥蜴的野外习性很有意思,在清晨体温稍微上升的时候它会出动去猎食昆虫,然后花费一天中的大量时间晒太阳以消化食物。在中午等气温过高的情况它会找能遮挡阳光的地方。原生于中美洲丛林的落叶层,喜欢在岩石上晒太阳,而且会喝静水。理想的食物是小型昆虫及蚯蚓等。寿命大致为3-5年,虽说寿命较短但是繁殖很容易,每胎能产6-15颗卵。

避役科 Chamaeleonidae

圈外人喜闻乐见的变色龙都是这个科的,但是注意,基本上不是CITES I就是CITES II,也就是说集体违法,意味着什么我就不解释了。而且变色龙确实都很难养,应该说没有适合新手饲养的变色龙。本科物种全部一笔带过。

中文正名:盔甲避役 学名:Chamaeleo calyptratus 市场俗称:高冠变色龙 该种的特征是头部高大的突起,雄性比雌性更大。关于它的作用有2种说法:一种是用来收集露水,一种是用来降温。种下分2个亚种。该种是国内最常见的宠物避役。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保育物种,买卖违法。器材需要高箱、攀爬树藤、丛林版UVB等。华中及华北地区需要加热器材和温控,同时需要保湿器材和湿度计。由于只喝流动水,所以要不然就买专用水盆,要不然就每天定时喷水滴水。食物方面也只吃活体昆虫。全是野货而且脾气不好,照顾起来费心费神。繁殖属于大师级难度,而且还看脸,经常难产母婴齐GG。严重,郑重地不推荐新手选择。

中文正名:尖嘴避役 学名:Trioceros/Chamaeleo jacksonii 市场俗称:杰克逊变色龙该种最显著的特征是雄性头上的3支角,其作用是雄性在争夺领地和配偶时打斗的工具。该种体型相比盔甲避役较小。分布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由于它是很受欢迎的宠物而被大量捕捉,现在已是肯尼亚限制出口的动物。原避役属Chamaeleo被拆分成了若干属,该种被分到Trioceros属中。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同高冠,但是这个更容易GG,去网上一搜全都是被查的新闻。

同理的还有国王变色龙和七彩变色龙,我就不介绍了。总之喜欢它们的话欣赏摄影作品就可以了。消费它们的生命又又何必要呢?

壁虎科 Gekkonidae

本科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各种守宫的集合

中文正名:大壁虎 学名:Gekko gecko 市场俗称:大守宫 民间俗称:蛤蚧 本种是壁虎属gekko乃至整个壁虎科的模式种。全长可达35cm,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二大的壁虎科蜥蜴。色彩鲜艳,是很受欢迎的宠物,只是这种壁虎性情非常凶猛,不易上手。雄性有争斗性。尾能自断并再生,只是再生尾上没有疣鳞,能够很容易辨别。本种还能够发出“gage”的声音,故在中国俗称为蛤蚧。分布中国华南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森林中乃至城市中。以昆虫和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并能够同类相残。由于它的皮可以入药,故被大量捕杀,在国内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东南亚地区数量还较多,也因为各种原因也在逐渐减少,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将其列为保护动物,但是并没有收录到CITES的附录中。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饲养起来还挺简单的(来自身在美国的朋友),但是脾气超凶,一只不咬人的个体能在爬展上卖出天价。因为国外的爬宠市场对于此物种有超乎想象的关注,再加上它还是中药的一种,所以野外群体都要灭绝了。不仅是国二,还是原产地林业部门重点照看的国二,动心之前先动动脑子。

中文正名:中国壁虎 学名:Gekko chinensis壁虎属中比较一般的成员之一。分布中国华南,指、趾间具蹼是其特征之一,和同属的蹼趾壁虎Gekkosubpalmatus很像,但是本种背部具有疣鳞,而蹼趾壁虎没有。分布上与蹼趾壁虎在华南地区有交集,不过中国壁虎在国外也有分布,而蹼趾壁虎是中国特有种,除了华南之外,在华东西南地区也有分布。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各地人民喜闻乐见的“小壁虎”,入手价格从0元到按斤称180元一斤不等,作为一种药材与食材而被广泛地养殖着,到处都是付费一两元就能获得几百页的饲养资料。除了几乎每一个个体都有体表寄生虫外没有严重的问题,饲养个体来说开食也没特别的困难。但是考虑到也有很多人是在家里逮了一只突然觉得可爱就开始养了这样入的爬圈,体内寄生虫和脾气等问题也考虑进去还是给了“照料”这个条目三颗星……也不好说什么了,下一种orz。

同样的还有无蹼壁虎,因为长得也很像也经常被搞混在这里就不过多区分了,emmm下一种。

中文正名:斑睑虎 学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 市场俗称:豹纹守宫 该种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宠物壁虎。经由多年的饲养已繁殖出了许多品种。豹纹守宫的俗名源于其英文名leopardgecko的翻译。关于其资料已经很多了,这里不再赘述。分布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其标志性特征就是可活动的眼睑,有的分类学家将具有活动眼睑的壁虎类分到了一起,成立了睑虎亚科Eublepharinae,甚至有的分类学家直接将其提升为睑虎科Eublepharidae。上述的鞘爪虎及下述的几种有眼睑的壁虎均属于其中。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豹纹守宫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从中国爬圈刚刚起步开始就几乎有一半的蜥蜴玩家都是豹纹玩家。入手简单,和鬃狮蜥的情况相似,价格根据基因变化极大,但是200-400之间就能入手到很好看的个体了。不存在任何法律问题,可以放心饲养。器材方面需要一个容器、一个躲避、一个水盆、一个食盆、一块加湿用的海绵、有冬季的地方准备一块加热垫还有一个温控就够了。垫材建议使用厨房纸巾。食物方面豹纹守宫食用活的昆虫,但是别准备太灵活的,因为这玩意儿的敏捷度贼低……照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不要经常上手,不仅有断尾的风险还容易造成紧张拒食,另外温度的骤变也容易导致肠炎。繁殖方面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网上全是已有的经验。总之十分推荐新手饲养。

中文正名:睑虎 学名:Goniurosaurus lichtenfelderi 市场俗称:越南洞穴守宫? 中文正名:海南睑虎 学名: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 市场俗称:海南守宫 这里首次把2种合在一起写。原因下文会说明。 Goniurosauruslichtenfelderi,这种发表时曾归属于Eublepharis睑虎属,之后发现不少它的近缘种,因为它们和Eublepharis的睑虎有所区别,故上世纪80年把它们重新划分,成立新的洞穴睑虎属Goniurosaurus。特征是红色的眼睛、背部4条斑纹,以及尾部的白环,如果断尾再生的话则没有白环。Goniurosauruslichtenfelderi和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目前略有争议,有的分类学家认为Goniurosaurushainanensis是Goniurosaurus lichtenfelderi的亚种G.l.hainanensis。Goniurosauruslichtenfelderi分布是中国华南诸省及越南周边。而Goniurosaurushainanensis的模式标本产于海南,但不知为何1908年就发现的物种在国内早期的文献中都没有记载,2000年左右才被提起,故很多的文献中也没有对于Goniurosaurushainanensis确切产地的叙述,只知道海南有。2者的区分不太明显,据说是头部鳞片的区别。国内市场估计也是2者都有并且混着卖。有个外网的作者总结自身观察的一些结果,认为Goniurosauruslichtenfelderi 体型比Goniurosaurus hainanensis小,背部的条纹比Goniurosaurushainanensis更细一点,另外成长的过程中颜色的变化有所不同。具体可参考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饲养和繁殖方面与豹纹守宫极其相似,但是一直以来不被重视。最近国内的大手子们开始研究海南守宫的繁殖和培育,希望将其打造成我们国产的精品,而且也确实培育出了很多变异品种。十分推荐新手饲养,但是在这个物种被捧起来之后也有很多黑心商贩开始批量捕捉野货售卖。为了保护其野生种群,请认准CB个体。

中文正名:半爪虎 学名:Hemitheconyx caudicinctus 市场俗称:肥尾守宫、双头守宫该属是睑虎亚科的种类在非洲的分支,同样具有可活动的眼睑。也是很受欢迎的宠物壁虎。尾部膨大,用于储存脂肪,受到攻击时会自断。当尾部过于彭大时看起来就像头一样,故双头守宫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和豹纹守宫的饲养很相似,甚至经常能看见混养的案例。同样也已经培养出了很多基因。(吐槽一下,为什么守宫这么受关注啊,简直就是国外爬圈的亲儿子orz)入手方面有点尴尬,价格和能不能买到主要要看脸。

中文正名:马加残趾虎 学名:Phelsuma madagascariensis 市场俗称:马达加斯加日行守宫 该种是残趾虎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30cm。在马达加斯加分布也很广。

这种一点都不适合新手养!为什么拿出来说是因为发现最近很多无良低端店也开始售卖这种物种了,而且还诓骗新手说这个好养!真的是被他们这种操作给秀得不要不要的……

中文正名:伊犁沙虎 学名:Teratoscincus scincus 市场俗称:蛙眼守宫 市场上最常见的宠物壁虎,也是新手上手最适合的种类。身体粗壮。行动迅速。分布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沙虎属的物种是分布维度最高的壁虎,并且耐旱,栖息于荒漠中。另外,蛙眼守宫这个俗名还是略没有节操的。。。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入手非常简单,基本上花鸟市场转一圈100%能看见它们的身影。器材方面需要容器、加热器材、温控、躲避和食盆。垫材还是不太推荐用爬沙,和我一样有被害妄想症的人请选择厨房纸巾等通用垫材。食物是活体昆虫,一些个体能接受冷冻昆虫。照顾起来非常简单,基本不需要过多操心。刚到家的时候因为基本上都是WC个体所以脾气可能会有点暴躁甚至不开食,而且可能会因为菌群的问题而患上轻微肠炎等小病,按照网上的教程耐心调理基本上都会很快恢复正常。繁殖方面国内也有专业养殖CB个体的,网上也能找到教程,不过守宫类的普遍缺点还是产量较低orz。推荐给新手饲养吧,只要把它身上即使一点点轻微的异常都当回事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另外,这一种的皮肤结构有点特殊,导致它贼吸味儿,拉了粪便及时清理,不然就算你后来清理干净了它自己都还是臭的……

中文正名:光滑珠尾虎 学名:Nephrurus levis 市场俗称:细皮瘤尾守宫珠尾虎属Nephrurus 的壁虎尾巴奇特,基部收缩,后面膨大,末端钝圆,故得名珠尾虎。该种是属内的代表种之一。该属内的多种也是很受欢迎的宠物。分布澳洲的沙漠中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和豹纹守宫的饲养很相似,但是因为上一次见到时间间隔久远所以我有点记不太清了……推荐再去百度百度orz。早年因为繁殖资料和流通的个体不足在国内有iphone7的称号,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中文正名:纤毛多趾虎 学名:Rhacodactylus/Correlophus ciliatus 市场俗称:睫角守宫 该种也是很受欢迎的宠物壁虎,已经培育出了很多的品种。关于这种资料很多,就不再赘述了。关于该种的分类,听说近期这种从多趾虎里独立出来了,查验一番以后得知了百余年前这种发表的时候就是以Correlophusciliatus的学名发表的,后来多被并入了多趾虎属Rhacodactylus,学名改成了Rhacodactylusciliatus。并且保持了很久,去年有分类学家又把它独立了,并且用了已经废除的属名Correlophus,再次将它命名为Correlophusciliatus。不过似乎还有争议。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竞争力很强的宠物守宫品种,从被认为野外灭绝开始到现在成为最流行的宠物守宫之一,也被培育出了很多的品种(所以说守宫简直就是天之骄子……果然萌才是第一竞争力啊orz),因此入手价格也跨度很大,但是门槛比其他的守宫稍高一些,大概400块钱左右能入手不错的苗子。器材方面你需要一个透气性良好的高箱、一段攀援树藤、一个躲避、一个“睫角专用悬空食盆”。垫材的话推荐水苔,保水保湿还没有什么病原体,就是得定期全部换掉,不然容易长蘑菇出来。食物的话睫角守宫公认的最佳食物是专用果泥,不需要其他的食物让它的喂食变得异常地简单。照顾它可能会有点费劲,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它不一定会找得到食物,但是确认开食之后就很日常了。蜕皮的时候需要更高的湿度,但是也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总之是一种饲养起来特别亲民的蜥蜴,在此推荐给广大新手。

石龙子科 Scincidae

中文正名:中国石龙子 学名:Eumeces/Plestiodon chinensis 市场俗称:中华石龙子 该种是国内最常见的石龙子。体型粗壮,全长可达40cm。其幼体和成体差距很大,幼体身体黑色,背部有三条黄色纵纹,体侧有黄色斑点,尾部蓝色,随着生长这些特征会逐渐消失。这种石龙子是最适合从未养过任何蜥蜴的新手上手的种类。分布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中国的特有种。不过近年有的分类学家将原Eumeces属重新划分,原Eumeces属只剩下3种,其中2种就是上述的2种,而国内Eumeces属的物种全部被划到新属Plestiodon中,目前还有一定的争议,个人也不太喜欢这样划分。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我国南半边的山区都能捕捉到,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种野采物种。入手很简单,很容易就能抓到,或者去网上问问有没有人出也很容易获得回复。器材的话你需要容器、水盆、食盆、躲避和晒台。垫材方面我个人是直接上了zoomed的森林地表,但是据说直接用椰土啊水苔啊树皮啊之类的常见垫材也可以。食物方面是活体昆虫,也可以去TB上买养殖户用的专用饲料,由于这种咬合力比较低所以尽量不要喂食黄粉虫(面包虫)(血的教训不解释→-→)。照料起来也十分方便,刚刚到家要注意一下各种WC个体可能会有的疾病。之后只要保证昼夜交替和给食给水就没问题。饲养的时候要稍微注意一下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它就会进入蛰伏期,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去动它了,频繁地升高降低温度容易导致暴毙。繁殖方面个人没有去过多地了解,每年5-7月是其繁殖期,每次产卵6枚左右。网上有看到批量养殖的,大概繁殖也不是个很大的问题?

中文正名:四线石龙子 学名:Eumeces/Plestiodon quadrilineatus 市场俗称:四线蓝尾石龙子 该种背部中央的2行鳞片明显宽于体侧的鳞片,这在分类上是一个标准。“四线”的特征是名字的由来。它是国内石龙子中唯一一个终身尾部蓝色不会退去的种类,老熟个体背上的线还是会褪的,断尾再生的尾巴依旧是蓝色的。俗称四线蓝尾石龙子里的“蓝尾”两字纯属多余,根本没必要说,说了反而会引起混淆。该种行动迅速,难以捕捉。国内分布华南地区,国外分布东南亚。另外可以再返回192楼那里看看那条非洲蜥蜴科的蜥蜴,是不是很像?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颜值很高,稀有度很高,繁殖难度稍高,其余的和中华石龙子差别不大,大概就是那种抽SSR的感觉???前几年记得看到成交的记录价格是400元,最近就不太清楚了。反正我这边野采采到过,养了一个月左右下一次野采的时候给放了。

中文正名:沙鱼蜥 学名:Scincus scincus 市场俗称:沙鱼石龙子 沙鱼蜥属Scincus是石龙子科的模式属,该种是沙鱼蜥属的模式种,故该种是石龙子科的模式种。它钻沙子时看似就像在里面游泳,像海中的沙丁鱼,故得名沙鱼蜥。分布北非地区,以昆虫为食。该种也是很受欢迎的宠物,国内市场可见。

综合:?

这一种明明挺受欢迎的,但是资料是真的不太好搞orz。我们所说的泪目蜥也是它同属的一个亲戚。评分就不太好评分了,说说从各方面搜集来的资料。体型小,食物为活体小型昆虫,有潜沙的习性所以垫材方面应该尽量满足(但是注意不要使用石英砂),繁殖方面是卵胎生。由于资料过少,不建议新手饲养

中文正名:巨柔蜥 学名:Tiliqua gigas 市场俗称:印尼蓝舌石龙子 大型的石龙子。该种的最大特征就是蓝色的舌头,受到威胁的时候会吐出舌头恐吓对方。分布新几内亚岛及周边的岛屿,栖息于雨林中。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这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巨人蓝舌石龙子,其中又分了很多个品种和产地种,总之看到印尼、巨人、哈马拉黑、马老奇、伊利安要知道都是指这种就行了,虽然价格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总之入手的价格应该不小于600。器材方面,一个普通的整理箱就能满足它的空间需求,然后照例是食盆、水盆、温控、加热灯、照明灯。垫材的话推荐zoomed的森林地表,这是我找到的最适合蓝舌的垫材了。食物方面既有专业的粮食,也可以少量地给予猫粮狗粮,同时它是一种取食范围很广的杂食性蜥蜴,鸡肉牛肉蔬菜水果都可以给予。照料起来也比较省心,基本只要温度恒定营养充足就不会出大的问题。繁殖方面这种蜥蜴是卵胎生,没有产卵孵卵的问题,可以说是很强悍了。长得可爱,寿命长,智商高互动性也高,要说缺点吧大概就是杂食动物的通病,屎是真鸡儿又多又臭……总之五星好评,墙裂推荐给广大新人!但是请注意尽量选择CB个体,保护野生种群!

中文正名:细三棱蜥 学名:Tribolonotus gracilis 市场俗称:红眼鹰蜥。 该种的外型和传统的石龙子类有点不符,但是分类上还是石龙子科的。体背有4列竖起的鳞片。夜行性的种类,捕食昆虫。分布新几内亚岛的雨林中,在饲养时要提供低温高湿的环境。

综合:?

可爱与霸气的结合体,商贩谣传其非常好养,事实上问过养过的朋友说是一点都不好养。和其他某些“好养”的品种一样,它并不是好养,而是特别能苟,就是说在不适合的环境下死得挺慢。国内的饲养者有很多中招的,在此还是完全不推荐新手饲养

石龙子科还有一些常见的品种,但是养起来和中华石龙子太相似了,在这里只是稍稍提一下

中文正名:光蜥 学名:Ateuchosaurus chinensis 市场俗称:喷点石龙子中国特产的一种石龙子,额鳞较长是它的特征。生活在海拔较低的地区,主要在夜间活动,捕食昆虫。分布中国华南地区。

中文正名:蓝尾石龙子 学名:Eumeces/Plestiodon elegans 别名:丽纹石龙子 市场俗称:(南)五线(蓝尾)石龙子。 该种的的幼体和成体变化很大,上图左为幼体,右为成体,不仅“蓝尾”没了,“五线”也没有了。这个种经常和其他的种引起混淆,因为很多的石龙子幼体都是蓝尾的,并且也有线,下文会介绍几种。其名字蓝尾石龙子虽然是对于其特征命名的,但是这是专有名词,特指Eumeceselegans这个物种,所以其他的蓝尾的石龙子不能叫“蓝尾石龙子”,不然就会引起混淆。国内就有一个幼体和本种长得非常像的石龙子,名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capito,其幼体几乎无法区分,成体颜色区别较大,就是商家俗称的(北)五线(蓝尾)石龙子。具体可见

中文正名:南滑蜥 学名:Scincella reevesi小型的石龙子。滑蜥属Scincella的特征是眼下具有一块无鳞区域称为睑窗。该种前肢后体侧有红斑,可与国内的其他滑蜥区分。分布中国华南地区及东南亚地区。

我国南部地区可见,但是跑太快了,没点反应速度采不着

中文正名:宁波滑蜥 学名:Scincella modesta滑蜥属的另一个成员,中国特有种。该种主要分布华东地区,但是在华北地区也有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经常有发现石龙子,除了黄纹石龙子之外,还有一种小型的就是这种的北方亚种S.m.septentrionalis。个人也在崂山捕获过。只是文献记载不足,很多应有的产地都没有记录。

中文正名:铜蜓蜥 学名:Sphenomorphus/Lygosoma indicus 别名:蝘蜓该种是原Lygosoma属内被分出去的物种,是国内常见的石龙子,分布长江以南地区。不过幼体与滑蜥很像,可以通过睑窗来区分这2类蜥蜴。

这种贼喜欢咬人

蜥蜴科 Lacertidae

蜥蜴科是人类最早认识中的“蜥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和石龙子科一样,该科在我国境内也原生分布很多物种,所以讲起来也是个大工程了orz

中文正名:捷蜥蜴 学名:Lacerta agilis 市场俗称:捷蜥、翡翠蜥(错误) 进帖子的时候大家就看到了,我把这种拿来镇楼。因为这种是所有蜥蜴的模式种。所谓模式种,就是一个属内最早命名,用来描述该属特征的物种。生物的二名法命名是由林奈Linnaeus创立的,从1758年1月1日《自然系统》第十版出版时开始生效,1758年命名的第一批物种就是最早被命名的物种。不过早期林奈创立的分类系统没有科这个等级,目下面直接就到属了,并且当年记录的物种还不多,故林奈把所有的蜥蜴全部归入了蜥蜴属Lacerta,包括鬣蜥,石龙子之流。当然这在现在的分类系统看上去有点可笑,但是当时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它奠定了蜥蜴分类的基础。普通鬣蜥,美洲鬣蜥(IG)都是当年林奈命名的物种,当时二者的学名是Lacerta agama和Lacerta iguana。当然后期人们对物种的认知逐渐增多,认识到这些形态产地各不相同的蜥蜴归在一个属里是不科学的。故取了它们的种名,作为属名得到了Agama agama和Iguana iauana的学名,该学名沿用至今,并且后人以该名字命名了科的名字。所以看到属名和种名完全相同或者仅差一个字母的学名,那么这个物种基本就是林奈命名的。之前说的那么多蜥蜴不少学名就是这样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当年的Lacerta属是所有蜥蜴的模式属,而捷蜥蜴是这个属的模式种,故捷蜥蜴是所有蜥蜴中最早命名的模式种。好了说了不少题外话。这种蜥蜴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蜥蜴之一,西起英伦大不列颠岛,东至中国新疆。是典型的古北界物种。英文名是sand lizard,直译的话容易和鬣蜥科沙蜥属的种类混淆,不建议那么叫。该种在英国是受保护的动物。雄性绿色,并杂有黑色的网状斑纹,背部依产地和个体的不同可能有褐色带或者没有,雌性褐色,易与雄性区分,图片中上为雄性,下为雌性。栖息于岩石,山地,树林,草地,能借助其他动物的洞穴藏身。捕食昆虫,偏好蝗虫。同时由于个体较多,也是其产地各种蛇类,尤其是蝰蛇的主要食源。国内市场夏季可见,但是商家经常会错误的把它叫成翡翠蜥,俗称翡翠蜥的是和它同属的另一个物种,并且中国没有分布,下文会给予介绍。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看到这么一大段就应该能知道这种蜥蜴的重要性了。这是所有蜥蜴中最早被命名的一个,而且其广泛的分布确实对得起这个荣耀。我国新疆地区也分布有这种。同时这也阴差阳错地成为了我饲养过的第一种蜥蜴。入手有季节性,一般在夏季的时候市场上比较多,价格有的时候跟公母有关,而且地区差别极大,有些爬宠行业不发达的地方商家坐地起价,30元-200元都有见过。器材方面需要一个平箱,水盆,食盆,躲避。垫材还是见仁见智,我当时是使用木屑养的,其实最好使用不会误食的垫材orz。食物是活体昆虫。WC个体有的时候会有些体外寄生虫,发现有的话抓住脑袋泡高锰酸钾浴液可以祛除。繁殖季节在春季,产卵4-14枚,貌似网上有养殖它的技术文章,所以难度应该不会很高。

中文正名:山地麻蜥 学名:Eremias brenchleyi 国产的麻蜥种类,分布华北和东北地区,华北最常见的蜥蜴。喜欢在树木较少的阳坡上活动,行动迅速。麻蜥是典型的古北界物种,向南一旦越过秦岭-淮河分界线,进入东洋界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市场上的XX麻蜥基本上都是它。作为食材和饲料在北方被大量养殖,很方便地就能购买到。器材依旧是平箱,水盆,食盆,躲避。垫材方面用厚纸巾、报纸、椰土之类的都没有问题。食物是活体昆虫或者专用饲料之类的,推荐专用饲料,也可以自己买材料按照技术文章中的比例配饲料。基本养起来不用多操心。繁殖方面网络上的技术文章里已经有详尽的资料了。推荐怕失败的新手尝试尝试。

中文正名:荒漠麻蜥 学名:Eremias przewalskii 市场俗称:虎纹蜥 体型较大的麻蜥种类,国内分布于西北地区,国外分布中亚地区。近年来该种也逐渐作为宠物而出现在市场上。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近几年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起来的物种,市面上基本都是WC个体。从它身上我看到了曾经的丽纹龙的遭遇……入手特别容易,现在基本上每家花鸟市场转一圈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市场俗名起得越来越花哨了,虎纹捷蜥,荒漠虎纹蜥都是它,价格从50-200元不等。器材方面你需要一个平箱,一个躲避,一个食盆。水盆和栖木之类的都是可选的。食物方面可以吃活体昆虫,某些个体完全可以用喂麻蜥的饲料。因为入手的基本都是WC,所以经常会有内外寄生虫之类的,需要注意。蜕皮的个体请与其他个体隔离开,因为其他个体会攻击它。繁殖方面也比较简单,甚至有的时候买来的个体就是已经怀孕的。

中文正名:北草蜥 学名: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民间俗称:蛇舅母 蜥蜴科在东洋界的代表,尾长大约是头体长的3倍。尽管身体只有几cm,加上尾巴全长可超过30cm。体侧花纹有个体差异,可能纯绿,可能绿褐相间,可能褐色,也会随日光照射有所变化。主要分布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吉林有少量分布。广西及西南地区则没有分布。市场上常见的蜥蜴之一,饲养开食方面比较容易,但是抗逆性不如石龙子,但总体来说也是易于饲养的蜥蜴。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明珠大佬已经言简意赅地说过了,有关这种我倒没有多少经验,所以简单略过了

中文正名:南草蜥 学名:Takydromus sexlineatus 草蜥属的另一个物种,体侧的白点易于和北草蜥区分。该种的尾长和头体长的比例比北草蜥更大,尾长可达头体长的4倍。分布相对北草蜥偏南,国内分布华南地区,国外分布东南亚。北草蜥是中国特产的物种,南草蜥国外有分布,2者在广东同域分布。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比北草蜥的温湿度需求要更高一些,中国华南地区常见。WC个体经常有外寄生虫,内寄生虫也有发现。同样因为没有认真养过的原因,简单略过了orz。

蛇蜥科 Anguidae

中文正名:脆蛇蜥 学名:Ophisaurus harti在国内有分布的蛇蜥种类,全长可达30cm以上,行动似蛇,以蜗牛,蚯蚓,昆虫为食。该种是夜行种类,而上述蛇蜥则是日行种类。国内在华东地区及西南地区分布。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最近两年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的物种,我是因为B站某百万粉UP在我耳朵旁边叨叨了两个月才知道这个物种的,然而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淡圈上岸的时期,所以对它的了解也不多。只知道大概是穴居,夜行性,养起来跟养一些国蛇很像,繁殖也比较简单。上面的星级是去请养脆蛇蜥的人看了看给评的,但是可能有王婆卖瓜的成分,在这里就先这样吧。

巨蜥科 Varanidae

在此提前警告一下,中国国内能弄到的巨蜥科种类,无论WC还是CB,是否是CITES附录物种,都是民众口诛笔伐和执法部门紧盯的对象。法律明确规定的保护物种就不提了,非保育品种也有很大概率被错误地鉴定而使饲主遭遇飞来横祸。虽说可能网上饲养交流的人很多,但并不代表你饲养并在网络上炫耀不会摊上事情,请务必千万注意这一点。

以下为CITES公约附录中的巨蜥科物种:

附录I: 孟加拉巨蜥 黄点巨蜥暗色巨蜥 荒漠巨蜥 科莫多巨蜥

除了被列入附录I中的物种外,巨蜥属以下所有物种均为CITESII附录物种

以上附录I的巨蜥全部按照国一处理,附录II的巨蜥全都按照国二处理,请务必注意

中文正名:巨蜥 学名:Varanus salvator 别名:圆鼻巨蜥 民间俗称:五爪金龙 市场俗称:水巨蜥?,泽巨蜥? 首先要说一点,尽管爬友习惯根据该种的英文名watermonitor叫做水巨蜥,但是该种的正式中文名不管是文献还是官方文件一直是“巨蜥”。这个“巨蜥”就是特指Varanussalvator和它的所有亚种。而不是泛指所有巨蜥属的蜥蜴Varanus sp.。正式名字中的“水巨蜥”指的是爬友所说的莫顿巨蜥Varanusmertensi。由于该种种下的亚种分类地位近年有不少改动,所以具体有多少亚种也是个变化的数字,一般来说是7个亚种。由于爬友们的俗称没有什么规律性,Varanussalvator的亚种既有被叫XX水巨蜥的,也有被叫XX泽巨蜥的,但是也有被叫XX水巨蜥和XX泽巨蜥的种类并不是这个物种的亚种,再加上分类变动的问题,就显得比较混乱。所以只能从学名入手,有“Varanussalvator”的,再加上亚种名,则必然是这个物种。该种分布整个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国内也有分布,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一般个体在1.5-2米左右,有些亚种的极限个体能到将近3米,属于大型巨蜥。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此种为一级保护动物,和瑶山鳄蜥一并并列执法部门和林业部门监管最强的物种。在这里列举它只是因为它经常出现于国内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市场上,而且圈内小白经常因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购买它饲养而中招。还是那句话,是个成年人的话就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不是成年人的话强烈建议你为自己的家庭多考虑考虑,别干傻事。这里略过,不多介绍了

中文正名:西非巨蜥 学名:Varanus exanthematicus 市场俗称:平原巨蜥 体型中等的巨蜥,最大1.2米左右。头部较宽,颈部短小。“平原巨蜥”的名字来源于其英文名SavannahMonitor,Savannah音译萨瓦娜,指代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由于不会长得太大,并且性格相对温顺,所以经常被拿来当做宠物,是饲养最多的宠物巨蜥。分布非洲的热带稀树草原区域。

综合:★★★

入手:★★★★

器材:★★

食物:★★

照料:★★★

繁殖:★★★

此种巨蜥在国内市场上很常见,因此单独拿出来抓个典型。看似饲养的人很多,但是其实也是CITESII附录物种,按照国二执法。由于国际宠物贸易和当地人的猎杀,野外种群近年濒危程度连升两级。为了保护它的野外种群建议还是不要考虑这种了。体型相对要娇小一些,因此空间和食物需求没有那么严苛了。虽然如此,市场上的平原巨蜥基本上还都是WC个体,在驯化和饲养方面都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网络上谣传的“平原当狗养”等谣言而疏忽了对它们的照顾。器材方面需要一个至少2米的平箱(建议自行定制),大功率的晒灯,UVB,水箱,食盆,躲避等。偏北又没有暖气的玩家可能需要特殊的加热设备。食物组成比较复杂,幼体主要以杜比亚蟑螂等昆虫为食,亚成体和成体可以喂食巨蜥粮、特定的肉类等。性格与其他巨蜥相对来说比较温顺,但是注意“相对”两个字,如果你把它惹毛了,它依旧有能力让你光荣挂彩(我手上的疤是我不变的信仰qwq)繁殖方面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而且近些年也出现了批量人工繁殖以及变异基因等。当然,注意“相对”两个字,对于初学者来说本种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耐心差或者有养啥死啥属性的最好不要进行尝试。

总结

至此已经把所有蜥蜴中常见好饲养的蜥蜴都过了一遍,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估计还是会有遗漏的,还请大家在评论里多多补充。其中有很多品种因为我自己也没有饲养过所以不好写评语,但是有评语的基本都是我饲养过的,虽说也是经验之谈但是大概也能为刚入爬的萌新做一个参考。还是那句话,无论养啥都要养好。就算蜥蜴们不能像猫猫狗狗之类的哺乳类跟你互动,能激起的共情心也更好,但这并不是粗暴冷漠地对待它们的理由。每一只宠物蜥蜴在来到你手上之前可能都经历过各种各样不快的遭遇,请做一个好主人,让你成为它们一生的幸运。


|爬宠的人都不认识、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

       

爬宠的人都不认识 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
  • 吃壁虎治什么病|
  • 吃壁虎治什么病| | 吃壁虎治什么病| ...

    爬宠的人都不认识 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
  • 蝴蝶翅膀断了能活多久|
  • 蝴蝶翅膀断了能活多久| | 蝴蝶翅膀断了能活多久| ...

    爬宠的人都不认识 常见或好养的蜥蜴汇总|
  • 螳螂吃什么昆虫|
  • 螳螂吃什么昆虫| | 螳螂吃什么昆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