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浅谈二战德国各型坦克|

浅谈二战德国各型坦克

一.1号坦克

浅谈二战德国各型坦克|

小豆芽,脆的很,德国早期坦克实验品在战争时期作为三号,四号的补充型,该车实验性质较强.

二.2号坦克

同样都是小豆芽,比一号坦克要硬一些,可以理解为一号的加强版,在战争中,主要作为侦查坦克,用后期大部分都给改成坦克歼击车和防空车。

三.3号坦克

三号早期型号

三号坦克,二战德国早期装甲主力,早期用的是37毫米小水管打打法国苏联的轻型坦克还可以,而在遇到了t34危机之后,后期基本上都换成了50毫米长管炮,然而还是摆脱不了到了二战后期被改成各种坦克歼击车的命运

装备了50毫米长管炮的三号

装备了75毫米短管炮的三号n型,这种坦克主要安插在虎式重坦克营中,作为护卫

四.4号坦克

这款坦克伴随了三德子从波兰闪击战到柏林会战,因为其性能均衡可靠,耐用,被德军装甲兵亲切地称为军马,早期的四号坦克使用的是75毫米短管炮,用来对付步兵,但是自从t34危机之后,就换为了75毫米的长管炮,到后面甚至有计划,打算给他装上豹式的超长七五。

装备短75的四号早期型

装备了长七五的四号h型

五.5号坦克

豹式坦克,被称为二战德国生产过最好的坦克,拥有优越的机动性和强大的火力,与虎式坦克一起成为当时战场上梦魇般的存在

六.6号坦克

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1942年出道,42年到43年间成为了战场上的主宰,在盟军装甲兵中如果说有人击毁了一辆虎式坦克,那么别人就会尊称他为驯虎者,只不过面对虎式这厚重的装甲和强力的火炮,又谈何容易呢?

七.6b坦克

虎王坦克,号称二战时最强力的坦克,两倍于虎式的装甲,并配有当时最强力的反坦克炮,以至于到二战结束,战场上并没有任何一辆虎王被从地面的火力正面击毁,可惜生不逢时只生产了482辆德国就投降了

别忘了三联哟,点赞破十更新下一期

二战德国各型坦克和歼击车辆汇总 十一 七号坦克

在虎王坦克之后,德军装甲部队主战坦克的成型发展历史便画上了一个句号。事实上,在纳粹德国的发展计划中,还有两型实战型坦克计划,即七号坦克(狮式)和八号坦克(鼠式)。只不过,这两型的坦克的命运并非那么的好。

这一期我们来看一看七号坦克。

为下一代牺牲:七号狮式坦克(德语全称:Panzerkampfwagen VII Löwe )

概念图(停留在概念)

七号坦克的设计,和虎系列坦克设计处于同一时代。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基本由克虏伯牵头,而后者是保时捷、亨舍尔的“虎式三大战役”(30吨级,36-45吨级,56吨级)。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就生产了60辆T-35超重型坦克,这种“脆皮、不抗揍、徒有虚名”的超级坦克在苏德战争中除了吓唬敌人,在真正达到坦克的机动性、对战中型坦克等等方面表现都不如苏联前线的T-34和KV式。倒不如说是个钢铁制造的残血版“九头蛇”。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军在应对五花八门的苏联坦克时,也遇到了这个“九头蛇”。和1941年一齐被缴获的大量苏联坦克一样,一辆T-35也“荣幸地”加入了这一行列。而T-35这类奇妙的生物被克虏伯搞来参观。美其名曰“学习”,不如说是“懵圈”。

T-35原型车,这一多炮塔设计曾经使多个大国倾倒,然而在苏德战场上,迎接他的只有“大人,时代变了”

但是克虏伯的确悟出了点什么,比如造一种更重的超重型坦克。

这在当时的德军是个必需品。苏德战争初期,面对装甲劣势,德军采取的做法往往是战术打击,例如莱因哈特利用两个师的机动将苏军逼到沼泽地中,利用苏军步调不一致的进攻抓住弱点击毁苏军坦克。像克莱斯特集团军利用88炮进行强力打击......尽管在战争的前6个月,仅仅被缴获的苏军坦克就已经相当惊人,但是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工业生产力更进一步,因而德军非常需要强击火力。在设计中的虎式豹式不足以达到装甲的发展全部需要,还需要特重型坦克来进行更为绝对的压制。

狮式坦克概念图

克虏伯的方案很符合这种压制的观点:150mm37倍/40倍的主炮,或者105mm70倍主炮,要求最大时速44kph,乘员5人,全重90吨。

但是和后来的虎王、鼠式一样,想要造一个大号的坦克还算容易,让它动起来真是难上加难。

怎么办?普通的发动机没法用,就换更猛的!鱼雷快艇(Schnellboot)所使用的戴姆勒-奔驰20汽缸MT 502柴油引擎有将近1000匹的马力,研发人员的脑筋动的相当狠——不过这个设计压根没采用。

1942年2月到5月,狮式坦克在纸面上出现了六种计划,所有计划都有些许差异,但总体上还是为了迎合相同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种计划,它外形比较像象式坦克歼击车或者M109自行火炮,相对比较前卫。其采用回转炮塔,有三个乘员。

但狮式的设计是后置炮塔设计,研发人员却又尽力地使用虎II的零件,这样便于后勤的工作。然而,一系列的迁就和强求直接崩翻了6种方案,最终拍板了两种新的方案(重型方案即为从后置炮塔设计发展而来)。

狮式坦克最后的方案为轻装狮式坦克(Leichte Löwe)和重装狮式坦克(Schwere Löwe)。两种坦克都相当符合超重型坦克的标准——轻狮全重76吨,配有100mm正面装甲,理论时速27kph。重狮全重达到90吨,正面装甲设计为150mm,理论时速23kph。

超重型坦克设计达到这个程度,可见其笨重。然而大盾就意味着要扛得起大口径的炮。无论是轻狮还是重狮,都配备KWK105mm/70L的火炮,和常规坦克基本相似的,配备一挺7.92mm MG34同轴机枪。

不知道是谁做的什么模型,还是贴出来吧

这种坦克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后勤和基础设施的巨大破坏。坦克设计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像小胡子这样的“辛苦的坦克创造者”却只想着把更猛的大炮安在坦克上,不仅仅是对设计师的压力,也是对坦克本身的压力。如果只是换装更长一点的或者改进的强火力型号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胡子一声令下就把坦克设计师们给搞炸窝了:不仅对轻狮毫无兴趣,而且还把重狮的火炮口径增加了近50%,要求安装150mmKWK44/38L火炮。

本来就跑的还不如一印度摩托,往上面安的东西看着还比印度玩的更吓人,坦克设计师怜香惜玉,不想让狮式直接上150炮。一者费时费力,二者为一口径至上的疯子产出一辆勉强跑的比步兵快的吃油魔王也太不值得了。但是,设计师拗不过元首的脾气——他们还想保住饭碗,最终结论是加宽履带,达到900-1000mm,几乎是一步的宽度,同时又使用新的引擎,总算是把理论时速送到三蹦子的上面---30kph。

底盘:要不是看在印度摩托超载更严重的份上,今天就得跟小胡子掰扯掰扯了

克虏伯在研发狮式的过程中,也考虑了自己的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于是,保时捷的团队被引进了一部分,开始还是遵循元首的意见试试150的设计,结果一圈下来足足120吨,虎式的发动机已经是骂声一片,虎王的更是直吐血,这个发动机再强带它也是烂泥拖巨石,软弱无力还纹丝不动。这样的动力系统给谁谁崩溃,更别说这个重量级,就算是能造出来,自家桥也不能要了。慢吞吞的东西,到战场上且不说会被多少敌机当靶子炸,真要被击毁了还真是社区送温暖啊。

大爷,又送铁来了?

在150的构想上搞出另一类方案,炮塔后置可以借用,火炮说死也不能用150了,这个计划被折中成128/61L,想办法把炮管在设计图上搞到车里面,差不多了!这个方案经过一定美化,在如今成为了《坦克世界》的VK7201.(作者注:这种事相当头疼,没玩过这个游戏,然而有不少坦克设计方案被美化或改动后进入了游戏,每次的评论区总有游戏大神找虚拟的当参考,没有办法了,这次姑且写一点信息。)

劳驾,让我这张游戏截图有个位置

克虏伯当时已经参与虎王坦克的设计,在坦克计划逐渐落地的时候,狮式的危机感很强,研究人员不想在小胡子的口径把戏中浪费机会,在150草图之外又考虑了另一种版本——跑得更快的狮式坦克,是轻狮和重狮设计的结晶,仅以强击火炮而言,这个版本采用88mmKWK/71L火炮。设计140mm的正面装甲。

这一狮式设计采用的迈巴赫HL230 P30 12缸发动机可以提供800马力,尽管90吨全重,仍可以跑出35kph的理论时速。这个设计无疑是吸引小胡子的,甚至差一点就要成为虎式的后继型号了(然而虎王又会如何)。

很不幸的,有些事早早就有决定,克虏伯没法只手通天,拿着发展委员会大权是保时捷博士,克虏伯的余力是替这些朋友赶工各类“元首”的“加急命令”的,最后这些五花八门的草图也没能用得上,全都陪着超重型坦克拍板的命令付诸东流了。

早在1942年3月,超重型坦克的合约基本落地,狮式几无翻盘可能,但设计人员还在想办法落实一张张的草图。1942年7月,狮式坦克计划被叫停,德军设计的8型官方主战坦克中,唯一一个没能造出样车的狮式坦克惨淡收场。

根据设计,狮式高3.08米,宽3.83米,长7.7米。按照地形条件可以行驶80-160千米。这一坦克在体积上不逊色于其他超重型坦克,火力设计也能对很多坦克形成压制,然而,狮式最终没能被接受,甚至连被造出来的资格都没有,唯一能留下的,就是一张张设计图纸和制造超重型坦克的宝贵经验,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

下一期想看什么(仅限德军坦克)

二战德国各型坦克和歼击车辆汇总二二号坦克系列

二号坦克,又一个德国陆军欲罢不能的早期要素。

起源:缓冲需求

二号坦克 Panzer II

1934年,德国同《凡尔赛条约》继续打着太极,陆军部门瞪着牛眼等着战斗坦克和支援坦克(分别为后来的三号,四号坦克)进入战斗部队。然而急于恢复军事实力的德军已经无法等待这些坦克出厂了,于是,这一未填补的武器空白被紧急的提上日程,为了满足缓冲需求,武器局向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和MAN公司发出设计邀请,请求一种10吨一下,携带一门20mm机关炮和一挺7.92mm机枪的轻型坦克。

三家公司迅速拿出了样车。

亨舍尔公司合着德军和《凡尔赛条约》打太极的需求,称样车为LaS 100H(100H农业拖拉机),但样车没有炮塔,为敞开式车体,6个小直径负重轮支撑,使用板弹簧悬挂系统。

克虏伯公司样车被称为LKA2,或者LaS 100K(100K农业拖拉机),仅仅是在以前中标的车(一号坦克样车)上进行改进,用4个大直径负重轮(最后一个作为诱导轮,接地),炮塔比一号坦克大,用一门KWK30型20mm机关炮,一挺装有大号防弹板的7.92mm机枪,并使用Zeiss潜望镜,视野宽阔。

MAN公司拿出了LaS 100MAN(100MAN农业拖拉机),采用同英国“卡登·罗伊德”坦克相似的外形,每侧有3个拖带轮和6个小直径负重轮,也使用2个一组的板弹簧悬挂系统,同亨舍尔公司一样没有炮塔。

在大家看好克虏伯公司的情况下,MAN公司却中标了,当然克虏伯的炮塔也得到了认可,最终将装在这类坦克上,MAN公司则将和戴姆勒-奔驰公司合作进行后续研发。

基本数据

中文名二号坦克

外文名德语:Panzer II

乘员3人

长度4.8米

宽度2.2米

重量7.2吨

功率140匹 (105千瓦)

机枪7.92mm机枪

火炮20mm机关炮

车身由表面硬化钢板焊接而成,前方装甲平均厚约30毫米,而后侧方装甲则为16毫米;炮塔亦以此制成,前缘处厚约30毫米,后侧方则为16毫米。引擎室位于车体后方,动力经由战斗舱传至前方ZF恒久啮合式的手动变速箱,总计有前进六档、倒车一档,由离合器以及煞车来进行控制。驾驶座位于车身左前方,战斗舱上方为炮塔,位置略往左偏。其武器为20毫米Kwk30机炮,能发射PzGr.39穿甲弹、PzGr.40高速穿甲弹以及Sprgr. 39高爆弹。全车带有18个10发的20毫米弹匣(共180发)和1425发7.92毫米机枪弹药。大多数车型都备有无线电。本车承载系统设计十分特别,五个路轮分别装置在四分之一椭圆的避震叶片上;前轮位于前方、惰轮则在后方,履带虽为窄型,但仍十分坚固。

——来自百度百科

初期:2号A型

Panzer II

1935年,第一批二号坦克(25辆)下线,得到二号坦克正式的名号及制式编号Sd.Kfz.121。这25辆坦克被称为A1型。

但A1型具有刹车问题,没有最终减速齿轮。于是第二批(25辆)又改进了这一问题,将诱导轮改为焊接式,并完善了冷却装置。

1936年,最后一批A型共50辆(也有认为是25辆,可能是为了应对《凡尔赛条约》)下线,称为A3型。这一型的冷却进气口比前一型更为庞大。

A系列的100辆坦克具有共同的缺陷,那就是装甲和发动机动力。其使用的迈巴赫HL57型6筒汽油机,提供130马力,但最大时速仅40kph。

应急:2号B型

Panzer II(不是B型)

1937年,A系列生产期结束后,B系列开始生产,改用迈巴赫HL62汽油机,简化了发动机结构,改用新型履带,也加装了最终减速齿轮。

然而A型并未定型量产,部队又急着用坦克,一个劲的催货,于是在1937年2月至3月,25辆B型生产,下线后被应急的送到部队。

初步成功:C型

Panzer II C

(一)a型

1937年7月,C型开始投产,采用独立式板弹簧悬挂系统,每侧有5个中直径负重轮和4个拖带轮。车体前部开始使用平直型,后又改用了圆弧形。

a型投产于7月,但其没有指挥塔,这十分不方便。

(二)b型

1937年12月,b型开始投产,驾驶室前部和炮塔前部螺栓加装了20mm附加装甲。

(三)c型

1938年6月,c型开始投产,同b型一样,其也装有附加装甲。

三种坦克后来在f型改装时也加装了指挥塔,改变车体形状。

自1937年3月至1940年4月,三种坦克型号共计生产了1113辆。并参加了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战功赫赫,称为早期闪电战的第二号功臣。1940年,德军列装的2580辆坦克中,2号占955辆,可见在那一时期2号的优势地位。

然而,坦克兵却更为推崇捷克产38t型坦克,事实上,二号坦克的综合实力的确不如这一坦克。因而,军方对于2号坦克仍然要求很高。

(四)f型

f型,你看到的是车长

1941年,在c型基础上,又生产了f型,其设有车长指挥塔,装甲也进行了加厚,前部装甲增加至35mm,侧面装甲也可达20mm。这些一体化的永久装甲解决了以前螺栓加固的附加装甲问题。

f型整体车重达9.5t。前部装甲又一次改为平直型,且经常挂有备用履带。

后期,f型改装KWK38的60倍口径20mm机关炮,威力大大增强,在炮塔后又增设了工具箱。

1941年3月至1942年12月,f型共计投产524辆,这一坦克的火力足以应对苏军的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甚至有利用战术击毁T-34的记录。其F(tp)型在北非更是令英军的巡洋坦克驾驶员们风声鹤唳,恐惧不已。

但随着三号和四号的普及,2号逐步退出了前线血战,而被投入到坦克学校训练,侦察,警察部队,并投放至亲德组织用以扫荡游击队,或改装指挥车等特殊车辆继续留在前线。

部分2号坦克改装成沙漠型,投入北非战场,称为2号A-F(Tp型)。

实用型二号坦克

1938年,相对深谋远虑的德军指挥部决定为开战后可能无法继续主战的二号坦克划一条出路,于是,二号实用型坦克系列诞生了。

其主要目的是作为侦察和突击车辆提供快速进攻的可能性,应该说,这种坦克职能才是二号坦克本应拥有的职能。

(一)D/E型

Panzer II Ausf D/E

1938年,亨舍尔公司的样车LaS 138H被加以改进,使用新型扭杆悬挂系统和4对大型负重轮,大幅度提高速度,同时使用的行星式转向系统也很有特色。

1938年5月至1939年8月分两批生产了43辆,其违背了制造的宗旨,过程极度复杂,也没能进一步量产,被配属在各轻装甲师中参加了波兰战役,但无一损坏,后来均被改装为2号喷火坦克。

(二)O型

MAN公司为D/E开发的后继型号,悬挂装置沿用D/E型但是负重轮交错排列,拥有较短的车体和全新的炮塔。O型获得了75辆的订单,但是因为细节调整费时过多而没有投产。

(三)G型

二号G型

O型的测试成功后的型号,在基础上又发展出G2,G3,G4。但这些仅仅生产了12辆就被叫停。尽管装甲很厚,驾驶视野很广,但是军方就是不爽。

(四)H型

G型停产的应急对策,样车车体侧面的装甲从G型的15mm增加到20mm,改用新型齿轮箱,使时速从50kph增加到65kph。

好事的军方希望1942年5月就可以投产,然而生产线9月才能上马,所以这一计划也只好告吹。

(五)J型

2号J型

和一号坦克F型共同开发的“突击坦克”,用途是支援步兵突破敌军要塞,以G型底盘为基础,其前装甲加厚至80mm,已经超过了苏联的KV-1坦克,机动性急剧下降。入舱口设在车体侧部。J型使用交错排列负重轮,换装了极宽的履带,(可能是受到一号坦克F型的影响所致,二号J型和一号F型都有“缩水虎I”的谐称)

从1942年4月至12月,J型共生产了22辆,其中一部分配属第12装甲师并在1943年参加了东线战斗。

现存的一个二号J型的炮塔展览于法国荣军院。

(六)M型

二号H型的火力加强版,装备了50mm反坦克炮。因为主炮生产速度过慢和过于复杂而没有量产,仅停留在样车阶段。

(七)VK1301

VK1301

和H型共同发展的轻型侦察坦克样车,它以G型为基础,但所有负重轮都带有辐条。1942年VK1301以“新A型”的名称制造了样车,是L型的前身。

(八)VK1602

VK1602

“豹式”,另一种实验车。未能投产,仅生产样车。详细资料可以百度。

改型 特殊型号(一)2号架桥坦克

1939年由马尔基斯公司设计,车体前方设有旋转轴,可以轴为中心进行旋转铺设,但因为样车底盘为2号b型,有一定缺陷而并未量产,后又以2号c型为底盘进行了量产。

至少4辆在1940年同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的装甲工兵营进行过实战。

(二)2号水陆坦克

为应对海狮计划,在1940年研制了2号水陆坦克。其在原车体两侧加装浮体并固定驱动轮和诱导轮,浮体内部分为3个填充塑料管的腔室,这样即使被击中也不会丧失浮力。浮体可以自行驱动,由前部的功率分出轴从车体取得动力。

另外还有一种单浮体式螺旋桨驱动的改型。

这些坦克最终在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期间编入第18装甲师,协同三号潜水坦克共同完成了突破布格河的行动。

(三)2号炮兵观测车

在2号坦克上加装FuG8电台和天线即可充当炮兵观测车。

(四)蜻蜓(Libelle) 黄蜂(Wespe)自行火炮

黄蜂(Wespe)自行火炮

在2号坦克底盘上加装了SIG33 150mm重型步兵炮而成。因车体难以支撑其重,后增加了一对负重轮,车体也因此改为前高后低。

“黄蜂(Wespe)”型自行榴弹炮装备一门105mm榴弹炮,是德国在二号坦克淘汰后用其底盘改装而成的自行火炮。

(五)二号喷火坦克

二号喷火坦克(隶属101喷火坦克营)

1940年,二号喷火坦克诞生,它不是从普通坦克底盘改装,而是专门设计的原创车辆(因为LaS 138H样车原本就是有2种发展方向),因此拥有独立的制式武器编号Sd.Kfz.122。底盘和LaS 138H样车为基础采用扭杆悬挂,外形与D/E型类似但是车体两侧加装压缩助燃气体箱,每侧翼子板前部装有小型喷火炮塔(共2个),可以遥控操作。车长位于六角型主炮塔内,炮塔上只有一挺MG34机枪。

为对应D/E型,二号喷火坦克分为A/B型,在1940年1月至1942年3月生产了112辆,后来将所有43辆D/E型也改装成喷火坦克。它作为珍贵的特种车辆只配发到军直属喷火坦克营。

(六)VK1303 山猫

VK1303 山猫

时值1942年,德国武器局仍十分顽固的坚持发展二号坦克,L型的开发与H型同步,所以也是以G型为基础设计。但是最后到了样车阶段却改用M型底盘而成为VK1303,这辆样车拥有全新的大型炮塔,一门KWK 38型20毫米机关炮装在大型防盾上。

VK1303经过进一步改进而作为L型于1943年9月投入量产。L型的乘员增加至4人,后期换用更强的KWK 39型60倍口径20毫米火炮。它被称为“山猫”(Luchs)并拥有独立的制式武器编号Sd.Kfz.123。

L型“山猫”获得了使用单位的,军方于是签发了800辆的订单,由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公司和亨舍尔公司生产。但由于当时轻型坦克已没有生产优先权,所以从1939年9月至1944年1月只能见缝插针地制造了104辆(有资料说是133辆),底盘编号200101-20200。军方终于忍无可忍下令停产。

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公司发展了他的底盘和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上层结构和炮塔。山猫的一个改进修改了悬挂系统和车体的VK901(G型)。他由180马力的迈巴赫HL66P型6缸发动机和ZFAphonSSG48变速箱提供动力。山猫重13吨,能在公路上行驶290公里。由指挥官、炮手、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4人操作山猫。通讯系统由FuG12MW型接收器和80瓦的发射设备组成。成员之间的通讯是使用内部通讯系统。

山猫这种轻型侦察坦克被部署在东西线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它装备了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装甲侦察营(侦察分队)。西线的第116装甲师,东线的第3和第6装甲师都有报告使用了这种装备。武装党卫军的第3骷髅师和第5维京师在东线也使用了山猫。发到东线的山猫都在车体前部安装了附加的前装甲板以提供额外的保护。还有一小部分安装了无线电设备和天线以作为侦察通讯车辆。

山猫最后安装了(山猫50毫米)39型50毫米60倍径坦克炮(VK1602美洲狮),但是也生产了一种安装了38型20毫米55倍径加农坦克炮(射速达到每分钟420~480发)的变形体。20毫米加农炮安装了TZF6型光学瞄准镜。

也有不确定的报告说有31辆山猫使用了开放式的炮塔用于安装39型50毫米60倍径坦克炮,在1943年后期进入部队。也有计划是制造一种回收车辆-山猫维修坦克,但它们是从来没有实现。

和山猫维修坦克一样也提出过在延长其底盘后改装成的山猫防空坦克(VK1305),安装20毫米四联装高炮或者36型37毫米高炮,这个项目同样也从来没有实现过。

评价一下咯


|浅谈二战德国各型坦克

   

浅谈二战德国各型坦克|
  • 药房日常管理制度 药房管理制度|
  • 药房日常管理制度 药房管理制度| | 药房日常管理制度 药房管理制度| ...

    浅谈二战德国各型坦克|
  • 汉堡加盟十大排行榜 汉堡设备|
  • 汉堡加盟十大排行榜 汉堡设备| | 汉堡加盟十大排行榜 汉堡设备| ...

    浅谈二战德国各型坦克|
  • 春节期间的各种小吃 春节特色美食|
  • 春节期间的各种小吃 春节特色美食| | 春节期间的各种小吃 春节特色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