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各国战斗机 美国
一直以来呢,都有人想让我写写二战飞机。之前我都委婉的拒绝了,现在了解也不是很全面,所以这篇是一个示范文。
德国空军终结者——P-51“野马”式战斗机
辉煌事迹
1945年初,一架降落在中国机场的美制战机被日军掳获。这架飞机受到了日军的高度重视,马上被秘密运往日本本土进行大量测试,这件事甚至出动了当时在日本本土由于极为稀有而被严格限制使用的油罐车,将从开战前就已经库存、原本仅被允许用于国产新锐样机、当时已经极其稀缺的100号汽油运到了飞机场,供掳获的这一美制飞机做性能测试,并在此后与日本的各款新锐战机进行了多场模拟战。当时日本国内最杰出的航空专家佐贯亦男等人对这一飞机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检测。日本的地勤人员对其精良的组装品质极为惊骇,试飞员也对其座舱仪表布置以及防弹设施的完备感到极为赞叹。
专门从事螺旋桨叶研究的佐贯亦男与其他设计海军紫电改螺旋桨的学者,对这款美式战斗机所使用的高级橡胶固定桨座、桨叶剖面所采用的层流翼设计深表叹服:“层流化的水平居然到了如此地步……” 佐贯亦男在日后的手记中,也表达了当时的那种深深的敬佩感与挫败感。(事实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号称采用了或局部采用了层流翼设计的机型,在风洞试验和试飞报告中都只能得到“成果不明显”的失望结论,因此日本各厂人员对成功运用层流效应达到极高性能的P-51“野马”式战斗机有敌对意识或是挫败感的证言,在战后非常多见。)
几个月后,1945年8月21日,在中国湖南省芷江县城东的七里桥村磨溪口,中美混合团第5大队的6架该型战斗机将1架日本的百式运输机押解到湖南芷江机场。日本洽降代表、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这里正式向中国军政当局投降,这型飞机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这一款伟大的飞机就是美军P-51“野马”式战斗机,堪称是活塞式飞机的巅峰之作。
经典的诞生
P-51“野马”式战斗机的研制颇富传奇色彩。1940年4月,英国军事采购委员会准备购买寇蒂斯公司研制出的P-40“战鹰”式战斗机,但该公司没时间和精力扩大生产量,于是英国要求北美航空公司为其生产P-40“战鹰”式战斗机。北美航空公司认为这种飞机性能落后,不愿进行生产,建议用同样的发动机设计出一种性能更棒的飞机,并许诺在120天内就能拿出试验机。
这种新飞机就是P-51“野马”式战斗机。它由著名工程师雷金纳德·里斯和埃德加·施密特设计。由于其防御能力与机动能力都非常优秀,而生产成本也较为低廉,其高速巡航性能与高速操控性能更是其他飞机不能比拟的,恰好满足了盟军迫切需要高空高速护航机种的现状,因此脱颖而出成为后期欧陆空战中的主角。
P-51“野马”式战斗机的布局没有特别之处,但它将航空工业的新技术高度完美地结合在这一种飞机上面,采用了先进的层流翼设计、高度简洁的机身设计与合理的机内设备布局,令它的气动阻力大幅下降,并且在尺寸及重量与同类飞机相当的情况下,载油量增加了3倍,这使其航程达到1370千米,足以掩护B-17“空中堡垒”式轰炸机进行最远距离的攻击。区别于美军当时的主力战斗机无论是液冷还是气冷发动机都倾向采用涡轮增压器来强化飞机的高空性能的方针,P-51“野马”式战斗机由于并非美军内定机种,设计初期无法获取涡轮增压器的配额,所以北美航空公司采用与P-40“战鹰”式战斗机相同、仅搭配一级增压器的国产“艾利森”式液冷发动机当作动力来源。与P-40“战鹰”式战斗机相比,该机以更先进的进气配置与总体布局让冷却水平和空气动力效率都大为提高,并纳入层流翼设计进一步强化其高速性能。之后其改装搭配有二级二速的机械增压器的英国“梅林”式发动机,使其高空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北美航空公司也针对新发动机带来的各类问题进行逐一改进,因此成就了其罕见的历史评价与性能。
评价
P-51“野马”式战斗机作为一种可以用“速成”来形容其研发之路的机型,研发一百多天就投入到实战当中,这是在世界航空史上极其罕见的情况。但也正是这种速成战斗机,仅在欧洲战场上就出动13873架次,投弹5668吨,击落敌机4950架,击毁地面敌机4131架。历经10年蓝天搏击,P-51“野马”式战斗机以不败之身击败万字旗和太阳旗,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最优秀的“战斗机之王”。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也在它手中吃过大亏,险些命丧蓝天。
P-51“野马”式战斗机广泛应用于亚洲和欧洲战场,不但是空中格斗的高手,还用于护航、截击、对地攻击,也曾被改装为侦察机,由10多个国家购买并使用。它是美国历史上生产量最大的战斗机,多达15686架,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在天空中飞行。P-51“野马”式战斗机被许多航空史专家及权威人士评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佳战斗机。
即使到了今天,一些国家还在使用这种战斗机,例如菲律宾空军现在还保有20架左右的P-51“野马”式战斗机。而到了21世纪的阿富汗战场,美军也开始考虑用P-51“野马”式战斗机投入对塔利班的空袭,因为塔利班政权根本没有空军,也没有威力和性能较好的防空武器,美军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变得没有用武之地。而P-51“野马”式战斗机相对于喷气式战斗机而言机身小、转弯半径小、爬升快,适合山地作战,比直升机载弹量大,滞空时间长,可对目标持续攻击;而且坚实耐用,火力强大,可高效填补喷气式固定翼战斗机和攻击直升机的能力空白。另外P-51“野马”式战斗机超低空飞行能力卓越,可在距地面几十米甚至是十几米的上空飞行,隐蔽近敌,在对付地面零星目标时有独到之处。由于当时它们是按照在最恶劣的高温、潮湿和灰尘环境下量身定制,与美军现役战斗机相比,更能适应阿富汗的恶劣环境,在400多米长的土质跑道或者石质跑道上就能起飞和降落。可见这一款飞机堪称是战场上的常青树。
参数
尺寸:翼展11.3米,长度10.2米
空重:2.99吨
发动机:“艾利森”V-1710-F3R式发动机
最大起飞功率:846千瓦
性能数据:升限12700米,航程3860千米
武器:2挺12.7毫米“勃朗宁”式重机枪
4挺7.62毫米“勃朗宁”式轻机枪(型号不同,武器配置有所变动)
二战各国单兵武器 美国
小编温馨提示:注意你的眼睛
今天讲这个
美国汤普森冲锋枪
汤普森冲锋枪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冲锋枪。尽管它的重量及后坐力相对较大、瞄准也较难,但仍然是当时威力最大、最可靠的冲锋枪之然是当时威力最大、最可靠的冲锋枪之一。
科普:
汤普森冲锋枪是20世纪20、30年代美国黑帮及犯罪分子的常用武器,因此曾一度恶名远扬。因为这种冲锋枪拆下木托和弹鼓后,可以方便地藏进小提琴盒里,因此犯罪分子将其称为“芝加哥小提琴”(芝加哥是当时黑帮活动最猖獗的地区),又因为其连发时“嗒嗒嗒”的有节奏的枪声,常常又被叫做“芝加哥打字机”。
研究历史
汤普森冲锋枪以美国自动武器公司创建人之一约翰·汤普森将军命名,但实际上是由其设计小组中的O·V·佩思和T·H·奥克霍夫设计的。该冲锋枪的早期研制产品是M1919式,最早的生产型是M1921式,后来又相继出现了M192M1928系列冲锋枪。其中,M1928A1式于1930年研制成功,少量装备了美军,并为英、法等盟国军队所使用。1942年,在对M1928A1式进行改进之后。又发展出了M1式冲锋枪,并正式装备美军,成为美军第一支制式冲锋枪。后来在M1式冲锋枪的基础上又改进为M1A1式冲锋枪。
《拯救大兵瑞恩》米勒上尉就是拿的汤普森冲锋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汤普森冲锋枪的产量高达140多万支,最后于1945年停止生产,并逐渐被M3A1式冲锋枪取代。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被盟军使用的关系,汤普森冲锋枪现已成为收藏家寻找的珍品。一把可正常使用的M1928原型售价超过2万美元。
特点
汤普森冲锋枪的火力非常凶猛,缺点是结构复杂、质量较大、精度也较差。该枪共生产了M192M192M192M1928和M1五个大的系列,每个系列又都有多种改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三个型号。
M1928A1式
M1928A1式采用独特的半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枪机上有一个用青铜制成的H形延迟后坐块,位于枪机向后倾斜70°角的凹槽内,作用是在发射瞬间通过不同角度的摩擦阻力来延迟枪机后坐。当膛压开始下降时,通过H块两侧的开锁突起与机匣上的开锁斜面相互作用使H块上升,枪机开始向后运动。
该延迟机构虽然避免了枪机早抽壳、炸壳故障,但结构复杂。枪管外部加工有环形散热槽,枪口部有一个锯齿形减震器。
M1式
M1式11.43毫米冲锋枪的主要改进之处是取消了H形块枪机延迟机构,工作原理改为自由枪机式。此外,拉机柄由原来位于机匣上部改在机匣右侧,去掉了枪管散热槽和齿形减震器,并只使用20发、30发弹匣供弹。该枪没有表尺,采用觇孔式表尺准星瞄准,没有枪口防震器。M1式没有斜向闭锁,上面无缺口,以免被机柄勾住。
M1式上没有黄铜机锁,所以闭锁时全靠本身的重量和弹簧的张力。该枪和M1928A1式的缓冲器不一样,M1式的缓冲器由缓冲器杆和缓冲片组成,而M1928A1式的缓冲器只有二个缓冲圈。
M1式的机匣除了比M1928A1式要窄一些之外,其它均与M1928A1式相同。M1式冲锋枪发射的是11.43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弹头初速为282米/秒,有效射程200米,由20或30发弹匣供弹,理论射速为700发/分,膛线为6条、右旋。该枪全长为813毫米,枪管长267毫米,全重4.76千克。
M1A1式
M1A1式是M1式的改进型,它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将活动式击针改为固定式击针,并取消了击铁,其他与M1式完全一样。
从结构上看,M1A1式的构造非常简单。该枪的自动方式仍为自由枪机原理,此式冲锋枪枪管处无散热圈和枪口减震器,击针固定在机心上,并成为一个整体。枪机柄仍然在右侧,准星与枪口齐平。
二战各国单兵武器 民国
中国第一种制式步枪——“中正”式步枪
什么是制式武器?就是同一种武器的各种技术参数都基本相同,并且经过部队武器装备部门批准备案,有正式的型号与编号,正式大批量列装部队所使用的正规的标准武器。它的出现使得军队的武器管理和使用做到了标准化、统一化,增强了武装部门的正规化,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由于旧中国国力较差,工业水平与军事水准都很落后,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全国性制式步枪。但就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终于出现了一种制式步枪,它在实战中表现良好,其射击精度之高,杀伤力之强,曾是日本侵略者的噩梦。它起源于德国毛瑟系列步枪,实战效果不下于日本的“三八大盖”;虽然也有射速较慢、后坐力较大的缺点,却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代抗战名枪。这就是“中正”式步枪,可称为中国抗日第一枪的武器。
经典诞生
中国“中正”式步枪,即德国M1924式毛瑟步枪的中国仿制版
国民革命军的武器实在是过于五花八门,这是因为在民国初期,政出多门,军阀割据,其武器采购渠道也是多种多样;而自己制造的武器更是没有固定标准,工业加工能力也千差万别;再加上各地军阀依据自身情况对枪械进行改造,导致就算是同一型号的枪械,不同产地的产品在零配件与弹药方面也存在无法通用的局面。如果进行细分的话,仅仅是步枪这一项,在国民革命军中就有超过一百个型号,同一种型号的步枪还可能存在十多个无法通用的变种。这种“万国造”的武器装备现状,是任何后勤保障部门的噩梦!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自然无法提高,协同作战更是痴人说梦。
鉴于这种情况,20世纪30年代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军备整顿,提倡用统一的制式武器取代无数种类的杂牌武器。整编前,国民革命军共有多达13种口径的步枪,但即便是在整编后,国民革命军的步枪仍旧存在4种不同口径,而且就算是口径相同的步枪,弹药也未必能够通用,仅7.92毫米口径的子弹就有3种长度!
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兵器制式化会议,决定把德国M1924式毛瑟步枪定为制式步枪。该枪在德国生产数量并不多,在当时属于最新型步枪。这一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厂订购了一万支M1924式毛瑟步枪用以装备税警总团,兵工署技术司向毛瑟兵工厂索要该枪的全套图纸,以及料表、检验样板一套,交给位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的兵工厂筹备仿制。但由于毛瑟兵工厂提供的图纸及检验样板有问题,于是兵工署技术司委派曾留学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巩县兵工厂厂长毛毅可,向德国有关部门正式商洽购买M1924式毛瑟步枪及其检验样板、图纸。经过这样一番周折,到1935年7月,巩县兵工厂终于开始开工试产该型步枪。由于1935年是民国二十四年,此枪被定名为二四式步枪。蒋介石对二四式步枪的筹备与试生产高度重视,并对二四式步枪提出过一些改进意见。蒋介石认为M1924式毛瑟步枪的枪长是依据欧洲人的身材进行设计的,而中国士兵的身高相对矮一些,建议把枪托略微缩短,刺刀予以加长。改进后的二四式步枪既便于携带,又利于拼刺刀时掌握主动。最终,新枪定名为“中正”式步枪,枪匣上的印记也改成了“‘中正’式”三字。据不完全统计,1928年至1949年间,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兵工厂总共生产了各式步枪181万多支,其中“中正”式步枪占据三分之一以上。
后世评价
“中正”式步枪的正式生产,在中国兵器工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1943年后,第二一厂、第四一厂等生产“中正”式步枪的兵工厂,全部采用同样的图纸、同样的检测标准,生产统一规格的步枪。这是中国第一种全国性的制式步枪,是中国军工发展的一大进步。
“中正”式步枪采用的7.92×57毫米尖头弹,杀伤力极大,并可与当时在中国被广泛使用的机枪如捷克ZB-26式轻机枪、“二四”式重机枪的子弹通用。
与圆头弹相比,尖头弹弹头重量较轻,初速较高,而且由于弹头呈流线型,空气阻力小,弹道特性好,不容易受到横风的影响,从而使得“中正”式步枪的射程与精度都远在中国此前大量装备的“汉阳造”和“元年式”之上。其有效射程超过500米,比日本三八式步枪使用的6.5×50毫米有坂步枪弹的威力更大。后来日本九九式步枪改用7.7×58毫米枪弹,但在弹道性能和杀伤力上仍旧与7.92×57毫米尖头弹有一定差距。
“中正”式步枪的另一个重要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都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要稍加修锉即可以互换通用,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通用,已经基本具备了制式步枪的特性。
“中正”式步枪的缺点是枪机拉动比较吃力,加上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由于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就更难拉动,这样一来其射速自然受到很大影响。它要比三八式步枪短很多,为了在白刃战时与三八式步枪抗衡,其刺刀全长增加到了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但即便如此,“中正”式步枪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依旧小于三八式步枪装刺刀后的长度。加上国民革命军在拼刺方面的素质不如日军,因此在白刃战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但“中正”式步枪确实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性能参数】
重量:4千克
长度:1110毫米
枪管长度:600毫米
弹药:7.92×57毫米尖头弹
口径:7.92毫米
供弹方式:5发弹匣,内置弹仓,桥夹装弹
初速:810米/秒
有效射程:500米
表尺射程:2000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二战各国战斗机、美国
二战各国单兵武器 二战各国战斗机 民国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