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南北方区别
南方吃春菜:在珠三角,有“春分吃春菜”的说法。春分,众所周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从这天起。开始“昼夜平分”,之后日长夜短,到冬至日短夜长。春分之时,春雷始发,万物生长,正是吃春菜的好时节。不过,在中山传统的“吃春菜”,听老人家说,与潮汕特产的不同,是一种野苋菜,乡下人称之为“春碧蒿”,也有人称“马齿苋”。春分时节,在农田基边或荒郊野外,每每都能遇见,嫩绿的,细细的,约有巴掌那样长短。昔日每逢春分那天,老人家们都会去采摘春菜,采满一篮回家滚“春菜汤”。有顺口溜说:“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新春伊始,吃春菜象征着人们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北方吃春菜:无独有偶,北方也有吃春菜的习俗。在京津一带,“打春”(立春)的时候几乎一定是要吃的。不过京津地区的春菜不同南方,他们的春菜是莴苣属的一种蔬菜(通常人们说的莴苣是莴笋,与植物学上的分类莴苣属不同),菜叶是主要部分,茎则很短。莴苣有很多别称,比如,莴笋、春菜、生笋、千金菜、茎用莴苣、青笋、莴菜、香马笋,是莴苣的不同部位的俗称。
北方冬天天气冷,过去在还没有大棚保温种植技术前,整个冬天都不长蔬菜。人们冬天要食用的蔬菜,全靠秋天储存入地窖,往往除了胡萝卜,就是大白菜,难见一丝绿叶,哪怕是帝皇将相也是天天大白菜(当年清宫将一大块碧玉也雕成一棵大白菜,可想而知大白菜对他们的重要程度)。春天,青菜长出来了,绿色上餐桌了,就是说:春天到了。吃春菜就成了“告示人们春天真的来了”的一种仪式。
春分和秋分的区别 如何分辨春分秋分
春分和秋分的区别:春分是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代表着温暖的来临。秋分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几乎直射地球赤道,代表着寒冷的来临,2021年秋分是9月23日,2021年春分是3月20日。
春分和秋分的区别
时间不同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
气候不同
春分与秋分都是春节和秋季当中有着特殊意义的节气。春分代表着温暖的来临,秋分代表着寒冷的来临。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春分南北方区别
如何分辨春分秋分 春分南北方区别 春分和秋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