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与创业板的区别
科创板与创业板的区别,主要在上市制度和上市条件上。
上市制度不同
上交所将要设立的科创板,将会试点运行注册制,和美国的纳斯达克差不多。而创业板和主板市场一样,企业上市实行的是审核制,需要证监会拍板。
上市条件不同
创业板上市,有各种各样的上市限制,比如企业每年要达到一定的盈利标准、资产规模要足够、要符合同股同权等等。科创板上市没有这些传统的上市限制,科创企业上市更加方便。
科创板的上市条件主要是对企业的创新实力、所处行业有要求,对盈利能力方面的要求比创业板低。
科创板支持的是已经有一定规模,但是还未盈利的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企业规模方面,科创板主要是以“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现金流”等多套财富标准,来对上市的科创企业做要求。
科创板与创业板区别是什么
所属市场不同:科创板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
开户门槛不同:科创板要有50万的资产才可以开户,而创业板只需有10万的资金即可开户。
板块定位不一样: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板专门面向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等。
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区别
科创板是在11月5日发表的战略性新版块,不等同于创业板和新三板!长期有利于新兴企业丰富融资途径,推动科技创新。
发行上市条件更包容——财务指标不是唯一
主板和创业板的发行上市条件,都只参考财务指标。主板对盈利的连续性和绝对金额要求比较高,创业板的盈利条件相对宽松,但都是需要企业连续盈利,才可以发行上市。科创板的发行上市条件,包容性就强得多,设计了5套标准,包括市值、营收、经营活动现金流、研发投入和产品的技术优势等综合因素。虽然也参考财务指标,但强调持续经营能力,不强调持续盈利能力。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只要核心产品有明显技术优势,就可以在科创板发行上市。
上市审核及注册——审核权力转移给上交所
主板和创业板都是核准制,由证监会发审委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科创板试行注册制,由上交所负责发行上市审核,证监会作出准予注册的决定。
定价机制市场化——定价更准确
主板和创业板,目前的定价机制,都是采用直接定价方式,原则上以静态市盈率23倍为发行价。科创板全面采用市场化询价的定价方式。
交易机制更灵活——价格波动更大
主板对投资者的资金量没要求,创业板要求投资者个人证券或资金账户在50万以上。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交易涨跌幅限制都在10%以内,新股上市首日,有效申报价格限制在发行价格的144%。科创板的交易机制变化很大。
持续监管更严格——更容易触发退市
在公司治理和持续监管方面,科创板的要求要比主板、创业板严格得多。换句话说,科创板企业更容易触发退市。在退市条件方面,和主板、创业板一样,有四套指标:重大违法指标、交易类指标、财务类指标和规范类指标。只要触发其中一条,就会退市。但科创板的不同点在于:取消了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的公司,第一年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第二年仍触及即退市;衔接注册制安排,不再设置专门的重新上市环节;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不得提出新的发行上市申请,永久退出市场。
|科创板与创业板的区别
科创板与创业板区别 科创板与创业板的区别 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