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意思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出处
【读音】 chéng shì bù zú bài shì yǒu yú
【释义】 指办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故事】从前,有一位书生,多次考取功名不中。后来他结婚成家,有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取名“成事”,小儿子取名“败事”。书生望子成龙心切,对两个儿子管教很严。有一天,书生要出外办事,离家前交代妻子,要督促两个儿子学习,并规定除了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外,还规定大儿子写三百个汉字,小儿子写二百个。妻子照办,每天催促两个儿子读书写字。她估算着丈夫快要归来时,便数了数他们写的字数,结果大儿子少写五十个字,小儿子却多写了五十个。书生归来后,问起两个儿子的情况,妻子一本正经地如实相告:“背书如流水,字也写了,只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来,人们把这当成笑谈。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近义词】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例句】 他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什么事都不能放手让他干。
锱铢必较的成语故事出处 锱铢必较的意思及出处
锱铢必较成语故事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贤否罹害,如玉石俱焚;贪婪无厌,虽锱铢必较。”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就是族中支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关,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宋·陈文蔚《朱先生叙述》:“先生造理精微,见于处事,权衡轻重,锱铢必较。” 沈从文《菜园》:“他不能同人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也就使这人变成更可爱的人了。” 《明史·汤开远传》:“事急则钜万可捐,事平则锱铢必较。”
锱铢必较的意思及出处
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出自《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别具匠心的意思 别具匠心的意思出处
【读音】 bié jù jiàng xīn
【释义】 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出处】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近义词】别具一格 独辟蹊径 别出心裁 匠心独运
【反义词】拾人牙慧 老生常谈 平淡无奇 鹦鹉学舌
【例句】 园林的设计造型别具匠心,有鲜明的形式美和时代感。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意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出处
别具匠心的意思 别具匠心的意思出处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出处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意思 锱铢必较的意思及出处 锱铢必较的成语故事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