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新城区简介
平顶山新城区位于平顶山市辖区西部,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水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起步区1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距离10公里,通过6条城市道路和规划的轻轨交通相互联系,十分钟即可到达。平顶山新城区北接宁洛高速,西邻郑尧高速,焦柳铁路和孟平铁路穿境而过,四通八达,快捷顺畅的交通联系对新城区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平顶山新城区为平顶山对外展示之窗口,定位于“三区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对外开放示范区、豫中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目前,新城区正着重建设“中原电气城”,平新产业集聚区已吸引中兴通讯、宝钢、国家电网平高集团等国内大型企业投资兴业,在建工程包括郑渝高铁平顶山站、暨南大学附属平顶山医院(惠慈医院)及上海交大平顶山科技园,清华紫荆科技创新园等重大项目。届时,一座全新的,美丽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平顶山新城区高速公路出口在哪啊
平顶山新城区高速出口在建设路与长安大道交叉口处。
平顶山介绍:平顶山,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丛林叠嶂,山峦起伏,有国家5A级石人山风景旅游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白龟山风景旅游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昭平湖风景旅游区。
平顶山香山寺简介
历史上因行政区划归属之变迁,曾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是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和观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宗教根文化特征非常突出。
平顶山香山寺建于东汉末期,大约在汉灵帝光和年间,比白马寺晚约百余年,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中原,受朝代更替、兵火战乱的影响,屡毁屡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有部分明清所建殿堂,文革时尽遭破坏,僧人被赶走,殿堂被拆毁,如今的香山寺建筑群除千年宝塔和十几通古碑外,都是文革后依靠民间力量和政府支持逐步恢复起来的。
历史上的平顶山香山寺规模宏大。其主要部分依据香山山峰圆润的天然地理形势,一直保持着以塔为中心、四面配以殿堂的曼荼罗式布局形式。整体分布上横跨三座山峰,呈现出以香山为中心,以东西龙山为两翼,前出山脚,包括西院和南院的格局。同时还有很多分布在周围地区的下院。历代香山寺,一般都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韦陀殿、关圣殿、弥勒殿、四面佛殿、观音殿、大雄宝殿、伽蓝殿、祖师殿、六祖殿、地藏殿、广生殿、山神殿、包公殿、藏经殿、法堂、禅堂、客堂、钟楼、方丈以及魁星楼,还包括佛塔、墓塔、经幢等建筑。
据文献记载考证,宋、金、元、明时期香山寺的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时达于鼎盛。宋绍圣四年(1097),朝廷颁旨明确了香山寺四至,总面积大50多平方公里。历代朝廷赏赐的田地累计2万多亩,山林1万多亩。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与驸马都尉、上护军广平郡开国侯乌林答天赐,捐资重建香山寺,规模“有倍于初”。据金代古碑记载:“自宋元符以来,住持相因修葺,轮换美孚。”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根据玉峰妙鉴禅师奏请,皇帝颁旨,刻立了《香山寺地界公据》,进一步确定了四至范围,香山寺改称“香山十方大普门禅寺”。明天顺二年(1458),英宗敕赐“香山大普门禅寺”匾额,山与寺日盛。此时,香山寺有下院16处,分布在宝丰、鲁山、郏县、方城、密县,是名符其实的豫西南地区的佛教中心。
清末以后香山寺渐趋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香山寺逐步得到恢复。1986年,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及宋代蔡京碑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平顶山新城区简介
平顶山新城区简介 平顶山新城区高速公路出口在哪啊 平顶山香山寺简介 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