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是个什么典故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是个什么典故西晋时期有个叫做左思的文学家,他的父亲左雍是一个十分好胜之人,凭借自己努力当到了西晋的御史,所以他对于左思的期望也是十分的高。左思小的时候因为说法结巴,一副呆呆傻傻的模样,使得其父亲十分的失望,甚至常常跟外人开玩笑说后悔生了这么个儿子。这个印象一直持续到左思成年之后,才稍微改观一点。
虽然左雍对于自己的儿子左思不是很满意,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还是尽心尽责的,特地聘请了人教左思书法和琴,不过左思似乎对这些都没有天赋,学的效果十分不理想。可能是左思的父亲唠叨得太多了,左思也决心要做出一番事业给自己的父亲看看,恰巧左思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汉赋》和张衡的《西京赋》,感觉虽然他们写的东西十分的有气派,但是华而不实,立志要写一篇《三都赋》超越他们。
左思为了写《三都赋》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甚至一度闭门谢客,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才最终完成了。有的时候千里马重要,伯乐更重要!左思写出了《三都赋》后,却遭到了别人的嘲笑,其中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就专门挖苦过他,认为他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妄想跟东汉大家班固等人相提并论,还在写给自己弟弟陆云的书信中嘲笑了一番。
不过左思并没有气馁,为了能够让自己的《三都赋》得到别人的赏识,他找到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张华。张华先是细细的问了他创作的动机和经过,然后再慢慢的品味《三都赋》其中韵味,不曾想越读越有味道。于是张华找到了另外一个文学大家皇甫谧,把《三都赋》介绍给他一起品味,并希望能够一同做序推荐给世人品读。
在这两个西晋当时的文学大家推荐下,《三都赋》很多就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认同,一时之间西晋洛阳都城的富贵人家争相买纸抄写左思的《三都赋》,甚至于洛阳的纸价都被推高了。这就是洛阳纸贵的典故,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比喻作品风靡一时,流传非常广!
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 洛阳纸贵是谁的典故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洛阳纸贵的典故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三都赋》被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从而使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最终导致纸张的价格大涨。
洛阳纸贵的意思
洛阳纸贵的意思是:指作品的价值高,流传广。洛阳纸贵的近义词有:都中纸贵、交口称誉、风靡一时、有口皆碑、有目共赏等。洛阳纸贵的反义词有敬而远之、粗制滥造等。
洛阳纸贵的用例
这些作家写过的小说以前也洛阳纸贵过,但说实话,并非什么有价值的作品。
这本著作因为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以至于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部作品印行后,一时洛阳纸贵。
原材料会再次洛阳纸贵吗?
他的推理小说,向来都能引起洛阳纸贵,极为畅销。
文学史中有这样一类现象,作家生前,默默无闻,一文不名,死后某时却突然声名显赫,作品一时洛阳纸贵,成了文界新宠。
文学接受史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某些作品在它的那个时代曾经风行一时,洛阳纸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环逐渐褪色,它就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不再是万众瞩目的中心。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历史典故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父亲见儿子身材矮小,说话结巴,常常和别人提到后悔生了这个儿子。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经过十年终于写成。
但左思出身寒微,所以赋写成之后,也不是一下子出名的。后来经过了当时一些权威人士,如皇甫谧为他作序,张载、刘逵为他作注之后,才轰动了文坛。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导致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洛阳纸贵》的故事也就由此而来。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人区别,可是更重要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洛阳纸贵,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比喻文章写得好,风行一时。
左思
左思,字泰冲,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元康年间依附权贵贾谧,成为文人集团“鲁公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死,终年五十五岁。
|洛阳纸贵是个什么典故、洛阳纸贵
三都赋 左思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 洛阳纸贵是个什么典故 洛阳纸贵的典故 洛阳纸贵的历史典故 洛阳纸贵的故事 父亲