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黄河为什么不再改道|

黄河为什么不再改道

目前能说上的黄河改道就是黄河入海口的改道,但那都是人工控制的,70年代改走清水沟流路,90年代又进行了一次小改,主要是为完善黄河入海流路,改善黄河口淤积形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的。像解放前那种大范围的改道目前看是没有的,除去政治外原因有三:黄河目前的水量和沙量都在减少,黄河下游常年几百的小流量,大范围改道的自然条件不具备;黄河目前的工程控制体系完整,有水库控制,两岸有完备的大堤,河道内有相应的控制性工程措施,大范围的改道更不可能;黄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下游两岸山东、河南上亿的人口,经济发展快,并且社会管理完备,改道的社会因素不具备。因此,在可见时间内容黄河因自然原因大范围改道是看不到的。

黄河为什么不再改道|

黄河改道几次

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历史上有记载的黄河第一次改道)到1938年(黄河在花园口被决口改道)的2540年中,黄河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不到100年黄河就有一次大改道。

母亲河的前世今生 黄河历史上七次大改道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已经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流淌了一百五十多万年。它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走廊。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河南孟津下游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在淮河、海河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如今的华北平原。中国人的先祖黄帝、炎帝、蚩尤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中国古代历史有关长江的记载很少,但关于黄河却很多。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1946年黄河决口1593次,较大的改道26次。民间更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黄河的治理难度可见一斑。今天我们来看一看黄河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七次大改道,感受一下古人的智慧与传奇。

大禹治水,疏通大河

提起黄河,就不得不提到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传在约公元前21世纪的三皇五帝时期尧帝任命大禹的父亲鲧来治理水患,然而鲧不但没有积极治水,反而消极怠工,经常上班摸鱼,他采取堵截的方法治理了九年也并没有什么成效。后来舜帝即位后就把他流放到羽山,最后鲧也死在了哪里。后来舜帝继续任命鲧的儿子禹来治水,大禹总结了以往治水的经验,变堵截为疏导,经过13年的治理,疏通了九条大河,消除了天下水患。《尚书·禹贡》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意思是大禹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达龙门山;再向南到达华山的北面(今华阴市);再向东到达底柱山;又向东到达孟津;又向东经过洛水与黄河会合的地方,到达大伾山;然后向北经过洚水,到达大陆泽又向北,分成九条支流,再合成一条逆河,流进大海。这是有史以来记载最早的的一次黄河改道,黄河也称禹河或禹贡大河。

禹贡大河

时间来到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在黎阳宿胥口决徒,黄河流向也发生改变,主流由北流改为偏东北流,从河南滑县开始,流经今濮阳、向北一路过大名、冠县、临清、平原、德州,随后向东北流经沧州,转而向东经黄骅流入渤海。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二次较大的改道。这条河流流经了613年,也称汉志大河。

汉志大河

王景治河,千年无恙

时间再次来到王莽始建国3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决口,河流流向也随之发生改变,黄河从河南南乐县开始,流经今朝城、阳谷、聊城、禹城、临邑、惠民,在今天的利津县附近流入渤海,这也是黄河第三次大改道。《汉书·王莽传》记载: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意思是黄可在魏郡决口,河水在清河县以东泛滥。此前,王莽害怕黄河决口会危害到自己在元城的祖坟,洪水向东而去,元城不会被洪水侵蚀,所以就没有堵塞河道。就这样,著名历史穿越者王莽为了自己的祖坟放任黄河水泛滥,灾民遍地,哀鸿遍野。直到58年后的公元69年,一位英雄横空出世,平息了这场水患。他就是东汉著名水利专家王景。王景字仲通,山东即墨县人。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受命主持治理黄河,王景治理黄河有多条良策。第一,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也就是修建渠道河堤,从今河南荥阳到今山东利津足足上千里。第二,根据黄河出孟津之后像脱缰野马一般,不受地形限制的特点,大力清理济河、汴渠的淤塞河道,实现河汴分流的效果,意思是在河南荥阳附近引黄河水到汴渠,到郑州东北地区主流流经北济河故道,到濮阳西时又转入黄河故道,从而达到引黄河水入济河分洪的效果,另外有在北济河故道上复其旧迹,也就是疏通汴渠,实现漕运。就这样在王景的治理下,永平十三年夏黄河大堤、汴渠就已经完工,汉明帝亲自巡视,王景也由此知名。对于东汉的华夏儿女来说,王景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结束了自王莽始建国3年(以来五十多年的洪水泛滥。后人评价:王景治河,千年无恙!

王景河

三易回河,劳民伤财

王景所治理的黄河历经三国、隋唐都没有发生较大的改道。直到北宋庆历7年(公元1048年),暴躁的母亲河又一次在商胡埽(今河南濮阳昌湖)决口,河流流经今大名、馆陶、清河、枣强、衡水至青县由天津附近流入渤海。这条河宋代也称北流。12年后的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县附近向东又分出一条支流,这条支流流经冠县、高唐、平原、陵县、乐陵,在今山东无棣流入渤海,这条河也被称为东流。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间,北宋两派治河人反复在北流和东流之间改变黄河走向,史称三易回河。

北宋黄河

三易回河,北宋著名作死性工程,北宋新旧两派政治斗争的产物,本着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的基本原则,秉承着黄河往哪流,我就往哪堵的基本治河理念,成功将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片肥沃的良田变成白地,成功导致抗金部队非战斗减员,间接促成了北宋的灭亡,三易回河且听我慢慢道来。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黄河在横陇埽决口,黄河改道流经今南乐、大名、冠县、枣强、聊城、平原、德州一直到滨州北入海,史称横陇故道。但是这条故道的河床并不理想,河道窄小淤塞严重,导致河水一路满贯、破坏民田,破坏别的地方的民田也就罢了,可偏偏黄河下游的齐、德、淄、棣、滨五州正是北宋富裕的州府,北宋政府自然不能放任不管,于是北宋政府开始治理横陇河。然而还没等这边治好,庆历7年(公元1048年)黄河又在商胡埽决口,又一次改道,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北流。北流的出现使宋朝当权者惶惶不安,因为黄河北流会带去大量的泥沙,会破坏塘沽水长城,而且这条河道很有可能成为金兵南下的高速公路。于是至和二年(公元1955年)河渠司李仲昌上书纳水入六塔河,回归横陇故道。此举遭到了欧阳修的强烈反对,欧阳修上书说:且河本泥沙,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游,下流淤高,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之低处,此势之常也。然避高就下,水之本性,故河流已弃之道,自古难复。大概意思是说黄河泥沙较多,泥沙淤积一般发生在下游,下游淤积较高就会在上游地势较低处决口,水流由高往低走,原本废弃的河道很难再复原。但是宋仁宗赵祯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回河,于是在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四月宋仁宗命令引水入六塔河回归横陇故道,这也是北宋第一次回河,结果可想而知,六塔河根本无法容纳黄河的水量,当天就发生了决口,《宋史·河渠志》记载: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这次六塔河决口直接冲废了大半个河北,造成了大量百姓和士兵的死亡,北宋河北军事重镇定州在宋仁宗时期还有兵额十万,然而到了宋神宗时期也只有两三万了,宋仁宗啊宋仁宗啊,你还真对得起这个仁字。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到了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此时正是王安石当政,因为新旧党派之争,他反对司马光的治河方法,强硬要求黄河回归东流。在这一年的7月,东流河道完工,北流被堵塞逐渐断流,这也是北宋第二次回河,然而东流河床较高,本来就不是水流的首选,在之后的十几年间黄河在下游地区反复的决口,又被北宋政府反复堵上。最严重的一次是河决曹村,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曹村埽决口,河道向南流去,一合南清河(泗水)流入淮河,一合北清河流入渤海。此次黄河决口直接导致夺淮入海,并在黄河下游大肆泛滥,形成了大量的黄泛区,洪水曾一路淹到了苏轼所管辖的徐州,后来苏轼在文章中对王安石破口大骂: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横费之财,犹可力补,而既死之民,不可复生。第二次回河到这里也基本结束,此后宋神宗再也没有提及黄河东流的事情了。然而到了哲宗朝期间,新旧党围绕黄河东流北流再度争论,北流派苏辙上书:河之性,急则通流,缓则淤淀,既无东西皆急之势,安有两河并行之理?然而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北宋政府在北流河道上修筑软堰,实际上又在回河,一年以后的春天,北流断绝,黄河又一次回归东流,这也是北宋政府第三次回河。这次回河仅仅坚持了5年,5年后的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黄河在内黄口决口,洪水从高耸的河床侵泄而下,把禹庙都给淹了。从此东流彻底断绝,持续了六十多年的东流北流之争也彻底结束。三易回河耗费了北宋大量的人力物力,河北山东等大片肥沃的良田几乎成为白地,几十年后金兵南下轻而易举的就灭了北宋。

黄河南流,苏北富庶

说完了三易回河的故事,时间再次来到南宋,到了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兵南下南宋边防告急,开封守将杜充为阻挡金兵南下,在今河南滑县附近人为掘开黄河堤防,造成黄河改道,黄河流经今鄄城、嘉祥、金乡等地流入泗水后并注入淮河。相比于前面四次因为自然决口的大改道,这次却是人为决口造成的改道。

南宋黄河

黄河自此也开始南流,在此后的几百年间黄河都没有固定的河道,有时由颍水注入淮河、有时由涡水注入淮河,大大小小的决口也是不计其数。因为黄河夺淮入海的缘故,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在淮河下游堆积,所以形成了今天的洪泽湖,同时也为苏北地区带来了大量肥沃的土地,冲击了大量的平原,如果黄河没有南流,那么现在江苏的一些沿海城市还会泡在海里。直到明朝后期潘季驯治河后,黄河河道才基本固定在今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安,在今滨海附近流入黄海。而这条河道也被成为明清故道,行水长达三百多年。这也是黄河历史上第六次大改道。或许是命中注定,每一次黄河大改道,天公都要派一位英雄来治理水患。明朝后期,潘季驯的出现,又一次将黄河稳固了三百多年。潘季驯,字时良,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潘季驯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工作。在明初时期,明朝政府采取“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治河方针,而分流的后果则是造成水势过缓而淤积河道。而潘季驯主持治理黄河后,结合前人的治河经验,在长期的治河过程中,提出了“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方针,也就是著名的束水攻沙法。所谓束水攻沙法简单来说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潘季驯的具体措施为:在黄河两岸修建缕堤,塞支强干,固定河槽,加大水流的冲刷力,在缕堤的外侧修建遥堤(也就是大堤)约拦水势,取其易守,并可利用洪水冲刷主槽。遥堤用以防溃,缕堤用以束水。在遥堤和缕堤之间修建格堤。由于黄河多沙,洪水漫滩,万一缕堤冲决,横流遇格堤停止,水退沙留,可以淤滩,滩高于河,水虽高,但不出岸,起到瘀滩刷槽的作用。就这样,在潘季驯的治理下,黄河又一次安静的流淌了两百多年,治理水患的同时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明清故道

回归北道,续写传奇

时间继续来到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其中一支出东明北经濮阳、范县,至张秋入大清河,这条河道也就是我们如今现行的黄河河道,黄河自此又重新向北流,这也是黄河历史上第七次大改道。再到后来,民国27年(公元1938年)为阻止日军西进,6月6日晚,国军新八师在河南郑县花园口开始掘堤,至9日晨复用炸药轰炸,上午9时决口过水,临背差大,口门迅即冲大,主溜穿堤而出,奔腾直泄。泛水一股沿贾鲁河经中牟、开封、尉氏、扶沟、西华、淮阳,由商水县周口入颍河,至安徽阜阳由正阳关入淮;另一股自中牟顺涡河经通许、太康至安徽亳县由怀远入淮。河南、安徽、江苏3省44县市受灾。在八年泛滥中,因黄灾出外逃亡的390万人,死亡89万人。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1947年复堵花园口后,黄河才回归北道。


|黄河为什么不再改道

               

黄河为什么不再改道|
  • 乱世何时了类似的书籍|
  • 乱世何时了类似的书籍| | 乱世何时了类似的书籍| ...

    黄河为什么不再改道|
  • 北魏是什么朝代|
  • 北魏是什么朝代| | 北魏是什么朝代| ...

    黄河为什么不再改道|
  • 妲己古尸复原图|
  • 妲己古尸复原图| | 妲己古尸复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