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多长时间可以开车
哪怕喝了一小杯啤酒,也应该在24小时以后,完全排除干净,一点酒精的残余都没有,机体状况完全正常,才能去开车,不要存在着侥幸心理,喝的少,路程近,又没人看见,没有警察就去开车,绝对禁止。人体的个体差异反应不一样,哪怕很少量的酒精也会误事,所以酒后一定不能开车,一定要观察24小时以上,酒精完全排除,症状完全正常时,才能从事开车等操作性的工作。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喝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酒精在人体内彻底消失的时间一般为10个小时~24个小时。
这个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时间也会有轻微差别,通常情况下,喝一瓶啤酒或半两白酒,要6~10个小时体内的酒精才会彻底消失;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两,要10~20个小时体内的酒精才会彻底消失;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数更高、量更大,就要过24小时体内酒精才能彻底消失。
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酒驾分为饮酒驾车与醉驾两种情况。血液酒精含量超过20mg/ml,但不足80mg/ml的,就属于饮酒驾车(差不多喝一杯啤酒就可以达到。注意是一杯,不是一瓶)。
酒驾私家车的处罚:罚款1000元~2000元;扣12分;扣留驾驶证6个月;酒驾营运车辆的处罚:付款5000元;扣12分;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处以15日以下拘留。
醉驾就更为严重了,达到醉驾标准的,醉驾同时构成危险驾驶罪,可以判刑了。也就是说只要喝了酒被查到,最少是酒驾。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喝酒24小时后再开车。
喝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有时候夜里喝完酒睡一觉第二天一早没什么事,就开车出门结果被查酒后驾驶就是这个原因。生理上是没什么反映了,但酒精依然在体内没排干净,所以喝酒后10-20小时后再开车是比较科学的。
一般来说,如果头一天喝得比较多,我们建议第二天最好别开车,至少得歇24小时,这样稳妥一点。一般24小时以后不太会出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饮酒24小时后被查出酒驾的案例。
因为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不一样,而且和很多因素有关,就算是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下的酒精代谢速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在前一天夜里喝完酒,第二天早上觉得什么事都没有,但是却被查出了酒后驾车,这就是因为酒精还没有排干净,虽然自己生理上没什么感觉,可就是被查到酒后驾车。
|喝酒后多长时间可以开车
喝酒后多久可以开车 喝酒后多长时间可以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