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五常指的是什么图片
三纲五常,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而又称“五典”,即五种行为规则,该词出自《尚书·泰誓下》,另外五常在古代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而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董仲舒最先提出了束缚中国劳动人民两千多年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显然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学说的发展。其目的是要把所有阶级统治秩序化、合理化。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董仲舒最先提出了束缚中国劳动人民两千多年的“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显然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学说的发展。其目的是要把所有阶级统治秩序化、合理化。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更是麻痹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试图让劳动人民心甘情愿地为地主阶级服务,备受压迫而毫无知觉。他还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是天意,而要实现大一统,首先是思想上的统一,于是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都要罢黜。
皇帝受命于天,王侯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所有这些都是天的意志。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提出的“三纲五常”实际上也是实现“大一统”的思想工具。
|三纲五常五常指的是什么图片
三纲五常五常指的图片 三纲五常指的 五常 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