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细节控 饥饿站台 细节分析|

细节控 饥饿站台 细节分析

设定挺有意思的,前面的内容和节奏都非常好,后面开始有点蹦,主要体现在剧情的加快,男主的突然醒悟,和黑人角色的铺垫不足。有几处隐喻的还是挺有意思的:

细节控 饥饿站台 细节分析|

武士刀

老头手里拿着的短刀

在男主进入监狱坑的第一个室友,那个教会了他几乎所有监狱坑规律的人,在交流中提到过一个广告“超级武士刀”。广告一共有两个大概内容是:需要打磨才能够变得锋利的普通款和能够自己打磨自己的加强版。

这个地方暗示了监狱的生存法则,要么自己成为锋利的刀,要么成为被砍的肉。

暗示了两个角色的不同性格:①老头是(选择)成为加强版刀,在实战中自己不断打磨自己,让自己成为一把无坚不摧的刀,为后续在劣势境地中迫害男主埋下了伏笔;②男主则是普通版的刀,需要环境(磨刀石)被迫(强制)的改变自己,为男主后期的蜕变(食肉,杀人)埋下伏笔。③无论是哪种刀,本质上他们都是同一类物种——刀,为后期男主脑子里一直会出现老头的幻象以及最后会和老头轻松愉悦的走在一起埋下伏笔(因为这是对老头——一个曾经迫害过自己的人的一种认同。)

在影片后半段出现的长刀

在电影中,“武士刀”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男主的室友老头带进来的武士小刀,第二次是男主在下层碰见的杀人犯手里的武士刀。两把武士刀的长度其实暗示的就是男主的成长(蜕变),武士刀杀死了黑人,其实这里暗示了男主心中信仰的死亡。在电影中,黑人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信徒,他非常信仰上帝,虽然会被别人(上层人)歧视,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映照的大概就是电影中的男主角,他拥有一个美好生活的向往(信仰),所以他才会为了强制自己戒烟而来到这个监狱坑,虽然在别人眼中他并不是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老头的歧视)但是他还是坚持着自己内心的底线和希望(不吃剩饭剩菜,不杀人,不吃死人肉对应黑人信仰的虔诚),但是现实在一次又一次逼迫他,最终他一步一步向现实妥协(层数在下降时遇上的各种危险)最后迎来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崩溃(黑人被刀杀死),最后一个人坠向深渊。

亚洲女人

亚裔女性

亚洲女人在电影中的表现为她会杀死自己的室友,以及所有迫害她的人。她会在每一轮乘着电梯由上至下寻找自己的孩子,只希望下一次轮回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在同一层。

要理解这个角色的关键点就是这个“孩子”。提起孩子,脑海中的印象是美好的,纯洁的形象。所以我觉得他并不是指真实的孩子,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救赎。层数由上到下,可以视作生命(岁数)的由低到高。从老头口中得知她的第一步是杀死自己的室友,从空间的角度看,她的室友的床位正好是在她的“对立面”,既然她想要追求善,那么处在她对立面的自然是恶,所以追求救赎的第一步,杀死心中的恶。随着层数的增加(年龄增长),会遇上各种各样的恶(比如被强奸,殴打),这些恶必须消灭(指杀人),但是令她没想到的是,恶根本消除不干净(影片结尾还是有人在杀戮,电影中的人也永远没有学会共享),而她在消除恶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恶——她自己(她杀人,吃人肉)。她在死胡同里寻找出路,所以她所寻找的孩子(救赎)一直没有出现,再一次又一次的升降当中(岁月的流逝),她逐渐麻木和封闭自我,变得沉默寡言。

主管女

主管女

主管女曾经是最上层的人,她是领导阶层的一员,可是当她被放进监狱坑当中后才发现原来以前的话都是骗人的,她以为自己所知道就是全部的信息,其实那只是更上层的人希望她知道的而已。

主管女她代表的其实是底层人:①她和底层人有一样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合理进食就都有吃的了)。从电影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只顾自己的,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下一顿(轮)会是什么,况且他们也没有义务去考虑非亲非故的人。所以饭菜到了下层就没有了,下面挨饿的人自然会抱怨“如果每个人只吃自己的一份,那每个人都有得吃了。”②她和底层人一样,都是将死之人。底层人因为食物稀缺,只能等死;而主管女得了不治的癌症,只能等死。所以在本质上她们是同一类人,她们因为资源的匮乏(食物或生命),而在社会上(监狱坑中)丧失主动权。她们往往会有各种借口来安慰自己,比如我很清楚我的事情,我早已经悟出世界的真理,到最后发现自己的所知屁都不是(对应主管女作为一个主管却对她所负责的机构几乎一无所知。)在绝对的权力差距和巨大的可支配的资源差距下,她们自我安慰变得理想化:“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变得善良,那这个世界就不会有邪恶。”(对应如果每个人都只吃一点,那每个人都有的吃)但是理想终究是理想。当她站出来想要成为新秩序的建立者时,发现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凭借自己那些自我感动的理论根本撼动不了任何人,于是有人建议她用“屎”来威胁他们,结果确实有效,可这样做只能够让下层人妥协,本质上讲,根本就是对自己想颠覆的制度的延续,后来她明白,她是威胁不了上层的,因为“屎”不能往上拉,所以结果只能是“弱者欺负更弱的人。”③癌症。在《我不是药神》中有一种理论是:穷,才是最致命的病。而“穷病”在电影中的表现就是癌症。“穷”在这里并不是单纯指金钱,而是个人可控的社会资源。主管女作为底层人的一个缩影,她代表的便是那种虽处泥沼却向往蓝天的理想主义者或者善良的人。而癌症这个社会的病态却在一点一点腐蚀她(身体溃烂),将善良变成一种奢侈,最后迎来死亡的结局。

黑人

前面有说过,黑人在电影中代表的是男主的另一种意志:他信仰虔诚,并且在积极往上爬(男主对于美好生活的坚定和努力改变自己的决心)但是在攀爬的过程中遇到的更多的是嘲讽和怀疑,甚至是屎的羞辱。

在电影中向上爬这个行为既可以视作对现有制度的挑战,也可以视作对上层建筑的入侵,而这个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便是屎的羞辱,这是男主之前在上层时对下层人的威胁,最后作用在了自己身上。

333层

这个监狱坑一共有333层,每层两个人,也就意味着一共有666人。而666这个数字在西方国家代表着魔鬼,撒旦。电梯最终停在333层,而往下就是黑暗且深不见底的深渊,也意味着这里是地狱的边界,一旦越过就永劫不复。

小女孩

333层的女孩

前面有说过,孩子象征着一个人的救赎。而男主在333层(地狱的边界)遇见的小女孩,象征的也是他的救赎,他人性光辉的一面。在经历了前面发生的一切,他早已经是一个下地狱之人了,只是他被主管女的纯真理想所感化,但深知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他能做的便是带着小女孩,因为这个小女孩可以推翻这个监狱坑:有小孩意味着系统的漏洞。在现实中的表现则为:美丽善良的愿望可以感化世界。

男主带着沉睡的女孩进入更深的深渊,他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光,紧紧抱住女孩,不愿分开。最后男主和老头站在一起,看着在光芒中缓缓上升的女孩,这个时候,她已经不再是男主的专属,而是化作了一种信念,一个符号,一个“关键信息”,是可以被所有追求救赎的人所看见,所感触的,无论这个人是谁。

蛋糕

关键线索的蛋糕

影片最后看似是是开放式结局,其实不然。

蛋糕在影片后半段有一个镜头:厨师长端着蛋糕,因为发现里面有一根头发而在不听追问找出头发的主人。结合后面的剧情,蛋糕作为关键信息一直被男主和黑人保护,后来给女孩吃了。但是上面有分析,女孩只是男主心中救赎的外化,将蛋糕给她吃可以看作追求本质。蛋糕作为食物,在电影中代表的就是物质,男主将蛋糕视作关键信息,可以理解为男主最初追求的是物质救赎;女孩在电影中代表的是男主的精神,将蛋糕给她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救赎(你以为第一层是救赎,其实第五层才是)为后续男主和老头,这对之前的敌人也可以平静仰望女孩埋下伏笔。

而之前厨师长问责的镜头就更像是电影真正的结局,代表着底层人精神意志的女孩被一层一层的传递上去,最终又回到了它最初的物质形态——蛋糕。它暗示着上层人对于下层人的态度:下层人的精神诉求(女孩)对于上层人来讲一文不值,他们眼里能够看到的只有物质(蛋糕)。当问题出现,他们并不会考虑体系的问题(下层人以为是关键信息足以改变监狱坑生态的蛋糕送到上层人手里依旧没人任何改变),他们只会往下问责,然后继续往下,然后继续往下....“弱者欺负更弱的人”的体系根本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无论你尝试什么改变(送上去什么东西),唯一能够带来的只有新一轮的轮回。

欢迎理性讨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饥饿站台结局 饥饿站台结局是什么

电影《饥饿站台》最后结局是男主角被饿死了,那个333层的小女孩其实是想象出来的人物,最后送上去的是“意大利奶油布丁”,而厨师在乎的只是布丁的质量问题。最后结局表明,虽然经历了抗争,但结局还是没有改变,很有讽刺意味。

《饥饿站台》介绍

《饥饿站台》讲述了在一个垂直的监狱里,载有食物的平台从1层一直降落到上百层,吃不饱的囚犯开始陷入人吃人的故事。

一个“反乌托邦”公民Goreng自愿将自己监禁起来,并承诺释放后将增加社会流动性,但由于被囚禁,他变得如此激进,他身陷牢坑,每日食物供给,都必须依靠一张从天而降的餐桌来解决。餐桌上最初摆放着精致菜肴,然而在经过每一层两个囚犯的大快朵颐之后,渐渐会变得越来越杂乱恶心。囚犯们越是身处下层,越是只能吃到上层剩下的残羹剩饭。甚至餐桌再往下落,连一丝食物也看不到。

在这样的境地下,人的生活状态全部取决于身处的层数。底层的人们丧失了尊严而身陷暴力,最终陷入人吃人的绝境之中。以至于他不惜一切代价乘坐一张单程票上的魔鬼送菜升降机来保护“意大利奶油布丁”。


|细节控、饥饿站台、细节分析

    

细节控 饥饿站台 细节分析|
  • 饥饿站台结局|
  • 饥饿站台结局| | 饥饿站台结局| ...

    细节控 饥饿站台 细节分析|
  • 饥饿站台 影评|
  • 饥饿站台 影评| | 饥饿站台 影评| ...

    细节控 饥饿站台 细节分析|
  • 细节|
  • 细节| | 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