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含义和风俗
惊蛰是24节气之一,其时间通常为每年公历的3月5日或6日。惊蛰时节,春气萌动,温度回升,春雷阵阵,春雨淅沥,大自然焕发生机,一年春耕也由此开始。惊蛰有三大风俗,分别是祭白虎化是非、打小人去霉运、祭雷神蒙鼓皮。
祭白虎化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谓祭白虎,是指拜祭时用纸绘制白老虎,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用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去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打小人的意思。
祭雷神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雷神蒙鼓皮的习俗。
惊蛰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惊蛰最开始并不叫惊蛰,而是叫做“启蛰”。顾名思义,“启”自然就是最初的意思,“蛰”是蛰伏的意思,启蛰就是说曾经在冬季时候那些蛰伏的动物们,到了这个时候,都纷纷跑出来了,动物开始活跃,植物自然也不会闲着,这时候就慢慢进入到了春耕的季节,长时间的农闲时间已经过去,农家人们就要开始忙活春耕了,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
启蛰后来之所以改名叫做“惊蛰”,是因为到了汉景帝时代,因为汉景帝名为刘启,所以需要避讳,于是将启蛰改名为惊蛰,也有“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的意思。
而后来到了唐朝时期,已经没有必要避讳了,所以又重新开始使用“启蛰”这个名字,但是因为“惊蛰”的时间已经有好几百年,所以这个习惯已经改不过来了,惊蛰就沿用至今。
惊蛰的意思,惊蛰的含义
惊蛰是一个节气名,意思是在春雷的惊动中,冬眠的动物醒来,开始四处活动。惊蛰是我国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仲春时节,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上升,农民要开始准备春耕。
这个节气最开始称为“启蛰”,后来为了避讳汉景帝的名字刘启改为了“惊蛰”。我国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受到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
|惊蛰的含义和风俗
惊蛰的含义 惊蛰的含义和风俗 惊蛰的意思 惊蛰的来历和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