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样计算
其实每年的入伏时间并不固定,我们所说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分别对应“一伏、二伏、三伏”,一般情况下一伏(初伏)的天数和三伏(末伏)的天数都是10天,而中伏(二伏)的天数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虽然每年的入伏时间并不固定,但一般都会在7月11-7月20日之间的某一天,并且多数情况下7月7日之前入伏比较多,7月18日之后入伏比较少。
首先必须明白传统的入伏时间是根据干支纪元日计算而来,也就是有天干庚的就叫做庚日,古人根据天干地支的法则来推算日期,通常天干为10天一个轮回,这样天干庚一个庚日的周期变为10天。
我们老祖宗传下入伏依据“夏至三庚数头伏”,也就是说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为一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二伏(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末伏)。
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
三伏按照农历算,大概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八月上旬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又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天怎样去湿气
三伏天去湿气的方法
三伏天较闷热,湿气较重,人多会没精神、口干舌燥等,这时可吃清凉降湿的食物,如荞麦、薏仁等粗粮可起到去湿气的作用,豆类如红豆、绿豆等也可去湿气,可多食用这类食物。适当的运动出汗也可起到排湿气的作用,还可用温水泡脚等。
|三伏天怎样计算
三伏天 三伏天怎样去湿气 三伏天怎样计算 三伏天是怎么计算的 修法 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