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在大暑期间,民间有“饮伏茶”的习俗。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具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在大暑期间,民间有“烧伏香”的习俗。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以此祝福人们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的来历和风俗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而总结出来的节气规律。而大暑由来是古人将炎热的天气分为大小两种,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比小暑更热,所以叫做大暑。大暑节气有送大暑船、晒伏姜、喝伏茶、吃仙草、斗蟋蟀等风俗。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烧仙草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是台湾有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热两种吃法。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分别是
我们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习俗包括:举行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
“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中国传统的元旦介绍
中国传统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
中国的“元旦”这一概念,历来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时期的夏历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时期的殷历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时期的周历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冬季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春季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
元旦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分别是 大暑 大暑的来历和风俗 大暑的由来和风俗 大暑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弥勒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