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综合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首先,教师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其二,教师要具备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职业道德理想具体表现在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三个方面。
业务素质。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师的业务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其二,教师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合理的能力结构是教师在工作中综合运用各类知识实施教育职能的保证。
个性心理品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也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素质。要培养出个性品质健全的学生,教师本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
身体素质。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有较强的耐受力、敏捷的反应力、充沛的精力、较强的视力和听力、宏亮的声音等。
教书育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经济学综合基础包括哪些方面
经济学综合基础包含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两方面。
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宏观等。
应用经济学分为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两种: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归纳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教育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
考纲解析
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要掌握,有可能出分析题)
面向全体学生
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改变仅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做法,有失教育公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是以学生注动精神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素质教育的实施
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调整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要掌握)
把教学目标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构建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体系(最为迫切、最为关键的一步)
全方位跳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 (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重智育,轻德育。
重文化知识传授,轻创新精神培养。
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ü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探讨
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改革考试制度
第二节学生观
学生观即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它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在实施新课程中,学生是核心。
考纲解析
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4.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学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
全面发展教育,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得到多方面发展而实施的培养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的总称,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学生的本质特征
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学生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2)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的内涵(以理解为主)
从社会发展思想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3)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
从教育思想看,以人为本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在教育活动中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成长;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3)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以人为本,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应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1.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
2.要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3.要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班集体。
4.要公正合理地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
5.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
1.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内在要求。
3.有助于教师自我形象的重塑。
4.提升办学品位。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在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育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三节教师观
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
考纲解析:
1.
重要知识点:
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2.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4.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ü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劳动不是简单劳动,而是复杂的精神劳动。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性(教师劳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空间上具有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教师劳动对象是人。教师的劳动不仅周期长,而且见效慢。)
4.主体性、示范性(教师自身具备的素质影响学生。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能力等发挥。)
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包括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
(3)专业能力的发展
(4)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职前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5.自我研修
6.同伴互动
7.家校合作
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方法
1.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3.培养创新精神与强化创新能力
4.重视教师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5.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终身学习
1965年,法国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1.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特点的必然要求
3.终身学习是教师工作对象特点的必然要求
教师终身学习的内涵
1.师德修养
2.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3.反思能力的培养
4.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
5.对学生和自身的研究
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
1.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终身学习
2.在反思中促进终身学习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教师法律法规概述
教育法的体系
教育法的六个层次:
1)宪法中的有关教育条款
2)教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教育单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
4)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 、发布)
5)地方性的教育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党委会等制定 )
6)教育章程
教育法的原则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2.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基本方针,保障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
3.确立不同主体的责任,维护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法的功能
1.规范功能
2.标准功能
3.预示功能
4.强制功能
教育法律救济的措施(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获得恢复和补救的法律制度)
1.行政途径
2.司法途径
3.仲裁途径
4.调解途径
第二节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考纲解析
1.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第二节的复习内容,具体看课本
第三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考纲解析
1.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宪法》赋予教师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
6.文化教育权
7.监督权
《教师法》赋予教师的职业权利(重要掌握,经常考的)
1.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3.指导评价权
4.获得报酬待遇权
5.参与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宪法》规定教师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其他方面的义务
《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义务(重要掌握,第5点经常考)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地址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应承担的责任
2.教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应承担的责任
3.教师实施性犯罪应承担的责任
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1.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1)侮辱、殴打教师
2)对教师进行打击报复
3)拖欠教师工资
2.教师的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1)教师的违法行为
2)执法机关及处理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发生的几种犯罪行为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发生的几种犯罪行为
1.故意伤害罪
2.过失致人重伤罪
3.侮辱罪
4.强奸罪和奸淫幼女罪
5.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依法执教
1.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
3.依照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4.保障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
5.教育方式必须合理、合法
6.妥善处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学生权利的保护
考纲解析
1.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学生的权利(重要掌握)
1.人身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肖像权、荣誉权、隐私权、安全权)
2.财产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等)
3.受教育权(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三个方面)
4.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
考纲解析
1.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业准则。
2.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文件精神。
3.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1.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遵守的职业伦理
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为特定的道德规范体系
3.教师职业道德是从教育活动的特殊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
1.教师职业理想
2.教师职业责任
3.教师职业态度
4.教师职业纪律
5.教师职业技能
6.教师职业良心
7.教师职业作风
8.教师职业荣誉
9.教师的教育人格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境界的高层次性
2.意识的自觉性
3.行为的典范性
4.影响的深远性
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作用
1.对教师起调节作用
2.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3.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忠于教育事业的原则
2.教育民主的原则
3.教育人道主义的原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重中之重的重点)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爱岗敬业。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以上24个字,务必要记住,为帮助记忆,可记住以下口诀
爱 爱 关 教 为 终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内容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共七章二十二条
1.总则
2.配备与选聘
3.职责与任务
4.待遇与权利
5.培养与培训
6.考核与奖惩
7.附则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注重公平,面向每一位学生。
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
考纲解析
1.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2.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思想行为规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5)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
1)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项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
3)精心编排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
4)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5)上课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
6)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
7)教学计划应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缺课。
(三)教师人际行为规范
1)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
2)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记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乱短;平等相待,不卑不亢;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3)教师与领导之前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四)教师的礼仪行为的基本要求
1)衣着整洁,朴实大方。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好形象。
2)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五)教师语言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科学规范,准确简明,富有示范性;
2)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通俗诙谐,富有幽默感;
3)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富有层次感;
4)准确生动,严谨纯洁,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
5)声音洪亮清晰,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6)文雅流畅,讲究忒想,使用普通话,富有条理性。
教师行为规范主要内容的解读
(一)教师的思想行为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2)热爱教育事业
3)为人师表、遵纪守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
1)精心上好每一堂课
(1)上课前悉心准备;(2)课上尽心讲授;(3)课后倾心交流
2)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1)获取广博文化知识;(2)具有扎实专业知识;(3)掌握教育科技知识;(4)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3)努力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1)分析自我,了解学生; (2)加强学习,处处留意; (3)关注过程,时时反思
(三)教师的人际行为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3)教师与同事及领导的关系
(四)教师的礼仪
1)个人礼仪
2)学校礼仪
3)公共礼仪
第四章文化素养
考纲解析
1.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4.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5.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6.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7.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此章节被考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其中关于第一节历史、第四节中国文化知识需要特别注意下
第一节中外历史重大事件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
一)古代(约170万年前-1840年)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2.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被称为“战国七雄”。
3.秦王嬴政灭六国,定都咸阳,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4.三省六部制,隋朝时正式建立,在唐朝得到进一步完善,六部包括吏部(吏政)、户部(财政)、礼部(学政)、兵部(军政)、刑部(法律刑狱)、工部(营造工程)。
5.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6.唐玄宗李隆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被誉为“开元盛世”。
补充
①荆轲刺秦(故事来历):荆轲在为秦王嬴政展示地图时,从地图卷袖中抽出隐藏的匕首,准备刺杀秦王(“图穷匕见”的成语就出自于此),但最终失败。
②南北政权更迭:南朝包括四个相继存在的政权:宋、齐、梁、陈。北朝经历北魏、东魏西魏对峙、北齐北周对峙三个时期。
③“玄武门之变”(故事来源):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④“陈桥兵变”(故事来源):“黄袍加身”典故来源于此。赵匡胤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赵匡胤为宋太祖。
二)近代(1840-1949年)
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
2.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
3.八国联军,1901年6月,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八个国家的军队组成联军进犯北京。1901年9月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4.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始。
5.1935年1月15-17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6.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这是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也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
补充
①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越发》。
②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为核心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革新运动。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批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民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③九一八事变:也称“沈阳事变”,在中国非正式场合称为“国耻日”。
三)现代(1949-至今)
1.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世界历史重大事件
1.1776年7月,《独立宣言》的颁发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1799年11月,拿破仑推翻督政府,建立了拿破仑为首的执政政府。历史上称为“雾月政变”
3.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牛顿力学为理论,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4.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磁学为理论指导,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补充
①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源于英国,在法国形成高潮。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德国的康德等。
②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冷战:1945-1990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与以苏联微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分歧和冲突严重。1991年苏联解体,长达40多年的“冷战”告终。
第二节著名科学家与常见科普读物
我国著名科学家
1.鲁班,我国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为祖师。
2.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其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
3.李冰,主持修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
4.张骞,开辟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
5.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6.郦道元,《水经注》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7.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8.郭守敬,《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9.侯德榜,侯氏制碱法创始人。
10.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
11.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之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12.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13.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14.袁隆平,被誉为“杂家水稻之父”。
补充
①华佗: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华佗创编了一种锻炼方法,叫做“五禽戏”。
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国第一部理论到实践确立辩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③裴秀:《禹贡地域图》,开创我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④孙思邈: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其中《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影响最大。被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很深远。
⑤宋应星:《天工开物》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国外著名科学家
1.莱布尼茨,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
2.施莱登,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始人之一。
3.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遗传学奠基人。
4.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发明了乳酸杆菌的“巴氏消毒法”。
5.波尔,近代物理学大厦的基础——量子力学。
补充
①苏格拉底: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著名思想有: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反诘法等。
②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还著有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
③瓦特:英国著名发明家。双动蒸汽机。
④富尔顿: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船“克莱蒙特”号,是世界上轮船的首创者。
⑤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物种起源》。
⑥门捷列夫: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著有《化学原理》一书。
⑦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
⑧贝尔:反发明了电话,被誉为“电话之父”。
⑨霍金: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宇宙之王”。
中外常见的科普读物
一)我国科普图书精选
1.《变幻多彩的地球》—作者:陶世龙
2.《和平的梦》—作者:顾均正
二)国外科普读物精选
1.《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伊林
2.《科学无处不在》—作者:大泽幸子、米村传治郎
3.《趣味数学》—作者:别莱利曼
4.《时间简史》—作者:史蒂芬.霍金
补充
①《当代博物馆丛书》作者:崔振华等
②《花鸟虫鱼及其他》作者:周建人
③《超越时空》作者:加来到雄
④《大灭绝》作者:许靖华
⑤《冰河世纪》作者:雷纳.克鲁门勒、伊莉莎白.费雷诺
⑥《剑桥少儿百科》作者:奥斯汀
⑦《麦田圈密码》作者:席尔瓦
⑧《大师的智慧》作者:萨沙、拉兹列
第三节科学常识
自然科学常识
1.太阳系,包括8颗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2.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3.司南:中国古代利用磁石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
4.战国时期《韩非子》最早记载了司南。
社会科学常识
1.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要素和属性,指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固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
2.亚太经合组织,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经济合作机制。宗旨和目的:为该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变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3.绿色GDP: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
4.世界上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自然地理知识
一)中国地理常识
1.中国东临太平洋,自北向南的临海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其中渤海是内海,南海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领海。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3.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 、太湖、洪泽湖、巢湖。
4.五大咸水湖: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乌伦古湖、羊卓雍措。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5.五岳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6.佛教四大名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7.道教四大名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
二)世界地理常识
1.最咸的海:红海;最淡的还:波罗的海;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分布国家最多的海:加勒比海(包括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买加、波多黎各等)。
2.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世界最长的湖泊:里海;海拔最低的湖泊:死海;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3.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4.霍尔木兹海峡:世界重要的咽喉,石油海峡,被西方称为“海上生命线”。
5.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的屋脊”
6.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补充
①国际护士节: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为了纪念护理学创始人、英国护理学先驱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
②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的重要政治制度。
③居民消费指数(CPI)反映一定时期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驱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
④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用来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⑤海峡:我国有三大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⑥群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南沙群岛是我国分布最南、岛礁最多,散步最广的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是太平岛。
⑦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⑧盆地: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四川盆地。
⑨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最南部和非洲大陆西北部之间,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
⑩曼德海鲜: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是沟通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的要道。
⑪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与火地岛之间,是南半岛一条重要海峡,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为纪念麦哲伦而命名。
⑫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⑬面积最小的国:梵蒂冈
⑭国中国:是指领土完全被另一个主权国家包围的国家,世界公认的有三个国中国:梵蒂冈、圣立马诺、莱索托。
第四节文化常识
民族风俗
1.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纪念黄帝的节日。三月三的习俗: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民间: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荠菜(串心菜)以及歌会等活动。
2.清明节: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3.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无”纪念屈原。
4.中秋节: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5.除夕: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
6.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沐浴节是藏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7.傣族舞:较为典型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噶光”等。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性 表演性的舞蹈。
8.藏族舞:锅庄、弦子、热巴等种类。
9.蒙族舞:蛊碗舞、筷子舞最为著名。
10.朝鲜族舞:农乐舞、扇舞、假面舞等。
11.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其中西安市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古都。
12.年龄别称:知天命指男子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喜寿指七十七岁;米寿指八十八岁。
天文历法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古代科举制度及学校制度
1.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2.连中三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3.鼎: 殿试一甲三元:状元、榜样、探花。
4.国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5.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
6.书院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
华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7.常见借代词语
桑梓—家乡桑麻—农事南冠—囚犯庙堂—朝廷
补充
①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的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
②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龙抬头是每年的二月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庆祝“龙抬头”。
③那达慕大会: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的三项运动时摔跤、赛马和射箭。
④汉族舞:其中以胶州的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舞、灯舞为主。
年龄别称
①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②垂:三到九岁的儿童,又称“总角”
③豆蔻:女孩十三四岁。
④及 :女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二十岁,也叫“加冠”。
⑥而立之年:指男子三十岁。
①四象:东官青龙、北官玄武、西官白虎、南官朱雀
②彗星袭月: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①烽烟:战争
②黄发:老人
③丝竹:音乐
④布衣:百姓
⑤手足:兄弟
⑥伉俪:夫妻
⑦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第五节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一)先秦时期作家作品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
2.左丘明——《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3.左丘明——《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二)两汉时期作家作品
班固:《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司马迁:《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隋唐五代时期作家作品
1.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有:《在狱咏蝉》等。
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
3.李白:诗仙
4.高适:边塞诗人,《燕歌行》等。
5.岑参:边塞诗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四)宋元时期作家作品
1.司马光,主编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代表作有《孙权劝学》等。
2.李清照,《李清照集》、《漱玉词》、《武陵春》等。
3.马致远,元代戏剧家,代表作: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
(五)明清时期作家作品
1.罗贯中《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2.吴敬梓《儒林外史》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中国现代、当代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1.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矛盾: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名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3.老舍: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4.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5.抗战三部曲《火》、《冯文淑》、《田惠世》;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
国外主要作家及代表作
1.莎士比亚:代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
2.莫泊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羊脂球》、《俊友》、《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3.夏洛蒂.勃朗特:英国作家,《简爱》是他她的代表作。
4.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补充
①孙子:《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②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③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④李白:诗仙,代表作:《静夜思》《渡荆门送别》《望天们》《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⑤孙子:《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⑥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奠基人,其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⑦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赞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⑧李白:诗仙,代表作:《静夜思》《渡荆门送别》《望天们》《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⑨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⑩薄伽丘:被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⑪福楼拜:代表作品:《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等,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⑫拜伦:主要作品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和代表作讽刺诗体小说《唐璜》
①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之一。他的《伪君子》《 吝人》是世界喜剧中最出色的作品。
②普希金:被誉为“俄国文学的始祖”代表作品:《自由颂》《致大海》《茨冈》《上尉的女儿》等。
③德莱塞:代表作长篇小说:《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等。192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美国悲剧》,被美国进步文学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第六节艺术常识
中国的艺术文化
l张大千:中国泼墨花甲、国画大师、书法家,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代表作品有:《爱恨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等。
l徐悲鸿,代表作《奔腾马》、《群马》、《珍妮小姐画像》等。
l冼星海: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交响曲《民族解放》等。
l聂耳: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l隶书,起源于秦朝,代表作《张迁碑》、《曹全碑》。
l颜真卿,主要有《多宝塔碑》、《裴将军碑》、《颜氏家庙碑》等。
l戏剧艺术:京剧,《霸王别姬》、《白蛇传》、《定军上》、《贵妃醉酒》等。
l越剧,《梁祝》、《西厢记》、《红楼梦》等。
l评剧,《花为媒》、《秦香莲》、《杨三姐告状》等。
l豫剧,《春秋配》、《花木兰》等。
l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
国外的艺术文化
l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杰作《蒙拉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
l拉斐尔,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作品有:《圣玛利亚的婚礼》、《圣乔治与龙》、《雅典学派》、《椅中圣母》、《西斯廷圣母》等。
l梵高,代表作《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
l巴赫,代表作品《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l莫扎特,代表作:《奏鸣曲》、《协奏曲》、《安魂曲》、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唐璜》等。
l肖邦,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代表作:《钢琴协奏曲》、《叙事曲》、《夜曲》、《革命练习曲》等。
l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l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阿布辛贝圣庙
补充
①曹不兴:擅长人物画和佛像画,被誉为“佛画之祖”。
②张僧繇:擅长佛像画,作品多为卷轴画和寺庙壁画,“画龙点睛”的故事源于他为寺庙作壁画的传说,代表作:《二十八宿神形图》、《汉武射蛟图》等。
③吴道子:被尊称为“画圣”,吴道子擅长画佛道、人物、山水、鸟兽、阁楼等。主要作品:《送子天王图》、《明皇受篆图》等。
④张择端:擅长画楼阁、屋宇、人物。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⑤沈周:明中期画人画“吴派”的开创者,“明清四家”之一。主要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等。
⑥仇英:“明四家”之一,擅长画人物,尤其精于仕女图。主要作品:《汉宫春晓图》、《桃源仙境图》等。
⑦郑燮:“扬州八怪”之一。郑燮书画皆擅,尤其精于画竹、兰,代表作品:《板桥全集》。
⑧阿炳:擅长二胡。主要作品《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
⑨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代表作有《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与其子王献之被后世合成为“二王”。
⑩张旭:“草圣赞誉”。主要作品:《古诗四贴》、《草书心经》《郎官石柱记》等。
⑪米芾:“宋四家之一”传世作品:《蜀素贴》《方圆庵记》等。
⑫蔡襄:“宋四家之一”。主要作品:《万安桥记》等。
第七节艺术鉴赏与教学艺术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注意
感知
联想
想象
情感
理解
第五章教师的基本能力
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
考纲解析
1.主要考核平时的办公室软件:PPT、WORD、EXCEL等,以单选为主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2.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3.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4.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5.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第二节逻辑思维能力
考纲解析
1.
以理解方法论,然后应用为主
需要理解其中并多动手练习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2.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
事物之间的关系
3.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逻辑的基本概念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
特点: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性联系。
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
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1.定性分析
了解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主要解决“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2.定量分析
为了确定客观对象各种成分的数量的分析,主要解决“有多少”的问题。
3.因果分析
为了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变化的原因分析,主要解决“为什么”问题。
4.可逆分析
作为结果的某一现象是否又反过来作为原因,从而产生原来是原因的那一现象呢?
5.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它将分析对象看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系统分析又是一种多层次的分析,它把分析对象看作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
二)综合
综合就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认识。
1.感觉活动综合
2.理论的综合
3.自然科学的综合
三)概括
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在思想上把从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上,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个概念。
比较、演艺、归纳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
比较是对照各个事物,以确定其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
1.横向比较
2.纵向比较
二)类比
类比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三)演绎
演绎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
1.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1)直言命题分类(大家自己看)
(2)对当关系
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存在必然制约关系,这种关系叫做直言命题之间的真假对当关系。
①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②下反关系:具有下反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③反对关系。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同假。
④从属关系: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3)直言命题的主要推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三段推理
变形推理
第一,换质推理
第二,换位推理
第三,换之位推理
2.复言命题
复言命题是由若干个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可将复言命题分为四种: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四)归纳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1.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归纳和演绎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两条方向相反的思维途径,前者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后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归纳和演绎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的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的起点。
首先,归纳与演绎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其次,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
2.归纳类题目
1)削弱型。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论证或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最能反驳或削弱题干的选项。
2)加强型。一般是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该结论。
3)前提型。在题目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到另一部分前提来将推理补充完整的试题。
4)解释型。一般是题目中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现象或说法,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出能够解释的选项。
5)评价型。要求考生对论证的结构、观点、有效性、错误等作出评价。
6)结论型。题干中给出几个前提或条件,要求从选项中选出可能的结论的题目。
五)图形推理
1.对比推理
2.视觉推理
3.拆分重组推理
4.平面图空间还原推理
5.九宫格推理
6.延续推理
第三节阅读理解能力
考纲解析
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筛选并整合图画、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
重要细节;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
以上主要提供方法,便于我们更好地做分析题;
在分析题中,一般会提出的问题,如上第2点,占4分,第6点点10分。
第四节写作能力
考纲解析
1.知道各个文体,根据试卷提出的文体进行撰写,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2.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材料
3.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4.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教师综合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综合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知识点归纳 经济学综合基础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