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寺庙

在家种植生姜的方法|

在家种植生姜的方法

家中如有吃不完的生姜,有发芽的更好,不需要整块都种下去,只需要用锋利的到切下一小块,一块含有2~3个芽眼的块茎即可。

在家种植生姜的方法|

生姜的栽培土不需要特别配置,只要够肥力即可。若是非要计较,那弱酸性砂质土壤最好,保持通风透水性就好。

生姜栽种到土壤中,土壤覆盖2~3厘米左右,几株芽眼要朝上摆上。然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大约2周后,芽就发出来了。这时可适当追肥、培土。以后每个月都追肥一次,并适当培土。

在室内种植的生姜将会长到50厘米以上的高度,有的甚至能长至1米左右,因为是盆栽,并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适合养在窗台上,而且看起来比其他的观赏竹美多了。

在春天3月4月,清明前后,是最好的种生姜的时候,一般十月下旬时就可以收获。收获的时候可以稍微晚一点,因为这样的生姜成熟的比较好,吃起来味道足。如果一下子吃不完,我们还可以用沙子埋起来存放着,吃多少拿多少。

什么时候种植生姜 生姜种植方法

生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茎叶生长适温25~28℃,15℃以下停上生长,因此生姜的种植时间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热河谷地区以3月上、中旬为宜,经过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适当提早。

种植方法

(1)温度: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及东印度,性喜温暖,根茎(姜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16~18℃以上才能发芽,在20~27℃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长,达40℃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

(2)光照: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发病腐烂。

(4)土壤营养:姜喜欢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也不好。姜对钾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生姜种植技术大全 生姜种植方法

精选姜种

高产品种:山东莱芜大姜,鲁姜一号,鲁姜二号等。自己选留,在无病姜田,生长健壮的单独采收留种,挑肥大整齐健壮姜块做姜种单独贮藏

培育壮芽

晒姜和困姜,目的是为提高姜块温度,促进内部养分分解,加快发芽速度,减少姜块水分,防止姜种腐烂。具体步骤如下:在播种前20~30天,晴天上午八点到下午四点,平铺于草席或干净地上,晾晒1~2天,中午阳光强烈时用草席遮阳,晾晒过程中勤翻姜块,晾晒均匀,傍晚收进屋内防止夜间受冻,晒后姜种放置屋内覆盖草毡或棉被,堆放2~3天称为困姜。挑选,将瘦弱干瘪肉质变褐发软的姜块淘汰。留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做姜种。催芽,姜种放入温度20~25℃,湿度70~80%环境下促使种姜幼芽快速萌发。简易办法用电热毯加温催芽法,先在空地铺10cm厚干麦秸,上面铺一层薄地膜,再铺电热毯,再铺薄地膜,上面覆2~3cm干麦秸做成催芽床,晴暖天气将姜种层层放在麦秸上,堆放厚度50~60cm,过厚则温度高,湿度大,易烂种,反之不利于发芽。温度控制节点温度计放入姜堆中,上面再盖10cm厚麦秸。再盖一层旧棉被,温度控制器指针调25℃,10~12天后姜堆内部温度升高,温度调到20~21℃,若温度过高,中午把棉被掀开1~3小时再盖上。经过20~25天左右,幼芽长到0.50~1.00cm可播种,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

选择姜田和整地

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微酸性肥沃土壤。不能重茬连作,旋耕整地,施基肥,厩肥5000~8000kg,尿素30kg,磷酸二氢铵13kg,硫酸钾50kg,硫酸锌1kg,硼砂0.5kg。每亩3%辛硫磷颗粒剂2kg掺土12~15kg散匀,整平耙地。

姜种处理

播种前用生石灰:硫酸铜:水=1:1:1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将大块姜种掰开,每块姜种50~75g为宜。一般只保留1个短壮芽,少数姜块可根据姜种情况保留2个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掰姜时若发现幼芽茎基部发黑或姜面褐变及时去除。掰口处沾新鲜草木灰。

定植

行距50cm,株距16~17cm,深20cm,播前浇底水,姜种水平放入沟内,姜芽方向保持一致,东西向沟芽一律向南,南北向沟芽一律向西。用手将姜种轻按入泥土中,姜芽与土面平。每亩大姜400kg约7400~7800株,小姜300kg约7600~8000株,沟内喷施剂农150ml和杀菌先锋20ml兑水25kg。垄上的湿土耙入沟内,覆盖厚约4~5cm为宜。喷施除草剂,菜草通150ml加水60kg,覆宽1.2米透明农用膜盖两侧垄上。

田间管理

遮阳,地膜栽培的,在出苗前在原来透明膜基础上盖黑膜;露地栽培的播种后即可盖双层黑色地膜或者六月中旬姜苗出齐后用遮阳网搭棚遮阳。遮光60%最好。破膜与撤膜,播后20~30天姜苗陆续出齐,苗与膜接触时开孔引出幼苗,慢慢随生姜侧枝发生,扩大放苗口,防止高温灼伤姜叶。7月下旬~8月上旬,姜株枝繁叶茂可撤除黑膜与地膜。

灌溉与排水,大姜喜欢湿润忌积水怕干旱。地膜种植的一般姜苗出齐时第一次浇水,以后4~5天浇水一次;露地栽培姜苗出70%开始第一次浇水,以后2~3天浇水一次,立秋后4~5天浇一次。夏季以早晨或傍晚浇水为好。

中耕除草

大姜浅根系作物,不易深耕,地膜栽培撤膜前不需要中耕;露地栽培出苗后结合浇水浅中耕1~2次,达到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清除杂草的作用。追肥与培土

追肥,大姜属于耐肥作物,生长期较长,需肥量大,据不同生长期合理追肥,立秋前后苗由幼苗期转入旺盛生长期,对肥水需求量明显增大,需施转折肥,每亩饼肥75kg,尿素30kg,硫酸钾10kg,硫酸锌0.5kg,硼砂0.25kg。施肥后2天浇水,9月中旬保证生姜根茎膨大的需要,施补充肥,每亩尿素5~7.5kg,追时可在垄下开小沟施入或将肥料融水中冲施。培土,防止根茎膨大露出地面需覆土封沟培土,使原来姜生长的沟变为垄,垄变为沟。立秋前后追肥时第一次培土,逐渐把垄面加宽加厚17~20cm。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毁灭性病害是腐烂病(姜瘟病)。传染源主要土壤传播或者带病姜种或被菌污染的水、厩肥。发生适温28℃左右,一般6~7月开始,8月发病严重。最初叶片下垂无光泽,之后由下往上枯黄色,边缘卷曲,最终全株下垂枯死。根茎发病初期基部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乌白色米水状液,散发臭味。防治措施轮作换茬,3~4年轮作一次,发病地块4年以上。严格选用无病姜种。防止雨季田间积水。施净肥浇净水,使用腐熟后的农家肥。及时铲除病株,远离姜田处理,消毒土壤病穴散入生石灰或者漂白粉,干净无菌土掩埋后再散一层生石灰。病株周围一米范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或新植霉素每袋15g兑水5kg灌根,一个星期灌一次,连续2~3次。播种前浸种,掰姜后草木灰沾掰面。


|在家种植生姜的方法

   

在家种植生姜的方法|
  • 生姜种植方法是什么|
  • 生姜种植方法是什么| | 生姜种植方法是什么| ...

    在家种植生姜的方法|
  • 如何种植生姜|
  • 如何种植生姜| | 如何种植生姜| ...

    在家种植生姜的方法|
  • 生姜种植新方法|
  • 生姜种植新方法| | 生姜种植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