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柳州市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化|

柳州市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化

黑体加粗代表所参考文献和引用文段

柳州市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化|

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是中国西南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对外交流节点,处于岭南地区和西南边疆的过渡区域,具有特殊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从历史上看,如今的柳州市早在秦朝就已经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这就和岭南地区处于化外之地的固有影响不符合,并且和历代在广西设置特有的针对少数民族行政区划不同,柳州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西汉都是由中央政府任命的流官进行管理。

秦灭亡六国后,于始皇二十六年(前220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然而此时秦的统治范围并未包括岭南地区,随着秦始皇南征百越占领岭南地区后,在岭南的今广西地区设置了象郡和桂林郡进行管辖,根据清人编纂的马平县志的记载 ,此时的柳州并未正式设县,但是已经属于桂林郡的管辖范围。归属于桂林郡管辖,是柳州正式出现于中原王朝管辖范围的开始,也标志着柳州以及柳州所属的岭南地区成为了中原王朝管理南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秦朝征服岭南地区后,由原秦军将领赵佗为龙川县县令,随着秦帝国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中瓦解,赵佗找准时机吞并了桂林郡自立为南越国王,而柳州地区也随之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最终放弃了对于南越国的怀柔政策,决定派兵征伐南越国,将岭南地区重新纳入统治范围。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帝国吞并南越国并且推行郡县制,根据汉书卷28地理志记载,以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汉卷的绘制,在今广西范围内西汉政府共设立了郁林郡,苍梧郡,合浦郡,零林郡四郡,而柳州也在此时正式设县,是为潭中县,县址在今柳州市鱼峰区驾鹤路附近(柳州市志) ,此时数百年时间,谭中县的县址和名字均为发生太大变化,除了在新莽时期被改名了。值得一提的是,谭中之名在今日的柳州也可以找到遗留,例如在柳州市柳南区便可以找到一条名字是潭中西路的街道。

东汉王朝则延续了西汉的做法,对于柳州在内的广大岭南西部地区依旧普遍推行郡县制,恢复了新莽时期被改名的郁林郡和潭中县。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央集权趋于瓦解,各地州牧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势力,而岭南地区也毫不例外,建安八年,交趾刺史部刺史张津为第一任州牧,之后随着一系列混战,孙吴政权最终取得了岭南地区的控制权。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岭南的管理,防范少数民族和士家残余势力,孙吴政权也在行政区划上做出了一系列调整,东屋黄武五年,将榆林郡在内的四郡分出来设立了广州,而到了凤凰三年在榆林郡分出了桂林郡,潭中县则是桂林郡的属县。(晋书地理志)直到这个时候,柳州地区也始终是作为县一级的基层行政单位存在,并没有出现州郡一级的高层行政单位

两晋时期,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逐渐凸显出了。尽管不及北方地区,岭南边疆地区的问题也依旧严峻,在这个历史背景下,柳州地区作为岭南地区连接中原的节点,地位也逐步升高,最终在晋太康三年间,桂林郡的治所最终是潭中县。此后潭中县作为高一级行政区划的治所地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总的来说,从秦汉到两晋时期,柳州地区的行政区划从无到有,再到地位的提高。体现了中原王朝对于岭南地区的开发和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面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风剽悍的基础上,除了设置左州左县,也有必要设置一部分正郡正县进行节制和有效管辖,而潭中县这些地区则是防止地方势力扩大威胁中央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中流砥柱。

南朝时期,由于战乱或者是为了奖赏将帅等诸多原因,岭南地区行政区划发生较大变化,这不仅体现在高级的州一级行政区划的的增设,郡一级也增设了许多。从东晋刘宋初年岭南地区只有交广二州,到萧齐时桂州,爱州,成州,南定州,南合州等州级单位纷纷设置,这一级的高级政区实际上一级名不副实了。随着滥设州郡的开始,柳州地区的所属州县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南朝齐时,桂林郡中析出马平郡,马平郡治所在潭中县,桂林郡治所迁到武熙县(今象州县),到了南梁时,有在马平郡的基础上,增设了龙州这个州级行政单位,治所也在潭中县,南陈则沿用了这一建制(马平县志)在东晋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行政区划单位数量增多,这虽然和战乱是分不开的,但是南方政权偏安一隅,为了保持南北对抗的态势,加大了南方的经济开发,同样也是包括柳州地区在内的岭南地区行政单位变多,甚至独立的高级政区的重要原因。

隋朝统一天下后,鉴于南北朝设置州县过多,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行政区划的精简,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和提高行政效率。在岭南地区则将郡精简为五个,始安郡,永平郡,郁林郡,合浦郡和宁越郡(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卷),在隋炀帝年间郡改州的改革中也相应地改了州名,这一时期柳州地区的行政区划的改革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潭中县改名桂林县,属象州,州、县治均设于今象州县。同年又析桂林置马平县,县治所设于今柳州市柳北区雀儿山附近.大业元年(605年),撤象州,马平县属桂州。大业三年(607年),桂州改称始安郡,马平县属之。(马平县志,随书地理志下)

隋代农民大起义导致隋朝势力土崩瓦解,南朝旧势力萧xian乘机自立,直到唐武德五年才最终成功收复岭南地区,这是在南越国之后,岭南地区又一次因为割据势力而脱离中原王朝的管辖。贞观元年,唐朝以地形险要把全国分为十道,柳州在内的岭南地区归属岭南道。武德四年,唐朝平定岭南地区后,设置了昆州对今柳州地区进行管辖,到了贞观四年正式设置了柳州,这是柳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正式的行政区划之中,柳州之名来自于穿城而过的柳江(柳州市志指出也有来自于柳岭和柳州地区所处的分野柳星的说法)

唐朝时期广西地区的高级政区设置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在平定岭南之后,在州之上设置了 广州中都督府,高宗永徽年间,有吧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五府隶属于广州都督管理,这五府又被称为岭南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唐玄宗在位期间,为了防范少数民族,又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岭南节度使“绥靖夷獠”(元和郡县图志三十三到三十七卷),下设桂管,容管,邕管经略使,唐懿宗时期,由于邕管地区少数民族起义不断而柳州始终归属桂管经略使管辖,西南兴起的南诏国政权也在威胁岭南西部的安全1,咸通三年在蔡京的建议下,岭南道一分为东西二道。岭南西道的设立标志着广西第一次作为高级政区出现,而岭南西道的管辖地区也奠定了今日广西的疆域(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p37)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王朝较为强盛的时期,对外征战开拓了边疆,扩大了古代中国的影响力。而强盛的内部表现,则部分程度体现在了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上,唐朝不仅在岭南地区设置了大量羁縻州县对少数民族进行安抚,处于绥靖军事遏制的目的,也设置了大量节度使,经略使,都护和正州正县。总的来说,除开南朝这个特殊时期,柳州在内的岭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数量的增多,表明不仅是在经济上岭南地区得到了开发,大量军事性质的政区设置也表明了隋唐时代岭南地区的战略意义也得到的重视

宋朝时期,在对于柳州的设置上延续了唐朝时期的建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由于随着前代的开发,柳州地区的汉民族人口逐步占了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设置羁縻州县进行管理。最大的变化是在高一级的行政区划,在端拱元年,宋朝政府设置了广南西路对岭南西部进行管理,这也就是广西得名之始,在设置初期,和其他路一样广南西路只是掌握地方财政的财政区,并不是洗澡去,直到宋太宗时期太宗下诏让地方转运使掌握地方军政事务,这也就是在事实上宣告了广西作为一个独立的高级政区成为了中原王朝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岭南边疆承担起相对独立的地位(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p73)。在少数民族管理上,宋朝沿袭了历代的政策,把少数民族聚集区成为蛮地,把汉人较多的地方称为省地,在蛮地大量设置羁縻州,在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34到35页可以看到,主要是在和大理国接壤的邕州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州县,宋末可考的羁縻州有65个之多(同上)

时间来到元代,元世祖在全国推行四级行政区划,柳州在内的岭南西部地区也放生了相应变化。在元初,广西地区归属湖广行省管辖,广西只是下辖的广西道宣慰司,失去了唐末两宋作为独立的高级政区的地位,之后由于为了防范广西少数民族的暴乱,在元末至正年间正式设置广西行省,广西地方最高级的政区于此时出现。相应的,柳州也在至元十三年,随着广西道宣慰司的设置,改设为柳州路,并且依旧沿袭历朝历代,治所在马平县。(柳州市志)

明清之时是中国古代一段政局相对稳定的时期,内地省一级行政区划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柳州地区作为较早就纳入了中原王朝管辖的地区,也没有类似广西其他地方的土司管辖政区,在行政区划的变化也就随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元代柳州路,设柳州府,辖马平,柳城等2州10县。府治所置马平县城清代则继续沿用了这一行政区划,只是在清朝初期,柳州府属右江道。道辖柳州等3个府。雍正三年,柳州府分出宾州、来宾等1州4县。十二年(来宾还属柳州府,府辖马平、柳城等1散州7县。此后再无太大变化(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p184)同样的,广西行省的行政区划在这一时期变化也非常少,这说明了明清之际,广西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隔阂逐步被打破,并且不同于前代设置羁縻州县,明清时期反而是在改土归流,削减少数民族政区数量,使得广西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大的地方成为了后世“汉地十八省”的成员。

民国时期,废除了清代原有的府一级行政区划,由省直接管辖县,柳州地区所属的柳城县柳江县等地则直接归属广西省政府管辖。然而民国政府又在省县之间设置了一些“半行政单位”如出于军事目的的民团区、类似前代刺史部的行政监察区、行政督察区”,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建制。鉴于其作为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在承上启下方面往往成为“准行政建制”。如今柳州市区在民国19年属柳州民团区,为柳州民团区驻地。次年,马平县易名柳州县。民国23年3月,柳州县属柳州行政监督区,为柳州行歧监督区驻地。民国26年9月,柳州县易名柳江县。民国29年4月,柳江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为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驻地。民国31年3月,柳江县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柳州解放

建国后柳州市1949年11月25日柳江县解放后由柳州专员公署领导。1950年3月,柳州市升与柳江县分离,设置柳州市,受柳州专员公署领导。1950年3月,柳州市升为地级市,直隶广西。1958年11月,柳州市划归柳州专署统一领导,但市人民委员会政权机构不变,仍为专署一级组织。1961年11月25日,原由柳州专区管辖的柳州市改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1983年10月8日起,柳州市辖原属柳州地区的柳江县、柳城具。次年2月10日正式移交。

在这一时期,与柳州市并隶的还有一个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政府派出机构的柳州地区,其辖区范围大致同如今的广西来宾市辖区与三江融安融水鹿寨四县区相同,直到2002年9月29日,撤消柳州地区和来宾县,设立地级来宾市和兴宾区,来宾市管辖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县级合山市而三江融安融水鹿寨四县整地划归柳州市管辖。才最终形成了柳州四城区六县的辖区范围(2017年1月柳江撤县设区),尽管作为行政区划的柳州地区已经撤销了建制,但是如今依旧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校址在柳州市辖区内的柳州地区民族高中(注意于柳州市民族高中相区别)就保留了柳州地区这个名字,并且其上级主管部门是来宾市教育局并不是柳州市教育局。(柳州市志)

布达拉宫的历史变化 布达拉宫的历史有哪些变化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当时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与邻国建成姻亲关系或订立盟约,加强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九世纪,随着吐蕃王朝解体,布达拉宫遭冷落。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61年,布达拉宫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

布达拉宫的历史变化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当时松赞干布在此划分行政区域,与邻国建成姻亲关系或订立盟约,加强周边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公元九世纪,随着吐蕃王朝解体,布达拉宫遭冷落。

布达拉宫的历史变化

公元1690年至1694年间扩建红宫,修建了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殿红宫建筑群,这基本形成布达拉宫的建筑规模。

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位期间,在白宫东侧顶层增减了东日光殿和布达拉宫山脚下的部分附属建筑。

193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灵塔殿建于红宫西侧,并与红宫结成统一整体。


|柳州市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化

     

柳州市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化|
  • 柳州哪里有化学实验仪器卖|
  • 柳州哪里有化学实验仪器卖| | 柳州哪里有化学实验仪器卖| ...

    柳州市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化|
  • 布达拉宫夜景灯几点开始几点关|
  • 布达拉宫夜景灯几点开始几点关| | 布达拉宫夜景灯几点开始几点关| ...

    柳州市的历史行政区划变化|
  • 拉萨海拔多高|
  • 拉萨海拔多高| | 拉萨海拔多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