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中国
以下文章为本人历史论文,成文时一段是书中观点一段是我的思考。为了保证不会误人子弟,先贴上参考资料镇贴。
葛兆光。“葛兆光谈“中国”的历史形成与认同”。《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葛剑雄等著。译林出版社。2013。pp:24
葛兆光。“葛兆光谈“中国”的历史形成与认同”。《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葛剑雄等著。译林出版社。2013。pp:27
姚大力。“姚大力谈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国”认同”。《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葛剑雄等著。译林出版社。2013。pp:35
许纪霖。”许纪霖谈近代以来的“中国”认同”。《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葛剑雄等著。译林出版社。2013。pp:58
许纪霖。”许纪霖谈近代以来的“中国”认同”。《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葛剑雄等著。译林出版社。2013。pp:62
白鲁恂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佯装成国家的文明。”这其中的文明之说从何而来?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在各个方面解释中国都变得十分复杂与独特,这是否是一个可以有效解释并可以被接受的观点?同时,多数中国人都具有一种源于历史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是否合适?这句话作为本文论点的基石,旨在从国家、民族、文化上来讨论中化文明的特殊性源自于包容。
首先,经过政权的割裂,斗争,甚至是被其他民族入主中原后,中国,是否还是原来的那个中国?我们是否还能宣称我们是古华夏正统的传承者?答案是肯定的。在过去中国一般是指中央王朝所控制的全部版图或者是汉人与汉文化。在过往的历史中,人们认为黄河中下游也就是中原是中国的中心。所以只有中原分裂人们才会意识到中国分裂,而各个政权都是仍中国的一部分。在如今的少数民族进入中国后逐渐被汉化,于是也拥有了正统观念。知识分子不承认清朝,所以当明朝灭亡便殉国示哀,认为天下亡。但老百姓不同,说明已经承认了一些手段怀柔的统治者。过去也认为新的地区、主宰者得到了同化就算作中国的一部分。在这个时候,统治者会修史并宣称正统。而现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国家,但不能像西方一样以民族/国度二分,而是要以历史文化为资源,按近代民族主义国家想象构建。(许纪霖,55-58)
因为复杂的历史,中国在过去难以定义。因为版图和统治民族的不断变化,过去的中国因为和今天的中国有很大不同,因为不同民族统治者的更替我猜测可能会出现历史的断层。所以我们难以界定我们是否是过去的“中国”的后人。但是经过调查,我发现古代的人也有“夷夏之说”来判断中国。而在权力更替后,新的统治者也会修史如“五德之说”,来保证历史的一致性和延续性。如此,就承认了过去的统治者。连之前被分为“夷”的元、清也是如此。
其次,证实了作为一个国家中国并没有消失以后,它作为一种文化是什么样的呢?在内部,如宋朝和其他王朝也使用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样的说法来让汉文化覆盖,整合其他的文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姚大力,41)而这样的“中国中心论”却在西方社会的压迫和中央王朝的衰弱下崩坏了,周边小国不再尊崇中央王朝,也导致了文明的分崩离析。(葛兆光,28)佛道儒三教合流曾是宋朝奇景,如此,我们更应该有此“雅量”,把“好的”文明变成我们的。用全世界的文明,来构建中国的文明(许纪霖,76)
诚如姚大力先生所言,即便情况看似类似,我们也不能模仿美国的“熔炉模式”。中国的文化影响到了周围的宗藩国,所以它也可以被称为一个由许多国家组成的文明 。因为国力的强大,周边的国家许多选择相信“中国中心论”的存在,并和中央王朝建立了宗藩关系,也就是表示臣服并向往和主动接受汉文化。从儒家的“大同”理论来看,中国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强的特点。因此,它也很容易被人接受。因此对少数民族汉文化的仰慕,再加上明、宋朝手段不同的对人们思想的整合和历代王朝对孔孟的推崇。使得汉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导,但就像不同的种族那样,中国的文化不应该是“中国不应该是一个汉族中国,也不应该是一个“均质化”的中国”。个人来说,我十分仰慕儒家“大同”的胸襟,也许包容就是汉文化或者说在这种包容推动下新生的的“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的文化影响范围极大,更因为历史原因不断变动,因此我认为它完全可以被称为文化。
最后,我希望讨论一下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民族问题。中国的民族一直带变动。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扩大到如今的版图的过程中并不受少数民族拥护。(葛剑雄,3)而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国家(葛兆光,20)。夷夏之变和天下之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民族主义——刚性民族主义、柔性民族主义和政治化的民族主义。但五胡乱华后夷夏血脉混合,民族的辨别便无法脱离天下之说了。祖国的自然属性要能凝聚人心,建立一个国族,需要清晰的族群文化和制度文化,这就是由所谓的“新天下主义”。(许纪霖,62-76)
对国家而言民族这个概念是一个新的起点,于中国而言,“中华民族”是国家所认可的。“中国”在不停变化,我们也应该接受多民族的中国,并尽力让文化融合。我认为民族就像一个纽带,而当你认同这个纽带,这个纽带所联系的一切也认同你,你就是这个民族的一员。而这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向心力。作为这个民族的一员我们无法批判过去侵略的对错,广义上来讲,所有人都是正确的,反抗是因为纽带建立不够完全。事实上,就连正统就很难计较,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被同化,或者说建立起了纽带的人们就是我们的同胞。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我们需要对待的态度。中国的民族应该是包容的,因为文化中的夷夏之说和儒家“大同”,更因为历史形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文化感染力很强,如果作为一个文明,我认为一个文明的民族正是像夷夏之辩一样,只要接受文化就算做一个民族,也就是纽带连接的一部分。
对中国的解释问题亘古即存,它的特别足以被称之为一个文明。我们不能像西方以民族来割裂国家。去思考中华民族的定义,回望历史去追溯这种对自己民族自豪感的来源,去审视它的正确性,再思考一下中国作为文明变成国家的路在何方,也许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古代中国神话
雷公电母的传说故事
雷公电母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司闪电打雷的神。雷公是司雷之神,属阳,故称公,又称雷师、雷神。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属阴,故称母,又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雷公司掌天庭雷电。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雷公长得象大力士,坦胸露腹,背上有两个翅膀,脸象红色的猴脸,足象鹰爪,左手执楔,右手持锥,身旁悬挂数鼓。击鼓即为轰雷。
《集说诠真》中所述: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如鹰颤,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执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右盘蹑一鼓,称曰雷公江天君。在天鼓山有与九天应元雷神相对应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击石,当地有很浓厚的雷公信仰。天鼓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旧屯满族乡,是乡域内的历史文化名山。
天鼓山,也称石鼓山、古砬子等,其主峰也叫小灵鹫峰、南天门。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脉支脉七老图山余脉。滦河水系绕山而过,形成了狭长的滦河谷地即是旧屯满族乡的主要区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态肌理。天鼓山的自然资源与宗教人文有着很大的契合点,其中以天鼓雷音为其特质,佛道融合于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骑为名普化的大鹏鸟,与道教的九天应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显现。在天鼓山有与之相关的石鼓、石橛、雷击石等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
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史记》的《殷本纪》称「武乙无道,暴雷震死」。王充《论衡》的《雷虚》篇称「盛夏之时,雷电迅疾,击折树木,坏败室屋,时犯杀人」,「其犯杀人也,谓之阴过,饮食人以不洁净,天怒击而杀之。隆隆之声,天怒之音,若人之响嘘矣」。
其雷电都具有代天行道、惩罚阴过、震死暴雷的意思。道教继承中国古代对雷公电母的信仰。唐五代高道杜光庭在其编定的《道门科范大全集》的多种祈求雨雪的科仪中,都以雷公电母作为主要启请的神灵。北宋以後的神霄派、清微派道士施行雷法,《道法会元》称雷法之基础是「气」,「道中之法者,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吒雷霆」,而雷公作为主管雷霆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即雷祖)的下属神灵,在施法中予以迎送、召唤、调遣和施雷等事。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道观和庙宇中,常有雷公电母的供奉。雷公神像作力士状,裸胸袒腹,背插双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巴长而锐,足如鹰爪。左手执锲,右手执锤,作欲击状。自顶至旁,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世称雷公江天君。电母之像则容如女,貌端雅,两手执镜,号曰电母秀天君。雷公神诞之日为六月二十四日。道教信徒一般只是在祈求雨雪时才奉祀雷公电母,专门奉祀的已不多见。但在道教大型斋醮仪礼中仍列有雷公电母之神位。
雷公
雷神称雷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相传雷神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
在道教神话中,记载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后来成为神仙。 道教中级别最高的雷神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天尊在道教神仙中属于最高级别,普化天尊是所有雷神的总司令。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中国民间把雷神的生日定在农历6月24日,这一天要举行祭祀仪式。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雷州半岛的雷神都是叫雷首宫,宝诞日是:农历正月廿八,这天家家户户水果、饼干、供品祭拜和请来醒狮团和鹰雄团、舞龙团、戏班、年例大巡游等等大舞大乐,人欢神乐,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电母
电母又称闪电娘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电母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
古人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古人的理念中,雷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电母是从雷神信仰中分化出来的,早期雷神兼管雷电,据《十驾斋养新录》引《管辂别传》,则当时已经有雷公电父之称了。后来,按照人们阴阳对立男女配对的心理特征,电父摇身一变成为女性,电母之称至迟出于宋代,苏轼有诗云麾驾雷车呵电母,《元史》云电母旗,画神人为女人形,明代都昂用易经理论来解释,说易离为电,为中女阴也,而电出地之阴气,故云母。
神怪小说中都有闪电神(《封神演义》中说是金光圣母)、闪电娘子(《西游记》)之说,《搜神大全》则说天大笑时开口流光为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与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除此关于电母的来历又有诸神传说。《铸鼎余闻》云:致道观雷部前殿,列电母秀使者,名文英。元代军中有电母旗。
《元史舆服志》称:电母旗,其上形象为:画神人为女人形,衣朱裳白裤,两手运光。电母形象还出现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小说中,后者称其为金光圣母。明代余象斗《北游记》又称电母为朱佩娘娘,雷神曾给予她两面雷电镜,为雷神打人时照明。清代黄斐默《集说诠真》载,清代中国民间将电母塑成容貌端雅的女子,两手各执一镜,号为电母秀天君。其形象应与明代小说有关。总之电母为雷神属部神,与雷神相配,中国民间信仰中多与其他气象神合祀。兰州金天观中设有雷坛,专门供奉雷祖,左右分列十大雷神、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恃立其下。
看完上述小编为大家讲解的古代中国雷公电母的神话故事,相信大家对这两位神话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吧!
论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每个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学习的必修课之一。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和明白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通过“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要继承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点,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使之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的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但更多地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
|论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神话 炎黄文化 电母 葛兆光 葛剑雄 许纪霖 论古代中国 论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