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厘定往生净土的标准 关于一心不乱 三辈九品 临终十念等疑问的解答|

厘定往生净土的标准 关于一心不乱 三辈九品 临终十念等疑问的解答

此界一人念佛名,

厘定往生净土的标准 关于一心不乱 三辈九品 临终十念等疑问的解答|

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

此花还到此间迎。

——唐 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

《净宗观火录》之:厘定往生标准——

关于一心不乱、三辈九品、临终十念、带业往生等疑难略释

大乘佛教净土宗的观念,是以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是苦难世界,种种痛苦烦恼,种种心酸无奈,而如果按照大乘佛教其它宗派的修法,要以菩萨的大无畏心,勇猛精进,普度众生,自觉觉他,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后才能成佛(根据《佛说宝雨经》等经论,起算时间,并非开始学佛就算,而应该是从“悟解平等诸法性”起算,大体相当于菩萨五十二位中的、十住位的第七位的、不退住,也大体相当于我们平时常说的“明心见性”或“开悟”。而从学佛开始到达此位,则各依因缘,需要无数劫了。因此修行一个净土法门,作为寿命尽头的所依之处,实在是至关紧要,而在诸净土中,释迦牟尼佛最为赞叹的是阿弥陀佛的净土。当然,依个人因缘、习气,选择适合自己的净土,依其法修行,就是好的)。而限于自身宿业、现世能力使然,自度与度人,都常无力无奈,所以不妨存此菩提愿心,而极尽厌离此世界,往生到阿弥陀佛建立的极乐世界。而往生的实际意义在于,彼处的生活环境是完美的修行场所,可以迅速清净自身无始以来的业力,成熟发起从冷漠、无关、到良知、博爱,乃至无缘之慈,同体大悲的菩提心,获得自度度人的能力,而迅速缩短成佛的时间。这是所有净土宗行者必须清楚认知的事情。

首先,净土宗的经典,依五经一论为本,已经是定论,是历代祖师大德依见地所抉择的。而本中之本,是《净土三经》,以其是经,以其全说、直说极乐净土法门。佛在其余经中,论说净土法门的内容,我们应该视其宣说的时节因缘,所对之机,善巧地拿来作为对增益净土法门的理解上的启发和补充。

关于《阿弥陀经》以及“一心不乱”

《阿弥陀经》是略说三方面内容,、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提倡发愿往生,称名念佛的修行法门。可以说《阿弥陀经》是《无量寿经》的概论,缩写本,精华本。此意,千年前,唐代大德窥基大师在《阿弥陀经通赞疏序》中说:“此经前后有其四译,一秦弘始四年二月八日罗什译,名《小无量寿经》……”。

关于《阿弥陀经》中提到的“一心不乱”,历来多有争论,其实这个争论的背后,即是本文要厘定的往生净土的标准问题。《阿弥陀经》中说,念佛人,一日至七日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即可往生极乐世界。有的净土行人,局限于这一本经,而不能对净土三经生起圆解,因此才会纠结这个问题。一方面经文说一心不乱才可往生,一方面要达到一心不乱,实在太难。所以就产生纠结,想要兼顾两者来解释。其实大可不必,所谓“一心不乱”,梵语 aviks!ipta-citta,意思是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不动摇之谓。也即《遗教经》中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涉及到了比较深的禅定的内容,是以佛门禅定中的“止”力为基础,称念佛名,发愿求生净土。因为有此“一心不乱”之“止”力,随止力之深浅,或一日,或七日不等,即可往生净土。这里的往生净土,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可以随往生的愿力而舍弃世寿,坐脱立亡,当下就往生;也可以还在娑婆,但可以随时明见极乐世界一切景象,身心安住在念佛三昧的喜悦之中,当下即是净土,寿尽即生。

由此可知,《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是取法乎上,不是往生的最低标准,反而是很高的标准。明白了这个道理,净土行人就可以以此为高标准,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了。“止”力的培养可以说有无数的方法,在净土宗,就是两个,一个是“称名念佛”(不管你配合呼吸,还是音声,步伐,观想等,都离不开专心念佛的名号),一个是“日落观”。

二. 《无量寿经》及“四十八愿”“十念往生不是临终十念”“三辈往生”

《无量寿经》是广说《阿弥陀经》涉及的三方面内容。从极乐世界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到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以及怎么往生极乐世界,都说得非常详细。

读《无量寿经》,除了明白极乐世界的缘起、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愿、对众生的大慈大悲,启发我们的往生之心外,有两个重点要引起重视。

“四十八愿”的重点在于说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功德庄严。通俗点说,四十八愿主要内容都在说,往生到极乐世界后,会有什么样的“好处”。这段经文主要侧重在劝信。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么好,没有理由不去。是这个意思。涉及往生前的条件的,只有第十八愿的“十念往生”,十九愿的闻名发心,二十一愿的悔过得生。

这里有必要说清楚的是,“十念往生”不是“临终十念”,不一样。

《无量寿经》中关于十念往生的内容,也就是“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经文是这样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段经文里,有信(至心信乐)、有愿(欲生我国)、有行(乃至十念),还不能犯五逆罪,也没诽谤过正法。对照《观无量寿经》中“九品下生”中的“临终十念”,那标准就高多了。“临终十念“是什么罪都犯了,罪大恶极了,恶贯满盈了,只要临终能遇到(太难遇到了)善知识教这人念佛,并且念出“十声”佛号(不容易,去医院重病室看看就知道),就能往生。下文说到《观无量寿经》会详述。

是“三辈往生”阐述往生的条件。重点有二,一个是发菩提心,“三辈往生”中的三种条件,都要求“发菩提心”;一个是称名念佛,这没什么说的。但这里的“三辈往生”说,并非是《无量寿经》中仅有的关于往生净土的条件,可以说经文中往生的条件十分杂乱,散见各处。四十八愿里面有,“三辈往生”之外的经文也有。因为往生的条件并不是本经的重点。举例来说,就在”三辈往生”经文的上一段,就有“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经文。除了五逆,和诽谤正法,也不要“发菩提心”了,这就与同一部经的“三辈往生”说象是自相矛盾。

其实并非矛盾,对照《观无量寿经》可知,“三辈往生”只说了往生条件的一部分,大体相类(是大体,是相类不是相当)于《观无量寿经》中“九品往生“中的上三品,这在后面会有论及。而很多解释“三辈往生”者,大都没有说明这一情况,导致很多净土行者,于往生条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如果依靠《阿弥陀经》或者依靠《无量寿经》,或者依靠《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来厘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恐怕是无能为力的。

《观无量寿经》中的“九品往生”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九品下生的临终十念”是最低标准。

《观无量寿经》的重点在阐述圆满的修行方法,也是对《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的补充。其于《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所没有涉及的重点有四:怎么培养往生基础:《阿弥陀经》中提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未能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么问题来了,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善根福德因缘呢?《观无量寿经》提出“净业三福”。培养净业三福越多,做得越好,则往生越有把握,品位也会越高。修行方法:一个是称名念佛;一个是禅观。禅观难修,净土宗的祖师之中,似乎只有二祖善导大师,修成过第一观日落观(幼年看过一段资料,或记忆有误,诸君有兴趣自己查证,总之意思在禅观难修。而善道大师,也确立“持名念佛为往生的正业”,最为应机。)但是禅观的重要意义在于,补足了称名念佛的单一性,而使净土法门,蔚为壮观为一大教。观经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经文,于第一义谛处举重若轻,轻轻一拨,便纳入了大乘和密乘的内核。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净土宗,诸根普被,包罗一切宗门的璇玑,但不属于净土宗的本位宗旨,此不详述。“九品往生”厘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像《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说及散见经文各处的往生条件比较杂乱,不能形成清晰、统一的条理;像《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来自梵文aviks!ipta-citta,是指信心上没有疑惑,精神上十分专注,并非严格的法相词汇,大体相当于《遗教经》说的“制心一处”,难以厘定其状态;这两部经的重点都在劝信、持名上,可以说,对往生的标准,都没有说清楚。只有《观无量寿经》的“九品往生”,条理明晰,上中下三根普被,细分为九种,虽五逆十恶,也有一线生机,圆满体现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

遍观净土三经也好,五经一论也好,只有《观无量寿经》中的“九品下生”,明确将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什么坏事都干了的,罪大恶极之人,纳入阿弥陀佛的救度范围,有此,才能说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有此,才能说净土宗法门,是三根普被。而且加之“九品”条理分明,次第井然,不生歧义。因此,只有《观无量寿经》的“九品往生”,能够厘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标准,也即往生条件。

详说“九品往生”以及阐述“临终十念”和“带业往生”

《观无量寿经》根据修行功夫的高下、业力的多寡,把求生净土的人,分成三品,每一品又细分为三,共九品,我们称为“九品往生”。品阶越高,临终时候,得到的接引速度越快,规格越隆(比如有的是阿弥陀佛亲来,有的是阿弥陀佛化佛前来等等),到了极乐世界在连花苞里的时间越短。

如经文说:“凡生西方有九品人”。

上品上生: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往生即见佛,见佛则悟无生法忍,证初地菩萨。“具诸戒行”,则需出家。后面也有讲持戒的,都有选择性,都不要求“具”,因此只有上品上生,需要出家的条件。但是大乘在“具”这个问题上,似乎可以探讨,加上对“深心”的深入理解,或者,是或者,也不必出家,也可能有上品上生的可能性,另文探讨吧。)

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往生即见佛,经七日于菩萨道不退转,往生极乐总是向上进步,就不会退转,经文这里说的不退,是指菩萨阶位中十住位中之第七住“不退转住”,强调往生七日证“不退转住”。一小劫证初地菩萨。)

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往生后在莲花苞里,一日一夜之后,花苞开始打开,七日之后见佛,看不清楚,二十一日后看清楚佛,听佛法,三小劫证初地菩萨。)

到这里,遇到第一个重要问题,《无量寿经》中,有“三辈往生”之说,而“三辈往生”都说到要“发菩提心”,因此,《无量寿经》中的“三辈往生”说,只能对等《观无量寿经》中“九品往生”中的上三品(不一定是一辈对一品,这里是说三辈往生的总体要求,大致相类于上品三种往生)。因为只有上三品的要求中,都涉及到大乘菩提心。例如上品上生中要求“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以及具有“深心”;上品中生要求“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上品下生要求“但发无上道心”,所谓无上道心,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菩提心。这些都包含了“菩提心”的教法内容。而中三品,下三品,都没有要求“发菩提心”。

以上是上三品往生条件、标准。需是信因果,大乘人,发菩提心,发愿往生心,持戒。对净土的信仰越深、对大乘的领悟越深,品位越高。上品需要具足各种戒,那就得出家。

中品上生: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恶;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修行诸戒,不是具足诸戒,就是依据自己的身份,修相应的戒律,比如居士应该修三皈依戒,五戒,为求向上,应修八戒、菩萨戒等。往生后,“莲花寻开”,寻,不久,不久就慢慢开放,“当华敷时”,没说经过多久,但是不会超过七日,为什么不会超过七日呢?因为中品中生是七日花开,中品上生断不会比中品中生的时间要长。总之花开后就证阿罗汉。)

中品中生: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八关斋戒,是佛为了悯念在家居士沉沦红尘,特开此法门,让居士能一日一夜受持一次,获得出家一日的功德。何况沙弥戒,比丘戒的功德呢?出家的功德甚大,常有老修行听人要出家,便以僧团现状、以及此人的现实情况种种理由劝止,慧庵早年亦曾颇以为然,但随后便不以为然了。就算此人现实情况多么不允许,如果能有因缘,达致出家一日,虽然可能因为个人条件、现实情况等等原因,此人会还俗,会失去现实的很多东西,但其出家一日之功德,岂是我等凡夫所能料想?若能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持沙弥戒、一日一夜持比丘戒,虽后来万恶满盈,只要临终一念回光,也必然获得阿弥陀佛之接引,何况神志清醒,愿心鉴定,以此功德回向愿生呢?此理也合乎“下品下生”的条件。此品往生后,七日花开证须陀洹,经半劫证阿罗汉)

中品下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义,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七日后见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闻法,即证须陀洹。一小劫证阿罗汉。)

我们可以对中三品,做个简单、通俗的解释:守规矩(持戒)、做好人(百善孝为先,孝以“婉容”和“赡养”为重点,“婉容”最难)。如果能守规矩,做好人,又知道往生极乐世界这回事,回向发愿,就能生。品位不低,老修行一般都忽略这个,其实这中三品,很难做到了。

至于下三品,对修行人来说,那真是有点赌博的味道,所谓临时抱佛脚,到了快要玩完的时候,如果没有宿世的善根因缘,怎么能遇到善知识帮忙呀。当然,对阿弥陀佛来说,那是他老人家的大慈悲心了。

下品上生: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往生四十九日后,见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闻法,“发无上道心”,就是发要成佛的菩提心,从下品上生的条件就可以知道,没有发菩提心,造恶业,只要不诽谤大乘佛法,临终遇到殊胜的缘分,就也可以往生净土。十小劫,证初地菩萨。)观经在这一段最后,特别做了解释和强调说:“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十二部经首题名字”,是法;阿弥陀佛是佛,也是僧宝,甚至可以说佛的名号也是法宝。

下品中生: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法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当华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犯各种戒律;偷“僧祇物”,即偷寺院的东西,这在佛法里面是仅次于五逆罪的大罪;或者偷僧人的东西;“不净说法”,有两方面的意思,一个是身体方面的过失,礼仪上的不敬,一个是心理方面的过失,怀着欲望或企图而讲一些造成不好后果的话。这样的人临终的时候,如果真的能遇到善知识,为之讲阿弥陀佛等法,也可以往生。往生后在莲花苞里经过六劫的时间,莲花才会开放,见到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闻法,发菩提心,开始修学大乘佛法。)

下品下生: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当花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五逆十恶之徒,用民间的话就是说恶贯满盈之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不忍舍弃,留有一线之间,哪怕一辈子大恶人,哪怕杀了人被判了死刑的人,临终若能放下屠刀,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只需要“具足十念”,念十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后在花苞中十二大劫,莲花才开,花开了见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闻法,发菩提心了,开始修行大乘佛法。)

以上是下三品往生,都是恶人,依造恶业的程度,分成了三品,都是到了临终的时候,走运(其实肯定是夙昔种下了善根因缘的种子了),遇到殊胜的缘分,有善知识帮忙来了(因此,发展临终助念团,帮助信佛不信佛的人,临终念佛,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及去监狱等地开展弘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在大陆,因为政体的原因,这是不太可能实行的,或者可能偶一为之吧,也谈不上去弘法劝信了。)才能得生净土的。可以说,阿弥陀佛真是慈悲到了极点了。能发这样的大愿而又修行成功,成佛了,那真是太难了。

下品下生,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最低标准了。

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参照九品往生的各品,就可以发现,至少可以解决三个净土宗众说纷纭的问题:1,往生净土是否必须要发菩提心?答案:不是必须(发了自然是更好)。是带业往生,还是消业往生。答案:带业往生。(当然能消一点是一点,业力轻肯定把握大,品位高。但说到带业还是消业,完全是个伪命题,业都没了,就不必求往生,业还在,要消到什么程度?怎么界定?依何经文?还是易行道的净土宗否?)3“十念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历来有种种说法,并且大都没有把《无量寿经》的十念,和《观无量寿命》的十念区分开。有的甚至引用《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单提出来名《弥勒所问经》)中的“十心”来解释。如果是用来解释《无量寿经》的十念,还有探讨的可能性(但是那样意义也就不大,因为只能作为取法乎上的追求,不是用来作为能否往生的标准)。但如果是用来解释《观无量寿经》中的十念,这就难免是有些过度发挥了。

在“九品往生”的“下品下生”里面,也就是在往生极乐世界的最低的底线条件里,一个造五恶十逆的人,临终甚至念佛都要念不出来了,还要善知识在旁边加油打气,努力说法劝导,怎么可能具有这《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中的“十心”呢?而且,经文明明说:“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这五逆十恶之人怎么能发?五逆十恶,临终念佛都有些念不出,在善知识劝导下,“令声不绝,具足十念”,要怎么解释?而且“令声不绝”四个字,已经说明问题了。就是连声念佛,念十声就可以往生。就这么简单。没有别的解释了。

我们要去理解一部经,首先要分清经文的宗旨,搞清楚宗旨,经文就能解释正确,不能用一种不变的标准,来解释一切宗,一切经。就像《坛经》中,六祖大师听了法达念了一段法华经后说“此经以因缘譬喻为宗”,这就是明宗旨的意思。而《大宝积经发胜志乐会》的宗旨,在于发起菩萨的殊胜志乐,而且此会经文一开始,就已经表明是针对“初业菩萨既出家已”(大乘僧人)而说,因此,其经中关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十心”之说,对应《观无量寿经》中“九品往生”的经文,即知“上品中生”亦有不及,能符合这“十心”的,只能是“上品上生”(或可探讨)。这也符合《大宝积经》中这一会“发殊胜志乐”的宗旨。

文章结尾,不厌于老婆心,容再点题:

《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可为净土宗行者,厘定往生条件,作为修行指南,望各位按图索骥,取法乎上,莫落下三品,虽有一线生机,危矣哉!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需发菩提心,大体相当于上品三生。

一心不乱,是说念佛名号,能精神专注,念念相继,最后达到能“制心一处”在佛号上一日那么长,最多是七日那么长,就可以现见净土,随意乐往生。是取法乎上之类。

极乐世界,绝对可以“带业往生”,关键就是带业越少,品位越高。但是劝告诸位,绝对不要让自己落入下三品之业力中,还是努力行五戒、十善、做个好人,孝养父母等如净业三福所说。

“临终十念”,就是念佛十声,没有别的解释。但是劝告大家别指望这个,到医院重症室看看就知道,亿万人中,千百年来,《净土往生录》里,不过那么几个人。

培养《观无量寿经》中说的“净业三福”,是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是净土修行的基础中的基础。但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慈心不杀”,不是为了赚取功德,是要打心眼里同情、怜悯、而不杀。当然,可以在为了赚取功德的心态下,多薰修这方面的经论,那慢慢就真的“慈心”了。

文章题目取得有点狂,但此出于不慧之笃定。笃定也未免有错,合南于善知识,不吝法布施。

乙未年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吉日之戌时,慧庵写于春明轩。

(附《大宝积经/font发胜志乐会》中所说“十心”经文如下:“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厘定往生净土的标准、关于一心不乱、三辈九品、临终十念等疑问的解答

              

厘定往生净土的标准 关于一心不乱 三辈九品 临终十念等疑问的解答|
  • 楞严咒讲的什么意思|
  • 楞严咒讲的什么意思| | 楞严咒讲的什么意思| ...

    厘定往生净土的标准 关于一心不乱 三辈九品 临终十念等疑问的解答|
  • 念完大悲咒怎么回向|
  • 念完大悲咒怎么回向| | 念完大悲咒怎么回向| ...

    厘定往生净土的标准 关于一心不乱 三辈九品 临终十念等疑问的解答|
  • 学佛的人什么叫皈依|
  • 学佛的人什么叫皈依| | 学佛的人什么叫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