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的解释|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的解释

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的解释|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他非常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发表议论。在《孟子》的《告子上》一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假如把它放在太阳下晒十天,然后再把它放在阴冷的地方冻十天,即使是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会死。我见到齐王的机会少之甚少,即使给了他些良好的影响与帮助,我一离开,一些和我主张不同的人,又带给他许多不好影响。我怎么能使齐王的思想、品质好起来呢?”

接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认为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含义

“一曝十寒”原意是说,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曝:晒。寒:冻);后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和毅力 [2] ;在句中一般充当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车载斗量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车载斗量的解释 及成语故事

车载斗量的意思:用车装,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辈,一类),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车载斗量的成语故事:三国时,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曹丕轻视东吴,接见赵咨时态度傲慢地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国君?吴国怕不怕我们魏国?”赵咨听了这种带有侮辱性的问话,心中很气愤。他作为吴国的使者,当然不能有失国家的尊严,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吴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鲁肃证明了他的聪慧,选拔吕蒙证明了他的明智,俘虏于禁而不杀证明了他的仁义,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证明了他的睿智,据三州虎视四方证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称臣证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说到怕不怕,尽管大国有征伐的武力,小国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况我们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何必怕人家?”一席从容的对答,使曹丕十分叹服,不得不改用比较恭敬的口气问:“像先生这样有才能的人,东吴有多少?”赵咨答道:“聪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九十人,像我这样的,那简直是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听到如此得体的外交辞令,魏国朝廷上下都对赵咨肃然起敬。曹丕也连声称赞赵咨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当之无愧。”赵咨回到东吴,孙权嘉奖他不辱使命,封他为骑都尉,对他更加赏识重用。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一曝十寒的解释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的解释|
  • 锲而不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关于锲而不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 锲而不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关于锲而不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 锲而不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关于锲而不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的解释|
  • 发愤图强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发愤图强成语介绍|
  • 发愤图强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发愤图强成语介绍| | 发愤图强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发愤图强成语介绍| ...

    一曝十寒的成语故事 一曝十寒的解释|
  • 不瞽不聋的成语故事 不瞽不聋解释|
  • 不瞽不聋的成语故事 不瞽不聋解释| | 不瞽不聋的成语故事 不瞽不聋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