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合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的变化和农事季节,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已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有哪些

春季节气:立春,日期是公历2月3-5日,含义春季开始;雨水,日期是公历2月18-20日,含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日期是公历3月5-7日,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日期是公历3月20-22日,含义是昼夜平分;清明,日期是公历4月4-6日,含义是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日期是公历4月19-21日,含义是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

夏季节气:立夏,日期是公历5月5-7日,含义是夏季开始,万物生长旺盛;小满,日期是公历5月20-27日,含义是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日期是公历6月5-7日,含义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日期是公历6月21-22日,含义是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日期是公历7月6-8日,含义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日期是公历7月22-24日,含义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秋季节气:立秋,日期是公历8月7-9日,含义是秋季开始,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处暑,日期是公历8月22-24日,含义是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日期是公历9月7-9日,含义是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秋分,日期是公历9月22-24日,含义是昼夜平分;寒露,日期是公历10月8-9日,含义是露水已寒,将要结冰;霜降,日期是公历10月23-24日,含义是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

冬季节气:立冬,日期是公历11月7-8日,含义是冬季开始;小雪,日期是公历11月22-23日,含义是开始下雪;大雪,日期是公历12月6-8日,含义是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日期是公历12月21-23日,含义是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日期是公历1月5-7日,含义是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大寒,日期是公历1月20-21日,含义是天气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最初是依据北斗七星的循环旋转规律而制定,后来结合了不同的气候、物候变化,又吸纳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进而形成了今日的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为上古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文化精髓。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北斗七星的循环旋转规律而制定,后来又结合了不同的气候、物候变化,形成了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的变化,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二十四节气又吸纳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进而形成了今日的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及含义|
  •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及含义| | 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及含义| ...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 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是什么?,二十四节气信息|
  • 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是什么?,二十四节气信息| | 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是什么?,二十四节气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