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的由来是什么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
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春节的由来是什么
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由来有许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在古代,民以食为天,古人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年的名称从周朝开始,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春节象征团圆、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第二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称为春节,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第三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在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被忽然响起的鞭炮吓得逃走了,它来到下一个村庄,看见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也吓得掉头逃跑,"年"又换了一个村庄,看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再次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穿红衣等,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春节的风俗。
春节的由来是什么
春节由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
如岭南部分地区沿承有在新年初一拜岁的习俗,新年期间隆重盛大的拜神祭祖节仪活动,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的蛛丝马迹。
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立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故立春为“岁始”(岁首),也即“岁节”。
|春节拜年的由来是什么
春节拜年的由来 春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