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
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后来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内容拓展:
中秋节源自于上古时代人们对天象的崇拜,在秋夕祭月的习俗,后来以月亮的团圆形状来昭示人的团圆,在中秋节当天人们会祭月、赏月,还会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节日起源
中秋节起源于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又叫做祭月节、月光诞、仲秋节、秋夕、团圆节等,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主要有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玄宗故事、月饼起义等。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是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由于“秋分”这天在夏历八月里的日子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在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据西汉《淮南子》中记录,是因为嫦娥偷吃了她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来的不死药,于是她登上了月宫,变成了天宫中捣药的蟾蜍。“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生出了多个故事版本。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起源是什么
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二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也有历史学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时候。这一天,唐军裴寂看见月亮,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成功解决了军中粮食不够的问题。此后,人们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此作纪念。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
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和由来 中秋节节日起源 中秋节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