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正确理解“彳亍”这个词? 彳亍是什么意思
彳亍是什么意思 该如何正确理解“彳亍”这个词?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讲540部中的“彳”部部首汉字:彳。今天文章不长,冲着标题中的问题来的同学,请耐心读完。
部首汉字相当重要,所以要讲字形,甲骨文和金文中并没有彳字,但显然“彳”是由“行”字分化而来,所以从“行”字的字形来说,看图:
从“行”到“彳”
在甲骨文中,“行”字“象四达之衢,人所行也。” 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中,所谓的“行”是象形字,就是人行走的道路的象形,人们描绘出来十字路口的情形,就成了“行”字 到“行”的本字时会细说,如图:
十字路口
古代跟“行”相关的字,或者省去左半写成“亍 ch”,或者省去右半写成“彳”,写成“彳”。在甲骨文、金文里,彳旁与辵、止、走、行旁常常相通,在作义符时,放在左、放在右区别不大,后世逐渐固定到了左侧。就是今天要讲的“彳”部部首汉字,其详情如下:
彳。有两个读音:
一ch。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三属者:上为股、中为胫、下为足也。单举胫者、举中以该上下也。胫动而股与足随之。”单以小腿来说明,是因为小腿动,必然带动大腿和脚的行动。
胫三属相连
问题来了,许慎认为“彳”是象形字,象形的是人的大腿、小腿、脚三部分相连接的样子。依照上面我们对字形的分析,许慎的这个解说与“行”字的字开发展史不符合,实际上“彳”是行字的左半部分,表示与道路或行走相关的意义。
也就是说,它的确是象形字,但许慎的解释却并不准确。
因为它是行的一半,不过,不论是哪种象形,它的本义是小步行走或慢步行走,这个本义没有争议。
在本义解析方面,又因为彳、亍常常连在一起解释,明代张自烈的《正字通行部》:“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彳亍为行。”左脚走这一步叫彳,右脚走的一步叫亍,这实际上是割裂字义的相当然,了解就可以了。
“彳”字在现代汉语里作为部首,比人部附形部首“亻”多了一“丿” 撇,所以称为双立人旁或者双人旁。“彳”部的部中汉字大多与道路或行走有关系,比如“径、往、循、徐”等。
实际上,在典籍应用中,很少有“彳”字单用的,比如张衡的《舞赋》:“蹇兮宕往,彳兮中辄。”用以形容跳舞者的动作乍往乍还,舞姿曼妙。
汉画像砖中的舞姿
大部分情况下“彳亍”连用,组成专用词,指慢步行走;徘徊。比如明代李贽《观涨》诗有:“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用彳亍形容自己在渡口前犹疑不定、徘徊许久才上船的状态 因为天在下雨,河在涨水。又比如潘岳《射雉赋》:“彳亍中辍,馥焉中镝。”用的也是这个意思,描摹射雉猎人蹑手蹑脚的动作 动作不敢大。
二f。这个读音出自《集韵》。足下齐。《集韵烛韵》:“彳,足下齐。”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亦不常用,了解即可。
彳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彳字的小篆写法
“彳亍”在现代汉语里经常见到,美国尼克松的《1999年:不战而胜》 王观声等译:“1972年北京大部分人彳亍而行,如今他们骑自行车,有些人还有汽车。”又比如戴望舒的《雨巷》诗:“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雨巷》诗意
因为这首诗的流行度很高,于是“彳亍”成了较为常见的生僻词。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可以准确理解这个词了。
|该如何正确理解“彳亍”这个词?、彳亍是什么意思
弥勒菩萨 彳亍 彳亍意思 该如何正确理解彳亍”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