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书法英语|

书法英语

章草与今草

书法英语|

赵孟頫 松雪

中韩书风

英语教案

英语教案

same

same

英文书法到底是不是书法

许久以来,大众对于书法的了解貌似仅仅存于表面,而对书法的认识更是十分肤浅。其实中国书法的历史十分悠久,从汉魏之间已经有书法意识的萌生了,而东汉起其实已经有初步的书法体系了,楷祖钟繇便是东汉时期人。本文主要是探讨:对于书法这一词,到底可以涵盖所有的文字,还是仅仅针对于汉字才能体现出其作为书法一词的含义。得出结论为:在汉字的基础框架上构建的,能在书写时体现艺术价值的书法体系,才能称为纯粹的书法。所以英文书法绝对不能称之为书法,至少不能称之为正统的书法。

书法内在的要素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

书法一词由来的猜测

汉字与书法之间的关联

英文书法非书法

书法内在的要素

书法,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书写的法则,或者叫汉字书写的规律,但是这个规律并非固定的,他是庞杂的,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道德经有言: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其实是比较贴切的。

书法内在的要素无非笔法,结字,章法——其实还可以算入墨法,不过墨法这类事物一般是作者刻意安排的,暂且不表。

笔法,从毛笔诞生开始,甚至到建国时期,毛笔的使用几乎是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的。毛笔是一个锥面,而且是一个圆形的锥面,这使得它拥有了很丰富的表现力,所以书法的创造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毛笔。《玉堂禁经》写到: 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三日驭锋 ,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 、「其」 是也。四曰蹲锋 ,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五日[足存]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耀者,必先[足存]之,刀、「7」是也。六曰衄锋,住锋暗授是也;烈火用之。七日擢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八曰按锋 ,囊锋虛阔,章草磔法用之。九曰揭笔 ,侧锋平发。「人」 、「天脚是也,如鸟爪形。”这就是毛笔的九用(引用的这段内容中有些笔画输入法不能输入出来,于是语音转文字,有些错误,但是并不影响论证),毛笔九用,就涵盖了笔法几乎所有的内容,可见书法是完全依托在毛笔这一工具上的。

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说过: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移。但是随着历史的改朝换代,魏晋时期(后文会详细说明关于魏晋时期书法体系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占的地位。)很重要的一些笔法几乎失传,或者说很难在后世的作品中看到了。

上面提到赵孟頫结字因时相移的观点,接下来说明一下结字,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汉字的结体,从这一点来看,英文书法就已经和书法基本的要素相不符了——无论是从书写工具还是书写规律来看。结字较之于笔法来看是更为复杂的,首先要考虑一个字的平衡(当然书法作品中是会通过调整字的字势,也就是字的走势来布局章法,不过这里先不讨论。)其次是布置这个字的疏密,收放、还有字的部件之间的倚侧和错位等等。

书法是环环相扣的,以上提到的关于结字的问题,不仅需要书家的摸索,还需要结合前人做出改变,以及对笔法的纯熟掌握,而在完成一件书法作品的时候,更不仅仅是把单个字写好这么简单的事情。

前文提到:书法意识的萌生可以追溯到东汉,但是这是有些不严谨的。事实上书法意识的萌生早在甲骨文时期就有体现,如果找一片兽骨,观察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甲骨文时期上下文字的错位,这就是古人对于章法的安排。但是随着书法的发展,章法更不可能仅仅局限于这些了。从字的跌宕和走向,以及行之间的留白,随着书法内容的平仄变换的轻重急缓……

看得到文字之间的错位吗

由此可见,书法并不是什么浅显的事情,而我短短的三言两语更不可能说得清楚,或者说任何艺术都不是浅显的事情,不是稍微加以训练就能成就的事情。技法纯熟了之后,如何使用又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字里行间是死气沉沉还是情深意浓,更是一张作品能否传世的关键。

天下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

上图所示为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字字珠玑,泣血惊魂,悲凉的气息弥漫于纸面,颜真卿的笔几乎戳进纸面,融进了他对侄儿深深的思念中。

书法的发展和起源

前文提到,书法的发展十分漫长。从李斯创篆书,到汉代八分(隶)时期,人们并不具备特别强烈的书法意识,而书法意识的觉醒差不多是在汉魏之间,在东汉的时候,便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一点,譬如张芝。

张芝的草书

而到了东晋,就是书法艺术的高峰,而在这高峰之上,站着一位影响了整个书法史,以及在整个书法史上有着弥足轻重的地位,且对推动书法发展有着十分重要贡献的人物。——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信奉道教,喜鹅。代表作品《丧乱帖》、《初月帖》、《兰亭序》等。对行草书的贡献十分巨大,变章草、八分为行,今草以及楷书。不过王羲之没有真迹存世,后世所观所有王羲之的作品都是摹本,甚至伪作。古人云: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到了隋朝,楷书基本形成,智永所书《真草千字文》就是隋朝时期优秀的楷书作品,隋朝末期,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已经有了基本的楷书面貌(楷书化面貌)。而到了唐朝时期,又有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名家,与此同时敦煌的写经作品(小楷)也大放异彩。唐朝是楷书的高峰。

元明清时期,所有书体都基本成熟,碍于篇幅较长、且与本文目的不符,故略去。

而同时期,日本人也开始学习书法,所以以日文为根基的书法,和中国的书法,从审美上来看是有极大重合的。但是日文也是从汉字草书渐渐演变的,所以与本文“书法是建立在汉字体系之上且是在汉字的基础之上发展和成熟”这一观点并不矛盾。

书法一词由来的猜测

唐代孙过庭《书谱》开篇有言:“夫自古之善书者……”和清朝《评书帖》中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可以见得,唐朝时期对于书法的“法”字,是唐朝书法(楷书)的重要特色,唐人的楷书结构严谨,法度森严,而唐中期又有怀素、张旭等浪漫主义书家,因此可见,书法一词大概是于唐朝至明清之间出现的。而根据有关史实,在魏晋时期,说书法时,一般不言“书法”,而言“书”。

不过这是我本人对于书法一词起源的主观猜测,并没有特别严密的考证,所以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汉字与书法之间的关联

前文也提到书法丰富的内涵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但是书法并不完全扎根于汉字,书法和汉字的关系应当是一份不完全重合的圆。——中国书法是一门线条的艺术,譬如狂草书就是脱离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框架,而用丰富的线条代替汉字的字符。而书法之所以能演化出丰富的内涵,正是因为汉字的特殊性——也就是其间架结构的丰富,于是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的婉转圆润,一直到了隶书,成了意义上的方块字。书法也从一开始纯粹的记录工具,进而变得艺术性。

英文书法非书法

有了前面四个部分的介绍,我们便可以对英文书法是否为书法做详细的讨论。首先是书法一词的起源,既然书法一词起源于中国,那么对于“书法”,自然应该特指“中国书法”,而非“英文书法”。——因为书法的艺术性使得它不可能与英文这种表音文字相匹配,而且中西方对于书法这方面的审美内涵更是相去甚远,简直背道而驰。

兰亭集序

如图,兰亭集序二十多个之字无一相同,而更为夸张的是——

这一字四个竖的起笔各不相同,极为灵秀。在这一作品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反观英文书法显然不能做到这样的变化。其次是对于美丑的概念,前面我将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图片放了上来,而对于没有书法经验和书法审美的普通人,自然是不可能觉得祭侄文稿中的字很“漂亮的”,而客观上来讲祭侄文稿也并不是“漂亮”的,而是壮烈的,甚至丑的,但正是这种“丑”让他本身变得很“美”,但是英文书法追求的呢?——可见是视觉上的体验,也就是“好看”。然而书法的审美是很多元的,是求比漂亮,有更加丰富含义的“美”的——儒家求王羲之一样的“中和”,道家求王羲之一样的“自然”。

至此,我们疑似确乎是能判断——将英文书法称之为“书法”是不合适,不完备的了。甚至说将之扩大到其他所有文字,都是不贴切的了。

2020.7.18

中考书法

1月17日,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发布。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有局部的微调,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书法被纳入到语文学科中考查,增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中考这一重要变化,将会引起书法教育的诸多变化。

书法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传统文化,分为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种。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笔法特点是比较瘦劲挺拔,字体特点是“字体宽扁、左右舒展、平衡对称、整齐均匀”。隶书是的特点是“字形扁方左右分展、起笔蚕头收笔燕尾、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变画为点变连为断、强化提按粗细变化”。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


|书法英语

             

书法英语|
  • 英语四六级报名时间|
  • 英语四六级报名时间| | 英语四六级报名时间| ...

    书法英语|
  • 音乐家的资料|
  • 音乐家的资料| | 音乐家的资料| ...

    书法英语|
  •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什么|
  •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什么| |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