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程门立雪”讲述的是一个尊师重道的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程颢死后,四十多岁的杨时又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请教另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弟弟)。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耐心无悔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
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没有走,一直在雪中站立着,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程门立雪的故事原文 程门立雪讲了什么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原文为“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的故事原文
程门立雪,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其近义词是尊师重教。有关“程门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另一个就是《宋史》中的《杨时传》。
《程门立雪》主要讲了杨时和游酢来拜见程颐,但是他们在窗外边看见老师在屋子里坐着睡着了,不忍心打扰老师的两人就站在门外,静静等着老师醒来。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过了一会儿,雪已经有一尺厚,这时候,老师醒了过来,他才走进了屋内。程颐说,那个时候他看见了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大学者,而这件事也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
乐不思蜀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大家在生活中都经常会用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吧,一般都是用来比喻自己遇到很快乐的事情然后不去想别的事情,但是其实乐不思蜀的原意是很快乐,不想蜀国。那么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呢?乐不思蜀的主角到底是谁呢?
在三国时期,蜀国的君主刘备很想复兴汉王朝的荣耀,但是他直到离世都没有能完成他的想法,于是让自己三顾茅庐请出的军师诸葛亮好好扶持自己的儿子刘禅,希望能完成自己的梦想复兴汉王朝的荣耀,这也就有了很有名的流传千古的诸葛亮的那篇《出师表》。
但是我们也知道刘禅有一个很有名的外号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他也是乐不思蜀的主人公。即使在诸葛亮前期辅佐了刘禅让蜀国有一定的发展之后,刘禅依旧是那个很没用且昏庸无能的君主。后来的时候,在魏国开始攻打蜀国,刘禅几乎是不战而降,蜀国就此灭亡也没有完成刘备的遗志。
后来司马昭宴请刘禅的时候故意请了蜀国的歌舞想要看看刘禅的表现,没想到刘禅居然是一副纵情生死的模样而丝毫不为国家灭亡而伤心,甚至还说出乐不思蜀这样的话。这让司马昭对于刘禅的防备之心全无,也就此相信所谓扶不起的阿斗是真的败家亡国的刘禅。
虽然刘禅未战而降,但是还是有人觉得这个是一个功德。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争很频繁的时候,老百姓们都民不聊生希望可以过上稳定的生活。蜀国虽然投降,但是老百姓们也免去战争的伤害,而且刘禅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蜀国的老百姓们即使战胜也无法过上稳定生活。
刘禅是蜀汉的第二任皇帝,是刘备的儿子,在位四十年。小名阿斗,是当时皇后有身孕是做梦梦到吞北斗而得名,但是后世也经常会用阿斗和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昏庸无能之人。刘禅前期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让蜀国过上了一定的好日子,但是后来魏国攻打蜀国,杀诸葛亮父子,刘禅无计可施未战而降。
|程门立雪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三国 乐不思蜀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刘阿斗 明朝历史 狮子 程门立雪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程门立雪的故事原文 程门立雪讲了什么故事 程颐 程颢 蜀国 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