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是什么心理学效应
巴纳姆效应(Barnumeffect)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巴纳姆效应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弗瑞尔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星座到底准不准 心理学效应告诉你
星座分析其实是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是指人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当你面临一个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时,会不由自主地代入进去。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星座分析得准呢?
首先,星座已经筛选掉了觉得完全不准或完全不信的人,剩下的是半信半疑或全然相信的人。
其次,你仔细观察星座分析,每个星座都只是描述了人复杂心理的一部分,并且会十分模糊,模棱两可。
谁还没有处女和双鱼的时刻?
所以当有些人看到符合的或向往的性格特点时,就会进行自我代入,越代入越觉得真的好准啊!
这是属于心理暗示,越相信就越准。
但人都是多面的,每个星座糅合多种不同性格描述,里面总有一款是像你的。
所以会觉得星座分析是准的也是正常,因为这些东西放在谁身上都适用。
想想你是什么时候对星座最着迷最热衷的?是不是在中二青少年或青年时期?
这个年龄阶段对于我是谁,自我价值,生活的意义等问题会格外地关心和敏感,也经常通过自我求索来了解自己。
所以这个年龄阶段得抑郁症的比例也相对高很多,因为他们正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我是谁?生命有何意义?如果找不到,就很容易陷入抑郁。
说回星座,它切合了寻找自我的青少年和青年们的需求,提供了解认识自我的平台(虽然是伪科学,但也不失为心理安慰+建立共同话题),会得到追捧和青睐也就不足为奇。
我是心理咨询师阿pou酱,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吗?请点赞+关注我哟!
等待效应是什么效应
等待效应指的是因为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等待,最终产生了一些态度和行为变化。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等待效应的应有是比较广泛的,很多时候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认知失衡
很多人内心有着一定的矛盾感,最终可能成为改变自己态度的和行为的动力。在等待过程中,很多原来认知的对象有了变化,内心矛盾会逐渐加深,最终心理会有了一些消极的变化,甚至于影响日常生活。
有时候这种心理的不平衡可能会让人们心理很不舒服,只能自己进行平静或者用一些特别的行动来进行缓解。
悬念的等待
所谓悬念就是一些一直悬在半空不能解决的事情,最终人们产生了一些急切的心情。悬念会让很多人感觉到好奇,并且引起一些思考,激发人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让大家更加有兴趣去了解。
等待效应在生活中的使用
等待效应和糖果效应一样,都是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的。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优秀的教师会让学生先去自学然后对课文有一定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最终引发一些比较积极的影响。
当然在使用悬念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不仅可以起到更好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产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更好明确等待的具体作用,不然即使成功设置了悬念,最终效果也不会太好。
等待效应在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想要好好利用这一效应也要多下点功夫,使用更多的办法。
|星座是什么心理学效应
巴纳姆 巴纳姆效应 心理学 心理学效应告诉你 星座 星座到底准不准 星座心理学效应 等待效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