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任意地的近地面大气(对流层),气温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气温的热源是地面。
一般都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以潮州凤凰山主峰为例,海拔大约有1500米,在市区平原地带的温度如果是30℃,那么到主峰就会下降1500÷100×0.6=9℃,大约只有21℃。
所以在爬高山的时候,要准备好衣物,避免因为降温导致身体不适。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也就越低。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海拔升高不仅对温度有影响,对大气压也有影响。海拔越高,大气压减小。因此会出现一些高海拔地区,无法加热食物的现象。
海拔升高对人体也会产生影响。第一次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时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以会出现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还有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有些儿童或者老年人还会出现生命危险。不过,大部分人都可以在海拔5500米以下逐步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会对人体带来一些不可逆的损害。即使生活在高海拔地区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电动势和温度T的关系为E/V=0.0694+1.881×10^-3T/K-2.9×10^-6(T/K)^2。电动势即电子运动的趋势,能够克服导体电阻对电流的阻力,使电荷在闭合的导体回路中流动的一种作用。
这种作用来源于相应的物理效应或化学效应,通常还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因为电流在导体中(超导体除外)流动时要消耗能量,这个能量必须由产生电动势的能源补偿。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海平面 海拔与温度的关系 海拔高度 电动势 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