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 郑和下西洋剧情中陈天平是谁 为啥女儿要回去继承王位 祖宗土地不能予人
《大明风华》中令人比较懵逼的陈天平的事,说的是啥?谁让电视剧时间上有些错乱,但是这件事人名还是正确的。我们没有必要吐槽一个玛丽苏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但是可以通过这些糊里糊涂的故事讲讲真正的历史。
永乐初年,西洋各国在明朝使节的鼓动下,纷纷前来朝贡,一派祥和盛况。西洋使节之遣,多为文官多为行人,间有按察副使、给事中、翰林待诏,武官多为千户,唯不见派遣大队海军随行。所以,郑和船队下西洋的确是一种十分突兀的重大军事行动,船队两万七千人的规模,仅仅用护航或操作大型船只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次下西洋,郑和受命于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目标是古里、满剌加等已经建立往来的国家。到十月,朱棣自撰赐满剌加国镇国山碑铭,说明郑和船队尚未出发。结合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壬子郑和归国的记载,可知郑和船队是永乐四年之际出发的。
第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与明朝对安南的战争环环相扣。从表面看,战争是在郑和出发以后的永乐四年四月才决策、七月才爆发的,但实际决策要早得多。永乐二年八月,老挝护送安南王孙陈天平来朝,诉说国家被黎氏(权臣安南国相黎季犛后改名胡一元)篡夺之事。三年正月,朱棣遣使前往安南问罪,使臣尚未归还,又接到云南遭安南侵掠的报告,可能此时朱棣已动杀机。在下令郑和出洋的同月,安南请还陈天平,四年正月陈天平离京归国。朱棣是绝对不至于相信黎氏会拱手出让王位的,虽然派兵护送陈天平,不过是场面文章罢了,等到四月朱棣得到陈天平被杀的消息 ,就迅速宣布发动战争了。总之,朱棣最早在三年二月,最晚在四年正月已经定策开战,与郑和下西洋的受命和出发正相吻合。
永乐四年大军出发的同时,朱棣命占城阻遏安南。占城既是郑和船队出洋的第一站,又是船队归国的最后一站。五年五月在安南明军获胜,八月占城来南京献安南俘虏,九月郑和回国,三天后明军凯旋 ,举行献安南俘虏的典礼。显然,占城所献的俘虏是郑和船队带回国内的,也就是说,郑和船队已于夏天进驻战场以南的占城,战争结束后扬帆归国,于八月回到南京。
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的军队开始进攻安南,30万明兵总共分了两路。一路由总兵朱能率领,朱能从广西入境,另一路由沐晟率领,他从云南参战。明军于七月入军,鸡陵关和多邦城被轻松地攻破了。五个月后,黎的主力部队被摧毁。次年5月,胡一元和他的儿子被俘。明军赢得了安南战役的胜利。
通过对战争背景和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明军在安南战役中获得伟大胜利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首先,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明朝原来的安南陈氏有“兴灭继絶”的责任。胡一元通过对篡位上台了。这对安南士大夫和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人民来说是不被认可的。早在明朝出兵之前,许多安南士大夫就请求明朝这一宗主国能够出兵。因此,明朝对黎的征服在道义上是有利的,这是一场为了正义而战的战争。
在进攻安南的过程中,对于安南士大夫和人民来说这是为了解救民众,使他们摆脱黎的残暴统治。于是,许多安南百姓自觉跟随明军讨伐黎。整个安南的各县都见到明军就投降。可以说,明军的胜利首先要归功于它的道德优越性。
第二,明军战斗力强,军纪优良。
当明军出发时,明成祖亲自到龙江送军队出行。历史上记载,当时明军的强盛,在古代都不常见。明成祖还下令不能伤害安南人民,军队回来的那一天,他们将得到国家的奖励。这鼓舞了明军的士气,战士们英勇战斗。
战争开始两个月后,成祖还命令如果那些被胁迫的安南官员投降并表明明军是道德之师,就放过他们。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拥有着良好的纪律并且战斗力强大的明军受到了安南人们的支持。这对维护战争胜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最终,在安南的残酷统治使得黎不受人民欢迎,而黎在的周边的扩张,导致他与周边的势力有了很大的矛盾,并且他对陈氏和其他反对势力进行屠杀这一残暴的行为,使得大量安南的高级官员敌视黎的统治或直接抵抗。黎有很大的扩张野心,为了发动侵略战争,黎氏再次向安南人民施压,国内人民没有办法正常生活,国内矛盾加剧。
因此,从整体上看,安南在文化传统上深受中华的影响,而明朝作为它的上国对它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明军行军过程中的良好作风,使明军安南国内民众都乐意于去帮助明军,而黎氏的残酷统治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反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明军成功地收复了400多年从境内分离出来的汉唐故地,重新并入中原王朝。
|大明风华、郑和下西洋剧情中陈天平是谁、为啥女儿要回去继承王位、祖宗土地不能予人
为啥女儿要回去继承王位 大明 大明风华 大航海时代 天平 安南 宝庆 明军 明成祖 明朝 明朝历史 狮子 祖宗土地不能予人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剧情中陈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