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危机干预已经日益成为临床心理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
危机干预则借用简单心理治疗的手段,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干预的最低目标应是保护当事人,预防各种意外,故常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寻求社会支持。
危机干预的七大任务
危机干预并不只是对自杀和危急情况下的心境障碍有帮助,对反恐、挟持人质以及大型活动中的协调事务都有很大的帮助。危机干预离我们并不远,经常在电影中出现的“谈判专家”扮演的往往就是干预工作者的角色,他们面对的对象可能是情绪失控的当事人、受害者、或是犯罪嫌疑人。
香港警务处警察谈判组(PNC)隶属于香港警务处刑事及保安处保安部,其主要责任为反恐怖活动、挟持人质、绝困及企图自杀案件等谈判,并且协助大型公众活动中的协调事务。警察谈判组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警察谈判专家单位之一,于2010年出动了81次(当中70%为企图自杀案件),其成功率高达80%。
PNC部分人员合影
前香港警司刘达强于1990年起兼任警察谈判组谈判专家至其退休,从未于任何谈判任务中失败,合共拯救了逾200条生命。他改变谈判专家以往单纯以游说企图自杀者放弃轻生念头为目的,而是作出进一步的努力,引导被救者向专业人士寻求进一步的帮助;此外,将警察谈判组以往被动的角色转型为主动到访学校、医院及社会福利机构等,举办防止自杀讲座及工作坊,提高香港社会高危自杀族群圈子周围人员对防止自杀的意识,及接受遇事的处理技巧训练。
确保安全
在整个危机干预的过程中,确保干预工作者和来访者以及所有与来访者互动的人的安全是最优先的任务。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来访者都可能将自己或他人暴露于危险之中。此外,安全还包括来访者的心理安全,一些受到性侵害犯罪的来访者可能会受到警察、社会和不称职的治疗师的二次伤害。
在所有工作开始之前,让危机中的来访者信任干预工作者是建立推进干预工作的先决条件。
初次接触
在初次接触中,让来访者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尤为重要,除了让来访者明白将要发生什么,还需要让来访者快速意识到干预工作者是一个盟友和支持资源,而不是对事件毫无帮助的普通人。初次接触的目的在于与来访者建立沟通和心理连接,并且澄清自己的目的以及将要发生的事。
建立心理连接
首先,干预工作者的自我介绍要表现地没有威胁,让来访者感受到干预工作者正在试图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种对抗的方式。进行最初接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获悉来访者的名字,并且用一种没有威胁的方式介绍自己。除了稳定来访者的情绪、向来访者表明自己无威胁之外,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来访者在一定程度上感到自己掌控了局面,然后干预工作者通过对来访者的情绪做出反馈,就能很好地建立心理上的连接。
澄清目的
澄清目的意味着让来访者了解危机干预的过程以便能够预期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事情。对于很多来访者来说,这是他们和干预工作者的首次接触,他们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这就要求干预工作者尽快向来访者解释即将发生的事情。他们需要通过明确简短的语言与来访者建立起有效的交流,并且会使用开放式提问、情感反应和认领表达等技巧,强化并鼓励来访者讲述他的故事。
确定危机
危机干预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从来访者的角度确定并理解危机。从来访者的角度考虑可能面对的危机,需要综合考虑生物、社会、心理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所以这项工作很困难。干预工作者首先应该采用核心倾听技术:共情、真诚、接纳或积极关注。
确定危机并不意味着完全挖掘来访者的各种心理因素或过往经历,因为在高语境环境下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冒犯。确定危机需要及时发现对来访者情感、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并导致危机的促发事件。
这项任务的两个目的首先是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看待危机,如果干预工作者不能做到这一点,那接下来干预工作者做的所有工作都无济于事;其次是确定目前危机的情况,以及各种影响因子以及可能导致危机恶化的因素。
提供支持
危机干预的第三步是向来访者强调干预工作者是一个关心、在乎他的人。干预工作者不可以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出现会被来访者所看重、珍视和关心,相反,在多数情况下,来访者并不期望干预工作者的出现,也不会信任干预工作者。但通过提供支持,至少可以向来访者表示干预工作者能够从行动上表现出支持。
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提供心理和生理支持。干预工作者可以使用情感反应和认领表达对来访者所处情况作出共情的回应,这意味着干预工作者需要无条件地接纳所有的来访者,这些人能够接纳别人都不愿意接纳的人。有时,来访者缺衣少食,在这些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解决之前,来访者的危机一般都不会消失,所以物质支持意味着给来访者实际的支援帮助来访者度过危机。
提供支持意味着激活来访者的主要支持系统:家庭、朋友、同事等。处在危机中的很多人都面临着支持系统缺失、支持系统对来访者感到厌烦、或在危机状态下无法提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尽量寻找原生的支持系统之外,干预工作者还应当为来访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和主要支持。
寻找替代方案
处于危机状态的来访者往往无法找出合适的解决危机的方案,来访者的视野会非常局限,他们甚至觉得自己无路可走。因此帮助来访者寻找替代方案是干预工作者的下一个工作目标。
替代方案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考虑:
情境支持。现在或以往认识来访者,并且可能会关注来访者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
应对机制。来访者可能会使用的行为、举动或环境资源,用于帮助度过当下的危机。
积极的思维方式。这可能大大改变来访者对当前问题的看法,减轻来访者应激和焦虑的程度。
重新建立自我控制
危机中的来访者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们感觉自己失去了对事情的控制,所以干预工作者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建立他们对事物的控制,这意味着干预工作者需要帮助来访者制订一个计划,并且帮助来访者克服他们的混乱状态。
一个计划应该能够修正来访者的认知、行为和情绪。一个计划应该包括来访者能够立刻找到的能够提供帮助的其他人和积极的应对机制。制定计划的关键是不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的自尊和控制力被剥夺,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要尽量和来访者协商,以便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对计划的掌控。计划并不是来访者余生要做的所有事,而是在短期之内恢复平衡状态需要做的事,例如寻求其他专业人员的帮助。计划是以分钟、小时或者天来计算,而不是周、月或年来计算。
获得承诺
让处于危机状态的来访者明确承诺做些有用的事非常重要。承诺的流程要尽量简洁明了、可操作性高。多数情况下只需要简单的承诺,例如让来访者口头总结计划;如果计划牵涉到可能的法律问题,则可能需要需要出面记录承诺并签字确认。承诺的目的是让来访者明确自己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举动来恢复平衡状态。
干预工作者不应强加承诺,承诺应该是自由、自愿的,并且来访者相信计划是可行的。如果来访者流露出哪怕一点对计划和承诺的犹豫,干预工作者都应该重新考虑自己所使用的方法,因为一个强加于来访者的承诺是不会起作用的。
随访
在危机发生后的几小时到几天之内保持随访是确保来访者履行承诺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的问题的有效方法,随访不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短期随访告诉来访者干预工作者仍然会陪伴他,这对于当前缺少支持的来访者至关重要。
心理危机干预必须确立什么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与整体救援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调整心理救援的重点,配合整个救灾工作的进行;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不给整体救援工作增加负担,减少次级伤害;综合应用干预技术。保护接受干预者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中的一部分,并不万能。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这不是一种程序化的心理治疗,而是一种心理服务。
|什么是危机干预
什么是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的七大任务 心理危机干预必须确立什么原则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