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的型驱逐舰 上 起源
45型驱逐舰系列应该将会分三篇写,本篇比较长,5000余字。
45型驱逐舰(Type 45 Destroyer)或者被称为勇敢级驱逐舰(Daring Class Destroyer/以首舰命级别名)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最新一代防空导弹驱逐舰,上篇我们将追溯这一级驱逐舰的起源。
45型驱逐舰
众所周知,45型驱逐舰是用来替代42型驱逐舰的。但是从第一艘42型驱逐舰服役(1975年)到替代舰第一艘45型驱逐舰服役(2009年服役),这一晃,就悠然过去了34年的漫长岁月。而这段时间,用于取代42型驱逐舰的工程项目就已经有了6个,直到45型驱逐舰得以功成圆满。
42型驱逐舰的前辈82型驱逐舰,原本计划建造四艘,随着CAV-01航母一并取消,只余一艘。当然英国人在之后也尝到了苦果
其实从娘胎里开始,英国海军就对42型驱逐舰十分不满,为了节省成本(相对于82型驱逐舰而言),舰体大小受到严格限制(7700吨 VS4150吨),配置的“海标枪”武器系统只能勉强容纳,亦无多余的空间装备近程防御系统,同时稳定性也较差。
42型驱逐舰的性能对于英国海军只能说是合格。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为此早在1978年英国海军就对更换42型驱逐舰进行了研究讨论,就此衍生出了43型驱逐舰。43型驱逐舰长约为172米,船宽约18米,满载排水量高达7000吨+(重新达到了82型驱逐舰的吨位,另外由于采用全燃气轮机取代蒸汽--燃气组合,动力系统占比大大降低)。在动力方面43型驱逐舰预计将采用COGAG(燃燃联合动力系统),双轴,可控螺距螺旋桨。在动力系统方面,主机采用4台斯贝燃气轮机(SM-1A)和4台柴油发电机,总推进功率达到51MW,最大航速预计超过30节,可以操作2架山猫中型直升机。
在作战系统方面,43型驱逐舰配备了AWADS作战数据系统,在主传感器方面装备了一台1022型L波段对空监视雷达(二坐标雷达,替代965型雷达),一台1030型雷达(992Q雷达替代品,三坐标雷达,对海,对空,目标指示等),一台1006型导航雷达(导航、领航任务,对直升机进行引导),4台909型火控雷达(为海标枪导弹GWS-30提供目标跟踪和照射,也具有反舰侦查和火炮瞄准能力),2台910型火控雷达(用于为海狼导弹GWS-25提供目标跟踪和照射,可同时制导多枚导弹,对0.2㎡的目标探测和跟踪距离据称可达10km)。
43型驱逐舰想想图,中部飞行甲板比较奇特
在武器系统方面,43型驱逐舰装备了两座双联装海标枪舰空导弹发射系统
还有四座六联装海狼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4枚飞鱼反舰导弹,1门114mm舰炮,2门20mm厄利孔火炮,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器。
42型驱逐舰在发射海标枪导弹
海标枪 mod0便可以达到74km的射程和3.5马赫的极速(助推器助推到2.5马赫,冲压发动机加速至3.5马赫),那么经过升级的海标枪 MK2(GWS-31)能否使其达到海标枪 Mod 2的150km的射程?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历史是1981年,因为防务费用削减和价格高昂,1030型雷达被取消,随后海标枪 MK2(GWS-31)被取消。同年因为过于昂贵,43型驱逐舰项目被取消。
但是恐怕马岛的挫折恐怕还是难以避免
随后英国又提出了44型驱逐舰的设计方案(一说为43型驱逐舰的缩小版),另一说则是基于当时已经服役的22型护卫舰船型设计(第一批次到第三批次标准排水量分别为4500-5300吨,已经超越了同期的42型驱逐舰)。
43型驱逐舰艺术摄像图
当然最后因为相比于42型驱逐舰性能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并不能达到预定的要求而被放弃,最后转为改进42型驱逐舰(第三批次)。
22型护卫舰改只能说是换汤不换药,然并卵。
历史的进程如滚滚长河一般是不会停止的,42型驱逐舰的替代舰又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1990年代北约护卫舰替换计划 [NFR-90]应运而生。
其实早在1974年,北约主要国家(有一些海军家底的)就有一种共同开发护卫舰同时满足各国需求的想法。 而在1979年,美、英、荷兰、意、联邦德国、法、加等七国开始新一代通用护卫舰研究,按照设想新护卫舰相当全能,反水面战、反潜战、防空作战都可以胜任。而标准化,互操作性,灵活性则是这种护卫舰的亮点,而费用则预计减少了25%。首舰预计于90年代始服役。
法国卡萨尔级护卫舰,在1990年代北约护卫舰替换计划之前,各国喜欢各自建造
1980年9月任务需求文件通过,也标志着项目正式开始。经过了漫长的研究,NFR-90可行性研究阶段于1985年10月29日结束。一份超过10000页的报告被提交 ,其中提出不少于18种不同的设计变型,包含了各个国家的需求和理想的设备,排水量在4400至5000吨之间。尽管大多数人都希望采用相同的船舶设计,但船舶也应具有足够的空间和重量,以满足特定的国家需求。如果一切都按1984年的计划进行,第一艘船将在1992年底开始试航,首舰可以在1994年服役。(这个阶段其实已经为未来埋下了伏笔)
美国佩里级护卫舰,建造数目71艘,冷战期间论建造数量,美国有和欧洲合作的基础吗
1988年1月,8个参与国(原7国加西班牙)签署NFR-90计划定义阶段合作备忘录,将确定NFR-90具体规格和发展路线。但是直到此时NFR-90无论是舰体还是作战系统还是武器系统离正式确定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到1987年的计划时,第一艘已经推迟到将在1990年代中期下水,在1990年后期服役。根据协议NFR-90的总需求为美国18艘,英国12艘,法国、联邦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4艘,荷兰2艘,总计52艘。
勃兰登堡级护卫舰,原本德国打算购买8艘NFR-90,因为时间原因削减至4艘,转为订购4艘F123级护卫舰
而就在1989年9月,英国退出NFR-90计划。10月,法国、意大利退出。12月,联邦德国、西班牙退出。次年一月,荷兰退出。至此只剩美国和加拿大,事实上NFR-90已经被取消。
后来美国转去造LCS了,两种现在共下订单35艘。
虽然NFR-90计划没有实现,但是在NFR-90发展过程中有过许多的方案,综合着各家的智慧,也跟后面实现的项目,有着一些渊源。
通用方案,采用北约防空作战系统(NATO Anti-Air Warfare System,NAAWS),主传感器采用缩小版SPY-1相控阵雷达,每面阵面由1056個移相器组成,长宽各约2.43米,可以为SM-2导弹和ESSM导弹(早期应为RIM-7P方案)提供中继指导。
通用方案,采用缩小版SPY-1相控阵雷达,每面阵面由1056個移相器组成,长宽各约2.43米,可以为SM-2导弹和ESSM导弹提供中继指导。
缩小版SPY-1相控阵雷达,从阵面大小比较接近后来的SPY-1F(装备南森级护卫舰)。也同样用于5000吨级护卫舰。
而雷声公司方案也同样采用北约防空作战系统(NATO Anti-Air Warfare System,NAAWS),主传感器则是采用C-MAR型C波段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衍生自MPQ-53,爱国者防空系统)。
雷声方案
MPQ-53,可以同时跟踪超过100个空中目标,探测距离超过100km,可以同时接战9个目标,海基势必继续提高性能,性能可以说满足要求。但是其采用C波段,与SM-2导弹兼容则需要对数据链进行修改。
MPQ-53,可以同时跟踪超过100个空中目标,探测距离超过100km,可以同时接战9个目标,海基势必继续提高性能,性能可以说满足要求。但是其采用C波段,与SM-2导弹兼容则需要对数据链进行修改。
荷兰信号公司的设计也是采用北约防空作战系统(NATO Anti-Air Warfare System,NAAWS),主传感器则是采用了由自己研发的APAR和SMART-L雷达。
此时离未来的球+大黑板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而法、意本着独立自主的原则,采用空中导弹系统谱系(Family of Air Missiles System,FAMS)的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也就是未来的aster15和aster30(属于PAAMS)。
1989年法国的设计已经非常接近地平线级
而对比所谓1985年和1989年的所谓基线设计(法国版),可以发现主要变动在于排水量的上涨,以及最大航速指标上升到28节。预计NFR-90最终将是一款满载排水量达到5500吨,最大推进功率30.2MW,发电功率4.8MW,最大航速28节,19节时续航为5000海里,准备一门100mm舰炮(美版127mm),48管垂直发射装置(前32,后16;美版为MK41,法版为未来的席尔瓦),8枚反舰导弹(鱼叉或者飞鱼),可以搭载一架中型直升机(10吨或15吨)。
总的来说,NFR-90项目定位混乱(各国有的认为反潜为主,有的人认为通用为主,规格也不统一,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系统复杂(两种作战系统,多种传感器同时并存,反舰导弹、推进系统等意见不争论不休)、协调极其困难(每个阶段谈判步步维艰,每个分系统的使用都要经过全体成员批准、效率极其低下)、成本居高不下、时期延期严重,导致成员国纷纷推出。这或许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大型军事国际合作,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绝对领导者,总揽全局,要不是只会将时间花在各抒己见下。
F-35或许是个成功合作的典范
而在89年退出了NFR-90项目后,英国人选择了单干,自行研制42型驱逐舰的替代品---未来护卫舰,但是决定使用PAAMS防空系统,后来又短暂的和法国一起研发。
PAAMS和席尔瓦成了英国日后的痛
1992年,英法意三国组建了一个通用新一代护卫舰项目,被称作地平线项目。但是这合作依旧不顺利,英国希望拥有一款比较大的驱逐舰,可以胜任在大西洋等各种环境的任务;而法意只希望满足在地中海活动。英国希望该舰艇能获得增强的广域防空能力,并装备桑普森有源相控阵雷达;而法国和意大利只愿意装备EMPAR相控阵雷达。而在数量上,英国将准备建造12艘,法意只建造各两艘,而不是NFR-90时的各4艘;那么英国需要承担高达百分之75的费用,这已经跟独立建造没什么区别,并且首舰服役将延期到最早2006年。最后忍无可忍的英国退出地平线项目,转而研发设计45型驱逐舰。34年之后,历史终于要拉开新的篇章。
未完待续。。。
虽然进度上有些拖延,但是这一篇,也是45型驱逐舰的第一篇终究还是写完了。也希望喜欢这篇文章的读者,可以来波“关注、点赞、收藏、评论、转发”,N联。
北海养老院的顶梁柱 中国C型驱逐舰
谈到051c型驱逐舰,大家可能没有什么印象,毕竟与052d与055相比,该舰的作战能力实在是不怎么样。但在十年前这型舰可是中国海军的宝贝疙瘩,还将其编入北海舰队,担任起护卫首都的重任。今天up主就来对这型生于特殊时期的战舰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051c型驱逐舰115沈阳舰
051c型驱逐舰116石家庄舰
注:以下数据都来自于网络,不存在泄密问题
参考数据:
尺寸 :长165米,宽17.1米
排水量 :标准排水量6500吨,满载约7000吨
动力系统 :锅炉×4 蒸汽涡轮机×2/94000马力双轴双桨推进
航速 :30节
续航力:15000海里(15节)
30N6E1“墓碑”单面旋转阵面式相控阵雷达×1
726-4 18联装干扰弹发射器×4 其余不明
舰载声纳 :SJD-9主/被动舰首声纳×1
火控系统 :MR-331 MINERAL-ME反舰导弹/舰炮火控雷达系统×1 其余不明
舰载武装:87式单管100mm 55倍径舰炮×1
八联装SA-N-6C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6(前二后四)
H/PJ-12(730型)30mm近防武器系统×2
三联装324mm 7424型鱼雷发射器×2
四联装反舰导弹发射器×2
建造背景:
1996年发生的台湾海峡导弹危机美国航母战斗群在台海的为所欲为刺激了中国加快进行军事现代化的步伐,1999年5月8日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空军误炸南斯拉夫的中国大使馆的五八事件导致中美关系紧张,本世纪初台湾民进党首度执政导致台独声势高涨,再加上日本金刚级驱逐舰的服役带来的刺激,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亟需立刻强化军事上的威慑武力。当时作为解放军海军主力的052型驱逐舰、051型驱逐舰以及053型护卫舰系列等舰艇性能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当时中国海军的主力防空武器还是落后的海红旗7点防空导弹,直到引进现代级之后中国海军才拥有了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虽然现代级上的防空导弹射程已有38.5公里,但还是无法满足中国海军的需求。中国海军迫切的需要一型有远程防空能力的驱逐舰,并且要能快速形成战斗力。而在那时一些较为长远的国产舰载系统(包含HHQ-9防空导弹与相控阵雷达、发展自俄罗斯Shtil-1的HQ-16防空导弹系统等)都还在研发阶段,无法在短期内投入服役形成战力,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采用俄式装备。051c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052c问题不断的情况下为并不强大的舰队撑起了一把并不严密的防空保护伞,帮助海军度过那段青黄不接的日子。
舰体设计:
051c型驱逐舰的舰体设计直接沿用先前建造的051B型驱逐舰“深圳”号,仅在几个小细节上有所修改,例如舰桥顶上雷达平台由原先二阶简化为一阶,原本舰尾两侧的舷窗以及机库结构边缘37毫米快炮炮位的半圆形结构都被取消,尾楼结构也稍微拉长,原本深圳号舰尾下方有个开放的甲板区域,051C则将其改为封闭式舰尾。
051B与051C的外形对比
雷达电子系统:
在这张照片中,051c前部主桅杆上的各种雷达可以很清楚地辨别
051c上最重要的雷达肯定是与俄罗斯制RIF-M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北约代号:SA-N-6“怨言”Grumble)搭配的30N6E1单面旋转阵面式火控雷达了。该雷达在S波段工作(也有资料显示是X波段,众说纷纭,我也搞不清楚。但由于X波段在大气中的传播衰减很严重,探测距离只有220到250千米左右,我个人认为应该是S波段的),采用可折叠平面相控阵,探测距离约300千米,有低空、中高空、弹道导弹三种扫描模式。同一时刻最多可以跟踪48个目标,并制导12枚导弹攻击其中6个,该系统采用TVM制导(Track via missile,即经由导弹的制导,又称指令-寻的制导,为一种变形的半主动寻的和指令制导结合的制导体制,其指令来自地面控制站)。在20年前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在今日性能也不算太差。
051C上的30N6E1相控阵雷达
该型雷达还配备于苏联海军主力基洛夫级巡洋舰和光荣级巡洋舰上。
俄罗斯“彼得大帝”号上的30N6E1雷达
不过,30N6E1相控阵雷达的性能指标虽然看上去较为理想,但由于采取了单面旋转式的雷达天线,只能在90°~120°左右的方位角范围内对特定方向的空中目标进行跟踪和防御作战,因此它的整体防空性能与“神盾”舰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并且由于TVM制导体制的要求较高,30N6E1雷达的尺寸重量过大,难以安装至较高的位置,无论是俄罗斯“彼得大帝”号巡洋舰还是我国051C型驱逐舰,都无法将其安装至桅杆顶端。因此该雷达只能安装在051C舰体后部的平台之上,因为依照旅海级的原始设计,只有这个位置能被用来容纳30N6E1,但由于前方挡着高大的桅杆与烟囱,使30N6E1雷达的前方视野受到很大限制,在正前方出现了死角。综合以上因素导致了051C型驱逐舰并不具备全向的远程区域防空能力。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海军来说,有没有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好不好的问题就以后再来解决吧。
武器系统:
051C最重要的武器是RIF-M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是俄罗斯 S-300 型防空导弹的舰载版,使用八联装冷发射式转轮垂直发射器(每套发射器只有一个点火装置,弹舱以旋转让八支发射管共用点火装置),最大射速约为每三秒钟一发,在五级海况以内都能有效发射,制导模式为中途惯性制导/数据链指挥+终端(TVM)。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种舰载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比美国还要早5年。
051c发射SA-N-6C导弹的瞬间
与RIF-M防空导弹系统搭配的是SA-N-6C导弹。其弹长7.5m,弹径增至1250px,重量为1780kg,最大射程约150km,最小射程5km,最大射高增为27000m,最小射高号称只有10m,最大飞行速率2000m/s(约4.47马赫),最大拦截速率2800m/s(约6.415马赫), 战斗部重量为144kg,爆炸时可散布约20000个4g重破片。051c以“前二后四”的方式布置了6部8联装发射装置,但由于里夫过于庞大,051c不得不牺牲直升机库。
红圈处就是整套“里夫-M”系统,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垂直发射装置的布局情况
服役大事件:
2009年6月下旬,一支由解放军北海舰队五艘舰艇组成的编队通过日本在东海上的琉球与宫古岛,进入太平洋进行演习。这支编队包括051C型舰石家庄号、两艘江卫II级护卫舰、洪泽湖号(881)补给舰与一艘支援船,该编队进入太平洋后在冲之鸟礁东北方260公里处的海域进行军事演习,配属的舰载直升机曾升空操作,舰队一度转向接近附近监视的日本保安厅巡视船瑞穗号(PLH-21),不过在双方克制下,并未发生任何冲突对峙。完成演习后,这支编队从冲绳岛西南170公里处朝西北航行,最后返回东海,整个航行与演习过程都在日本海自P-3C巡逻机的监控之下。(冲之鸟礁是日本提交的大陆架划界案中颇具争议性的一部份)。
2010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一支由中国东海与北海舰队混编成的大型编队(包括沈阳号驱逐舰、2艘现代级驱逐舰、三艘江卫级护卫舰、一艘福清级补给舰、一艘潜艇救难舰与两艘基洛级潜艇)实施大规模跨区远航训练,期间在4月10日通过宫古海峡,这是中方第一次有如此规模的大型编队通过海峡,更是中方第一次有潜艇以浮航方式通过宫古海峡,此一活动自然引发日方高度关注。中国这支通过宫古海峡以后继续向南航行,经巴士海峡抵达马六甲海峡以东海域,并在南沙群岛周边海域轮值巡礁勤务,并在西沙群岛海域进行军事演练,来回航程达6000海里。
2013年7月,051C型驱逐舰首舰沈阳号与武汉舰、石家庄舰、兰州舰,护卫舰盐城舰、烟台舰,综合补给舰洪泽湖舰以及3架新型舰载直升机和1个特战分队也随舰远赴俄罗斯日本海彼得大帝湾附近海空域参加“海上联合-2013”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中俄双方参演兵力共计各型水面舰艇18艘、潜艇1艘、固定翼飞机3架、舰载直升机5架和特战分队2个。演习课目主要包括舰艇锚地防御、联合防空、海上补给、通过敌潜艇威胁区、联合护航、联合解救被劫船舶、打击海上目标、海上联合搜救、实际使用武器及海上阅兵等。
结语:作为一款受争议颇多的驱逐舰,051C在诞生之日便饱受诟病。毕竟在先前 052B,C 等舰艇的新型设计将众多军迷的胃口越吊越高之际,突然冒出这样一艘“缺乏新意”的设计,无异于给众人大泼冷水。这也使这型舰非但没有像 052B,C 那博得满堂彩,反倒一亮相便饱尝恨铁不成钢的嘘声。但是要知道,051C型驱逐舰是为了应急而建造的。在新世纪初,中国开始建造052BC型驱逐舰。这是中国拥有区域防空驱逐舰的开始,但是由于采用大量的新技术,052系列的成军能力不容乐观。为了防止052系列舰艇出现建造问题,中国随后又开始建造051C型驱逐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就是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建造051C型驱逐舰有那么一点备胎的意思。一旦052系列驱逐舰出现问题,051C型驱逐舰可以暂时具备替代作用。事实上051C型驱逐舰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顶替作用。2005年,2艘052C型驱逐舰陆续服役。仅仅2年以后,2艘051C型驱逐舰也先后服役。但是那两艘052C型驱逐舰服役之后,船厂里就再也没有了任何动静。也就是说,052C型驱逐舰当时确实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才影响了后续舰艇的建造工作。事实上,052C直到2011至2012年间才形成战斗力。作为应急产品的051c在那五年内填补了空白,担起了属于自己的责任。正因如此051c的建造量只有两艘(首舰115沈阳舰,二号舰116石家庄舰)。当然在今天大批入役的052C与052D已经接过了接力棒,落在051c肩上的重担也轻了很多。希望这位老兵能在中国海军的新纪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继续发光发热。
051c的继任者052C
051c的继任者052D
新人up主的呼唤:如果您对这篇文章表示认可,可以关注收藏加点赞走一波吗?看在我一个粉丝都没有的份上?
|生不逢时的型驱逐舰、上、起源
中国C型驱逐舰 北海养老院的顶梁柱 生不逢时的型驱逐舰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