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生产社会化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由分散的个体的、小规模的活动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的社会化活动的过程。生产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并由国内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人类经济活动越来越超越民族和国家界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相互融合、相互交织。所以,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高歌猛进,自由贸易大步流星,带来全球经济繁荣、财富激增、民众生活的普遍改善。然而,当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挑起了与中国等多国的贸易摩擦,且来势汹汹。日前,美国政府悍然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进口关税。美国副总统又公然恫吓,“将征收更多的关税,数
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全球化高歌猛进,自由贸易大步流星,带来全球经济繁荣、财富激增、民众生活的普遍改善。然而,当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挑起了与中国等多国的贸易摩擦,且来势汹汹。日前,美国政府悍然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进口关税。美国副总统又公然恫吓,“将征收更多的关税,数字可能会大幅度增加一倍以上”,并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词夺理。美国的倒行逆施令一些人忧心忡忡,担心经济全球化可能走向终结。这个时候,登高望远,拨云见日,继续倡导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深化团结合作,加强全球治理,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已是发展大势所趋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目前并无统一的说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7年5月的报告给出的定义是:“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和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说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信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说它就是“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其实,一部苹果手机的生产就是经济全球化的生动缩影。美国博通的触控芯片、韩国三星的显示屏、日本索尼的图像传感器等,全球200多家供应商的零部件漂洋过海,涌入位于中国内陆的富士康工厂,由“打工妹”、“打工仔”的巧手组装完成,再飞往纽约、伦敦、东京、新德里、墨尔本等全球各地的“果粉”手中。
苹果手机的前世今生展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质,就是商品、资本、技术、信息等大规模地跨越疆界流动。没有经济全球化,就没有今天全球市值超万亿美元的“苹果帝国”。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轰鸣声排山倒海,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来,国际分工产生。英国曼彻斯特棉纺厂加工的已经是来自西印度群岛、南北美洲的棉花。英国棉布成为人类史上的第一个全球化商品。
19世纪中后期,发电机、内燃机、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来临。汽车、飞机、电报、电话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工业、商业资本向全球扩张,不同国家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更紧密地结成一张大网,催生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
1870-1913年,全球贸易额实现翻番。两次世界大战和大战之间的经济大萧条使经济全球化进程遭受重挫。二战后,各国通过缔结多边条约调整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三大支柱撑起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各国政府因时而动,制定方便资本、技术、人员等跨境流动的政策,提高了全球市场一体化水平,经济活动深入交织、融合。
20世纪7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第三次工业和技术革命的核心,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催生了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与社会发展形态。人们仿佛生活在一个相互为邻的“地球村”了。
尽管早期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与掠夺,带给人类的不都是“糖与蜜”,也有“血与火”,但从客观上看,经济全球化进程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财富逐步增长,贸易与投资活跃,绝对贫困人口减少,预期寿命增加。1970-2017年,以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全球GDP总量从不足20万亿美元升至80万亿美元。同期,人均GDP从5185美元升至10634美元。全球贸易额在GDP中的占比由26.72%升至2017年的56.21%。直接投资净流出从130.4亿美元升至1.525万亿美元。1981-2013年,全球贫困人口比例已经由42.3%下降至10.9%。而据世界银行预计,全球85%的人口预期寿命可达60岁,是100年前的两倍。
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变化,有力推动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美国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搅局者”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从实现工业化,到跻身世界列强,再到成为全球霸权国乃至唯一霸权国,每一步都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密不可分。美国作为第二和第三次技术与工业革命的核心国家,占尽先发优势,获利丰厚。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20世纪20年代进入所谓“黄金时代”,十年内经济增长高达42%。工业产值已占全球半壁江山。1924年,美国更掌握了全球约一半黄金储备,国际金融影响力极大提升。冷战结束后,美国GDP总量持续增长。以2010年不变价美元计算,1990-2017年,美国GDP总量从9万亿美元升至17万多亿美元。同期,人均GDP从不足3.6万美元增至近5.3万美元。二战后形成的美元霸权,不仅为其带来持续不断的经济利益,也成为美国在需要时转嫁危机的工具。
几年前,美国还有“拒绝全球化就是拒绝太阳升起”的浪漫说法,而今天美国政界却有人声称,“全球化带给美国千千万万工人的只有贫穷和悲伤”,“完全消灭了我们的中产阶级”,今后“美国主义而不是全球主义将成为我们的信条”。美国一些政客更质疑、批评经济全球化,将其说成是本国产业“空洞化”、工人失业、收入减少的罪魁祸首,污蔑中国“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和繁荣构成严峻威胁”。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四处开火,高砌关税壁垒,架空世界贸易组织,挑战自由贸易规则。近日美国副总统在演讲中,一方面“要求北京打破贸易壁垒,履行贸易义务,就像我们一样,全面开放经济”,另一方面自己又大搞保护主义,比如“强化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高我们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在同一演讲中如此自相矛盾,简直神逻辑!
美国和中国分别是世界第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两国GDP合计占全球总量的近40%。中美还是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并互为最大贸易伙伴,2017年双边货物贸易额高达5837亿美元。美国在世界第第二大经济体之间肆意挑起贸易战,本身就是违背自由贸易规则、破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行为。
美国难道不了解自由贸易的好处,不明白当今世界没有中国参与就没有真正经济全球化的道理吗?非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愈演愈烈,殃及全球,酿成国际金融危机。美国政府束手无策,狼狈不堪。七国集团里的“小伙伴们”也是自顾不暇,彷徨无措。这个时候,美国一改居高临下的做派,放下身段,主动找到中国协商,提出召开G20峰会,研讨对策。为什么是G20而不是G7?显然G7已力不从心,而G20中有中国在内的一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G20应运而生,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事实证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做出了卓越贡献。而美国也借助这个平台,快速走上复苏之路。2010-2017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2%。
然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美国“人一阔脸就变”,过了河就拆桥。乌云压顶时,拉贸易伙伴“同舟共济”,尽享经济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之利益;云开雾散时,却反颜相向,手推脚踹,“同舟共挤”,还把破坏自由贸易的脏水泼向他人。美国这种做法的背后无非就是“美国第一”的独霸私心作祟。何为“美国第一”?通俗地说,就是美国在世界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为此,美国会六亲不认,毫不犹豫地用包括贸易在内的任何手段打击对手。无论是冷战时期的对手苏联,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盟友日本,抑或今天的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土耳其等,无一幸免。
当然,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变脸”。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繁盛一时。1923-192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近4%,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占比已达48.5%。时任总统为柯立芝,史称“柯立芝繁荣”。但是,由于美国部分产品外销不畅,进口商品成为“替罪羊”。1930年,美国实施《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提高了两万多种进口商品税率。平均关税水平由1929年的40.1%升至1932年的59.1%。结果却是美国出口总额从约52亿美元跌至16.5亿美元,拖累全球贸易总额大幅缩水,从360亿美元降至120亿美元。美国经济大萧条加剧,并招致其他国家报复,全球经济、政治危机加深。“而这场世界经济灾难在德国孕育出了希特勒的纳粹统治,在日本则催生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罗斯福实施新政,不得不重归自由贸易之路。这大概是美国不愿提及的一段家丑。
如今,美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倡导者一夜之间“变脸”为搅局者,主要原因是它认为当下经济全球化已不能维护其垄断地位和超额利润。
贸易战没有赢家,也必将殃及池鱼。2017年,大病初愈的全球贸易增长在六年后首次超过经济增长,刚刚扭转颓势。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步复苏势头也需要稳固。美国政府打着“保护男女劳动者、农民、农场主、企业,以及我们国家自身的利益”的旗号,不顾国际国内绝大多数反对意见,执意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在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而动,其结果会破坏全球产业链的顺畅运转和国际分工体系,给全球贸易带来重大负面影响,最终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损人不利己。美国的现行做法,正在重蹈上个世纪30年代的覆辙,必定会给全球经济政治安全带来危害。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捍卫者
美国政客妄称中国倡导经济开放和全球化是个“笑话”,在搞“掠夺经济”,还说中国采取了无数不公平的政策和做法,美国吃亏了。如此狂言瞽说何其荒谬!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在把握自身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发展与治理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
积极参与做大全球经济贸易“蛋糕”,与贸易伙伴各得其利。2001-2017年,中国的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3.5%,是世界进口增长速度的两倍,服务贸易进口年均增长16.7%,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2017年,中国已是全球最大商品贸易出口国和第五大商业服务出口国,出口值分别达22630亿美元和2260亿美元。在相互投资方面,2017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总额分别达1360亿美元和1246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其中,前十五大贸易伙伴吸纳了中国出口总量的近70%,8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对华贸易顺差。此外,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也长期保持顺差。如果中国对贸易伙伴搞所谓“掠夺经济”,怎么会有这么多国家和地区愿与中国做生意!如果中国的贸易行为是“掠夺性”的,那么大多数国家怎么会保持对华贸易顺差!
切实推动贸易便利化,扩大开放。20世纪90年代,中国平均关税水平为43%,入世后降至9.7%,目前保持在3.54%的低水平。特别是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了97%的税目免关税待遇,成为最不发达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年编制的“贸易便利化指数”的11个指标,2015-2017年,中国在信息获取、公平管理、申诉程序等重要方面取得进步。今年以来,涉及制造业、服务业和日常消费等领域的重磅举措接连出台,掷地有声,目的就是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进口等,打造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中美贸易战形势尚不明朗,但特斯拉、百事、巴斯夫、宝马等跨国巨头仍坚持看好中国。今年11月,将于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是生动展示中国继续扩大开放意愿和信心的窗口。
支持完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2010年4月,中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超过德国、英国、法国,居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2016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人民币为可自由使用的货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在美元41.73%、欧元30.93%之后居第三位,超过日元和英镑,对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及全球经济影响深远。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第一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并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紧密合作,为推进亚洲各国互联互通,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融资支持。成立不到三年,已扩员至87个,在印度、菲律宾等国的项目稳步推进,迅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中国坚定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至于说中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占了美国便宜,则更是站不住脚。中国入世后,中美双边贸易额大幅提高。2001年,中美货物贸易额为1215亿美元,2017年为5837亿美元。从投资回报角度观察更为清楚。2001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只有450亿美元,2016年,这一数字即高达6000亿美元。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不少美国企业通过中国市场获得发展,甚至得以“续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破产重组的美国通用汽车,其海外市场的45%依靠中国。在华两家合资企业2017年共实现利润279.9亿元,通用集团从中分得133.3亿元利润。同期,通用公司全球经营业绩则为亏损。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有关研究认为,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的话,美国将会损失大约100万个就业岗位。
入世以来,中国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一同成长,相互成就。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凄风苦雨,中国都和国际社会守望相助,不离不弃,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的要义所在。
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量是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的生产力,绝不会依附于某些国家或特定人物,更不是谁的囊中私物,任由其予取予夺
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什么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即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并非完全是一个纯粹的客观过程,而是一个有特殊政治、文化寓意的历史运动,因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倡导并至今占主导地位,维护其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什么发展的客观趋势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实质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美国政府 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